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青花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青花玉壶春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青花玉壶春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313)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青花玉壶春瓶❖图片

青花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玉壶春瓶❖简介

青花 玉壶春瓶,明永乐,高27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0厘米。

瓶撇口,细长颈,圆腹下垂,圈足。瓶身自上至下分别绘青花如意头纹、回纹卷草缠枝莲纹和莲瓣纹。此瓶造型庄重,纹饰素雅,构图饱满,层次分明。青花采用进口苏泥勃青料,色泽浓丽沉稳,具有明代早期青花瓷器的艺术特色。


相关知识科普


青花

瓷器釉彩之一,被用作白地蓝花瓷的专称。因蓝花在釉下,所以青花属釉下彩。其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土矿,以蓝青色料在瓷胎上描绘纹饰,然后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一次烧成。元代景德镇已能烧制成熟的青花瓷器。青花瓷器的盛行改变了青瓷为主的局面,成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

玉壶春瓶

以“玉壶先春”得名,指造型为撇口、细颈、硕腹、圈足的瓶式。玉壶春瓶以随时代变化而不同的弧线构成柔和匀称的瓶体,时代特征明显。隋代已经出现。宋代定窑、龙泉窑、景德镇窑、汝窑、耀州窑、钧窑都有烧制。玉壶春瓶亦有带盖者。与早期相比,明、清景德镇窑制品胎薄体轻,釉色莹润,有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粉彩、素三彩诸多品种,非常精美。宋至元代玉壶春瓶用做酒器,明、清时渐变为陈设瓷。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卷草纹

瓷器纹饰,又称卷叶纹或卷枝纹,宜于作各种器物的辅助纹饰。

卷草

17、18世纪传入中国的一种装饰花纹。俗称西蕃莲,如果没有花朵,则称为卷草。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缠枝莲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莲瓣纹

莲花俗称“佛花”,莲瓣纹是佛教文化影响下流行的纹饰。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文化盛行,瓷器上常用莲瓣纹做装饰。隋初瓷器装饰也受此风影响。

苏泥勃青

进口青料名,文献上亦称“苏麻离青”。据明代万历年间的《窥天外乘》记载:永乐、宣德年间内府烧造瓷器以“苏麻离青”为饰。苏泥渤青呈色青翠浓重,由于含铁量高,往往出现铁结晶斑点俗称“铁锈疤”。苏料的产地众说纷纭,大多数学者认为是马六甲海峡苏门答腊岛附近。永乐、宣德之后苏泥勃青料渐竭。

花瓷

唐人对黑色釉地上饰以天蓝或月白等色花斑的瓷器的称谓。唐代工匠为了改变黑釉瓷器的单调色彩,创造性地在黑色的铁质底釉上施加以铜、锰、钛、磷酸钙等为原料的釉料,经高温烧制,釉料相互融合、浸润,变化出黑蓝、天蓝、褐色、月白等彩色斑纹,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地主要有河南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产品以腰鼓最为著名。 20世纪60年代,以陈万里、冯先铭为代表的古陶瓷研究者,先后在河南省的鲁山、郏县、内乡、禹县及山西交城等地发现唐代烧制花瓷的窑址。其制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黑色或黑褐色釉饰以月白或灰白彩斑,多产于河南鲁山段店及禹县下白峪和山西交城;一类为黑色、褐色或钧蓝釉色饰以天蓝色彩斑,出产于河南郏县黄道窑和内乡二处。这些窑址出土的标本为我们廓清了唐代花瓷的生产状况。

相关文章

  • 耀州窑青釉葵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葵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葵瓣口碗,五代,高7.5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7.2厘米。碗呈五瓣花口状,口沿外撇,斜壁,浅圈足。腹壁自花口凹陷处起棱线。通体施青釉,釉层较薄,釉面玻璃质感强并开细碎片纹。这件青釉花口碗,釉面虽有水沁痕迹,但造型秀丽,釉色匀净,仍能反映出五代时期耀州窑的烧造风格。耀州窑烧制瓷器始于唐代,当时所烧造品种十分丰富。五代时期开始则以烧造青瓷为主,其青翠莹润的...

