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
时代 | |
门类 | 陶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041800)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图片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底款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简介
黄地描金红蝠纹盅,清同治,高3.5厘米,口径6.6厘米,足径2.6厘米。
盅敞口,弧腹,圈足,足内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器里施白釉,外壁为黄地红彩描金蝙蝠纹。口沿、近足、足边饰金彩。蝙蝠纹以红彩勾边,再描一层金彩,内填红彩,羽翼的筋脉以金彩描绘。画面充满喜庆气氛。
相关知识科普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黄地红彩
此技法始于明宣德年间,嘉靖彩瓷中经常使用,多以黄釉为地,红彩涂绘,留出黄地图案构成主题纹饰,有的兼有划花。与之相反的还有一种红地黄彩,装饰效果与黄地红彩相似。此类红上黄或黄上红品种之器型有瓶、盖罐、碗、方杯、盘等。民国时有少量仿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