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471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图片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阔底壶身山水人物图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阔底壶身乾隆御题诗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简介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清乾隆,高14.3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10.9厘米。

壶撇口、束颈、溜肩、阔腹、平底。曲流,螭龙形柄。壶附伞形盖,盖顶置圆珠钮。偏黄色砂泥。腹两面各饰一长方委角 开光。一面内题乾隆御制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原诗见《清高宗御制诗初集》卷九),句末钤圆形篆体“乾”字及方形篆体“隆”字印章款。另一面泥绘烹茶图:密林深处细雨濛濛,一股清澈的山泉顺流而下,通向茅屋的小桥上一老翁举伞匆匆前行,屋中的老妇正倚窗向外张望,小侍童忙着煮茶迎接主人的归来。这种生活场景被宜兴的工匠们以细腻的泥浆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紫砂壶富于生机。


相关知识科普


宜兴窑

明清时期的陶窑,位于江苏省宜兴丁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名宜钧,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

委角

家具中线角术语。一般的桌面、几面、案面均为直角,将四个直角改为小斜边而成八角形的做法,北方木工称为“委角”,江南木工称“劈料做”。

开光

我国传统装饰技法之一。即为使器物上的装饰变化多样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部位勾勒出某一形状(如扇形、蕉叶形、菱形、心形、桃形、圆形等)的空间,其内饰以图纹。

相关文章

  • 定窑镂雕八角兽首盘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定窑镂雕八角兽首盘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定窑镂雕八角兽首盘北宋(公元960-1127年) 高5.2厘米,内口径11.8厘米,外口径16.5厘米 1960年河南洛阳机瓦厂出土 大体呈八角形,上沿印有珍珠地纹饰,腹部装饰八个衔铃兽首,并用兽首和竹节间隔,摇之作响,也有人称之为祭盘。通体施白釉,底端露胎。釉色稍泛灰,但光润莹亮。此盘造型别致,釉质细腻,采用刻、印、雕等多种技法综合而成,做工精细,布局对称...

    1356 瓷器 定窑镂雕八角兽首盘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海棠式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 青釉 海棠式花盆,宋,高7.8厘米,口横14.6厘米,口纵11.8厘米,底横11厘米,底纵8.5厘米。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式,广口,折沿,斜壁,平底,下承四个如意云头形足。通体施灰青色釉,足底无釉,呈黑褐色。釉面有黄、黑二色开片,内壁开片细碎,外壁釉面开片较大,片纹纵横交织,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内底有5个支钉烧痕,应为套烧小件器物时留下。哥窑瓷器以盘、碗、瓶...

    1519 哥窑 青釉 海棠 花盆 支钉 开片 钧窑
  • 黄釉金彩牺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金彩牺耳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金彩牺耳罐,明弘治,高32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17.5厘米。罐广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肩两侧置对称牛头形耳。罐内施白釉,外施黄釉。外壁自上而下饰金彩弦纹9道。底素胎无釉。无款识。明代黄釉瓷器造型以盘、碗居多,罐则少见,且为弘治朝所独有,除双兽耳罐以外,还有绶带耳罐。明代黄釉瓷器除作御用餐具外,据文献记载,还被用作方丘(地坛)的祭祀用器。《大...

    1886 黄釉 弦纹 会典 圜丘 景德镇
  • 青花食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食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食盒,清同治。盒长方形,有盖。盒口沿处饰青花一周,器壁逐渐内收,左右两侧有耳。盖以青花为饰,盖面为花卉图案。盖顶有竹节形把。...

    282 青花
  •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红拔白缠枝花卉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拔白纹碗,明洪武,高16.7厘米,口径42厘米,足径22.7厘米。碗直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均以釉里红为地作留白装饰,俗称“釉里红拔白”。内底一周回纹边饰内绘牡丹纹,内壁绘纹。口沿内外绘,外壁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变形莲瓣含朵花纹。圈足外墙绘回纹。此器造型硕大敦厚,纹饰画工精细,线条细腻流畅。此种釉里红拔白装饰技法与洪武时常见的白釉为地的釉里红器装饰方法正好...

    834 釉里红 缠枝 花卉 回纹 折枝 缠枝莲 卷草纹 卷草
  •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宋代瓷器长29.5厘米,宽19.5厘米,高10.50厘米河南博物院征集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为八角形,枕面绘黑彩开光童子蹴鞠图,四壁绘黑彩缠枝花叶纹一周。图中童子头梳双丫辫,上身穿左衽剪领窄袖花衣,下着肥腿长裤,腰系缎带。双臂外张,收藏袖内,上身前躬。左脚着地,右脚抬起,正全神贯注地将球踢起。底部印“张家造”三字。...