    1236 耀州窑 青釉 青瓷 越窑
  •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地酱彩花果纹盘,明弘治,高5.0厘米,口径26.0 厘米,足径16.0厘米。清宫旧藏。盘内外施白釉并以酱彩装饰。内底绘折枝花纹,内壁绘折枝花果纹。外壁绘折枝花纹。所有图案均先暗刻线条。内底、口沿及足墙上均画有酱彩弦线。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明弘治年制” 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盘在暗刻的花纹上施以酱彩,与洁白的釉色相互映衬,取得较好的装饰效...

    1470 折枝 青花
  • “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大雅斋”款绿地粉彩花鸟纹高足盘,清光绪,高11.3厘米,口径24.7厘米,足径9.7厘米。盘敞口,浅弧腹,下承以中空外撇高足。通体内外地粉彩装饰。外壁绘藤萝花。高足上凸起金彩单箍,单箍以下绘海水江崖纹。盘内绘藤萝花和月季花,一只雀鸟栖于藤萝枝上,口沿下空白处自右向左署彩楷书“大雅斋”三字,旁钤矾红彩篆书“天地一家春”图章式款。“天地一家春”是内一处建筑所挂的匾名,传...

    352 大雅斋 粉彩 松石绿釉 矾红 圆明园 贵人 景德镇 御窑厂
  •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折枝牡丹纹枕,宋,高12厘米,长25.8厘米,宽18.4厘米。枕呈腰圆形,素底,后部开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戳印的细密珍珠状小圆圈为地,主题纹饰为划花折枝牡丹,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各居一侧,卷曲的枝叶充溢其间。枕四侧面内均刻划。珍珠地划花瓷器系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烧造而成,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这一品种在河北、河南、山西的一些瓷窑中可见。目前已知的有河北,河南...

    1544 珍珠地 划花 折枝 开光 卷草纹 卷草 磁州窑 密县窑
  • 提梁银罐 - 河南博物院藏品
    提梁银罐 - 河南博物院藏品

    唐代高10厘米,口径8.4 厘米 1991 年伊川县鸦岭乡杜沟村唐齐国太夫人墓出土...

    1645 提梁银罐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园景花卉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园景花卉纹盘,明永乐,高9.2厘米,口径63厘米,足径48.6厘米。盘敞口,弧壁,圈足。通体青花装饰。内底绘园景图:坡地、山石、花草,下有流水,上有浮云。里外壁均绘8组花草。此种盘形体较大,壁厚体重,与永乐一般瓷器的造型殊异,国内极少见到,而在伊朗和土耳其的博物馆里均有收藏。由于一些伊斯兰国家有用大盘盛饭,大家围盘席地而坐,用手抓饭而食的习惯,故此种大型瓷盘...

    1368 青花 花卉
  • 青釉荸荠式三系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荸荠式三系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荸荠式三系瓶,清雍正,高14.6厘米,口径7厘米,足径11.1厘米。瓶撇口,短颈,斜肩,肩部有三系,腹大而扁,圈足。通体及足内均施青釉。腹部凸起两道弦纹,近底处有凸莲花瓣纹一周。足内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青釉是中国最古老的颜色釉,至清雍正时,景德镇青釉瓷器的生产达到了烧瓷史上的最高峰。此时的青釉包括豆青、冬青、粉青、梅子青、蟹壳青诸种。雍...

    1693 青釉 弦纹 青花 景德镇 梅子青 黄釉
  • 三彩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盖罐,通高23.5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2.8厘米。罐口微撇,短颈丰肩,肩下渐收至底,平底圈足。罐盖尖顶,出边,直口,盖与罐口不吻合,略小于罐口。罐口施黄釉,罐身施釉不到底,以绿釉为地,衬以白点及黄道组成的菱花图案,盖面以绿釉为地,衬以白点及黄道组成的四瓣纹饰。唐三彩陶器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成果。此...

