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颐和园风景图轴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颐和园风景图轴 |
时代 | |
门类 | 绘画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8036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颐和园风景图轴❖图片
颐和园风景图轴❖简介
《颐和园风景图》轴,清,绢本,设色,纵187.5厘米,横374厘米。
此图取由颐和园昆明湖东南北望万寿山的角度,采用广角的方式概括了颐和园最为重要的标志性景观,如佛香阁、知春亭、铜牛、廓如亭、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图中亭台楼阁黄、绿、灰各色屋顶敷色细腻,石桥栏柱等建筑细节描绘精准。湖面行驶的“小火轮”汽船是掌政时期的新鲜玩物。作品反映了晚清颐和园的状貌,相当富有时代特色。
相关知识科普
广角
犀牛产于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有独角和双角之分。中国古代在两广地区曾有犀牛,后来随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而渐次稀少。汉以后使用犀角主要依靠进口。所谓广角即指非洲犀牛的角。
玉带桥
玉带桥位于清代皇家园林——颐和园的西堤之上。颐和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而成为游览胜地。乾隆十四年(1749年)冬,乾隆帝为其母祝六十寿辰,将该处湖山按照园林创意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与治理,将湖面向东北扩展,重筑东堤,并在湖中模仿杭州西湖苏堤新筑了一条贯通南北的西堤,使水面一分为三,名曰昆明湖。同时,将挖湖的泥土按造园布局的需求堆筑成山,名曰万寿山。又经十余年土木之功,终于建成了以湖光山色蜚声于世的大型皇家园林——“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的巨额银两在其废墟上重新修建,并改名为“颐和园”。西堤上有六座桥,称为西堤六桥,从北向南排列为: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堪称六桥之冠的玉带桥是六桥中唯一的拱圈结构石桥,桥身、桥栏选用青石和汉白玉雕砌,桥高出水面十米有余,拱高而薄,形成流畅挺拔的曲线,桥身青白如玉,宛若一条玉带,幽雅秀美,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