    1300 瓷器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宜兴窑紫砂圆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圆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圆壶,清雍正,高8.5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7厘米。壶敞口,直颈,鼓腹,下部略收,圈足,盖微鼓,圆珠钮。口、足、盖上的三条弦纹线条流畅,壶流弯曲有致。砂质坚实,深紫色砂泥中掺杂细密的黄砂点,看似很粗,抚之极细。此壶形制古朴,不入妍媚,紫砂的泥色之美得以完美地展现,代表了雍正时期宫廷紫砂壶文雅脱俗的风格。...

    1762 宜兴窑 弦纹
  •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牡丹云龙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牡丹云罐,元,高28厘米,口径22.3厘米,足径18厘米。罐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内外施青白色釉。外壁饰青花纹样,自上而下用青花双弦线分隔成5个纹样带。颈部绘缠枝栀子花纹,肩部绘,上腹部绘双云龙纹,下腹部绘缠枝牡丹纹,近足处绘仰。此器形制浑厚饱满,纹饰繁密而有气势,所绘龙纹头小,颈细,身体细长,三爪动感较强,形象凶猛,是典型的元代龙纹式样。...

    206 青花 缠枝 龙纹 卷草纹 卷草 莲瓣纹
  • 三彩舍利匣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舍利匣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北宋咸平元年高47.3厘米,底边长33.2厘米1966 年新密市法海寺地宫出土 新密市法海寺塔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为七级密檐式石塔,毁于文革期间。此件“咸平元年”款三彩舍利匣为塔内地宫所出。舍利为佛祖及高僧圆寂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或骨烬。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圆寂,尸骨炼成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以五金七宝铸成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分布...

    256 陶器 三彩舍利匣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古铜彩双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双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古铜彩双耳炉,清乾隆,高4.9厘米,口径8.9厘米,足径7.3厘米。炉平沿、短颈、扁圆腹、颈、腹间有对称双耳、圈足。通体以茶叶末釉作地,器内光素,器外以金彩为饰,口部平沿及近足处绘卷草纹,口沿下绘回纹,肩部绘如意云头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夔龙纹,底心署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印章款。此炉造型、釉色、纹饰皆仿铜器,工艺精巧,纹饰描金,充分显示出乾隆官窑高超的制瓷工...

    1613 古铜彩 卷草纹 卷草 回纹 夔龙 龙纹 描金
  • 黄地粉彩灵芝水仙纹长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灵芝水仙纹长方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灵芝水仙纹长方花盆,清光绪,高5.5厘米,口长14.6厘米,宽9.9厘米 ,足距13厘米,8.3厘米。花盆呈长方形,板沿,直壁,平底。底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款。盆内施白釉,光素无纹,外通体施浅黄色釉,口沿处以蓝料彩绘回纹,外壁4面以粉彩分绘梅、灵芝、水仙等冬季花卉纹样。...

    1071 粉彩 灵芝 花盆 体和殿 蓝料彩 回纹 花卉
  • 哥窑青釉贯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贯耳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贯耳瓶,宋,高11.5厘米,口径2.5厘米,足径4.2厘米。瓶直口,长颈,扁圆腹,圈足。口沿两侧对称置贯耳。通体施米黄色釉,釉面开细碎片纹。此瓶在造型上摹仿西周青铜礼器。口耳相连的曲线增加了口部力度,与扁圆形腹部上下呼应,构成视觉上的均衡,给人以稳重之感。通身细碎,静穆、优美。...

    1032 哥窑 青釉 贯耳瓶 开片
  • 定窑刻划花荷莲纹葵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刻划花荷莲纹葵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刻划花荷莲纹葵口碗,宋,高6.8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5.7厘米。六瓣葵花形,镶铜釦,深弧壁,圈足。胎体轻薄,胎面洁净。通体施白釉,外壁釉垂流形成泪痕。内壁刻划荷莲纹和茨菇纹,外壁光素。  刻划花是定窑主要装饰手法之一,所刻线条流畅,飘逸潇洒。此件器物刻划的莲花在白色釉的衬托下若隐若现,反映出宋代陶瓷手工艺的高超水平。...

    1286 定窑 划花 缠枝 缠枝莲 泪痕 缠枝莲花纹
  • 黑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黑陶盉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夏代高32厘米,口径5.6厘米,底径12.8 厘米1990 年伊川县南寨遗址出土...

    266 陶器 黑陶盉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修武窑绞胎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修武窑绞胎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修武窑绞胎罐,宋,高9厘米,口径3.6厘米,足径5.1厘米。罐小口,丰肩,鼓腹,圈足。口沿、足墙施白釉,罐身以褐、白两色泥料揉绞出有如羽毛样花纹,新颖奇特。此罐花纹与修武窑所出标本极为相似,而且口施白釉的做法在修武窑也很常见,因此推断可能为修武窑制品。绞胎工艺始于唐代,借鉴漆器犀毗工艺,以不同颜色的胎土绞成各种图案,如羽毛纹、树叶纹、木纹、云纹等。由于绞胎工...

    1542 绞胎 修武 登封窑 新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