    695 盖罐 黄釉 黄道 唐三彩 彩陶
  • 青花缠枝莲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莲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缠枝莲纹碗,明永乐,高13.7厘米,口径35.5厘米,足径20厘米。清宫旧藏。碗直口,弧壁,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碗心绘折枝石榴,果实硕大,里壁饰折枝花果纹,里口沿饰折枝花纹。外口沿饰忍冬纹,外壁饰缠枝莲纹,足墙饰青花线3道。此碗形制颇大,花果描绘生动,石榴寓意“多子多福”。...

    923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折枝 忍冬纹
  •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鸣凤在竹仕女游园图碗,明宣德,高7.8厘米,口径18.7厘米,足径7.7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内光素无纹饰。外壁青花装饰,以青花料通景描绘仕女游园图。一面是两仕女坐于凉亭内闲谈,一小童子在旁边服侍;另一面绘两仕女在凉亭边散步。仕女均发髻高挽,长裙拖地,裙带随风飘动。庭院中点缀怪石丛竹、树木花草、坡地栏杆、流水小溪,还有缭绕的祥云,一只凤凰正栖于竹上...

    1237 青花 仕女 卷草纹 卷草 花瓷 高足碗
  •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 河南博物院瓷器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 河南博物院瓷器

    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        1958年河南省濮阳县李云墓出土        高28.5厘米 口径18.5厘米        肩附六系(两横系四竖系),系之间以圆规刻划圆圈、花瓣纹。腹部刻有三周弦纹带和鸭、树及斜线三角纹。此罐胎质坚硬,内外施釉,内满釉外半釉,釉质清澈明亮。...

    963 瓷器 青釉刻花六系瓷罐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团龙纹提梁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团龙纹 提梁壶,通高30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15.3厘米。壶短颈,圆肩,鼓腹,圈足,曲流,提梁柄。颈绘青花十字朵云,肩绘双云龙,主体纹饰是腹部的五组团龙纹,纹饰空隙处有灵芝草托暗八仙纹,足上绘莲瓣纹一周。宝珠钮盖,钮上绘缠枝花叶,盖面有双云龙及朵云纹。曲流及提梁柄上满绘缠枝花卉纹。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此壶体态硕大,胎厚重,造...

    959 青花 团龙纹 龙纹 提梁壶 灵芝 暗八仙 八仙 莲瓣纹
  •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三足花盆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菱花式三足,北宋,高7.8厘米,口径24厘米,足距13.5厘米。花盆托以凹、凸线构成六瓣菱花形。敞口,折沿,弧形腹壁,下承以三个云头形足。外施玫瑰紫色釉,里施天蓝色釉,外底涂抹酱色釉,刻数目字“二”。盆托内部釉面有明显的“”,为钧窑独有的特点。三个云头形足与器形搭配谐调,加之所施绚丽的玫瑰紫色釉,愈显器物的精美。钧窑始烧于北宋,最初为民间所建,因烧制的瓷器釉...

    1386 钧窑 玫瑰紫釉 花盆托 花盆 蚯蚓走泥纹 明器
  • 青釉狮形插器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狮形插器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狮形插器,西晋,高8.2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8.9厘米。器型为卧狮形,昂首挺胸,双耳立起,背部安装一圆桶形插管。灰白色胎,通体施青釉。采用捏塑、模贴与细密线条刻划结合,形象生动,是集实用与玩赏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287 青釉 辟邪
  •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盘,清乾隆,高3.9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2厘米。盘撇口,弧壁,外壁绘青花云龙纹。圈足,足内白釉,有“戊二十五号十七年样” 青花楷书款。由此可知此盘为乾隆十七年(1752年)烧制的瓷器坯样。该盘对研究乾隆时期瓷器制作工艺具有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

    1705 青花 龙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