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5620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图片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款识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简介

淡黄地粉彩海水江崖桃蝠纹花口花盆,清光绪,高20.6厘米,口径31.2厘米,足径19.8厘米。

花盆折沿,口部呈24花瓣形,深腹,圈足。底部开有两个渗水圆孔。盆内及圈足内均施白釉,釉面泛波浪纹。外壁黄釉地饰粉彩。折沿上绘缠枝瓜和蝴蝶,沿边绘回纹,沿下绘如意头纹。腹部绘海水江崖中长出两株桃树,树上硕果累累,空间点缀10个蝠衔结带“卍”字。外底中心以矾红彩署篆体“体和殿制”4字双行款。

该花盆应有配套的花奁。盆上所绘图案皆寓意吉祥,如折沿上的图案寓意“瓜瓞绵绵”,腹部图案寓意“江山永固(海水江崖)”、“万福(‘卍’字及蝙蝠)长寿(寿桃)”。从该花盆署有“体和殿制”款来看,应是光绪年间景德镇 御窑厂为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50寿辰庆典而专门烧造的祝寿用瓷。


相关知识科普


粉彩

釉上彩品种之一。与五彩相对而言,故亦称软彩。创烧于康熙晚期,成熟于雍正、乾隆两代。粉彩在彩绘中以渲染表现明暗,使每一种颜色都有不同层次的变化。《饮流斋说瓷》中说“软彩又名粉彩,谓彩色稍淡,有粉匀之也,硬彩华贵而深凝,粉彩艳丽而清逸。”粉彩的施绘工艺是先用含砷的“玻璃白”打底;彩料有用芸香油调合。乾隆时的清宫档案对粉彩则称之为“洋彩”。

花盆

栽种花草的盆具。宋代最名贵的瓷花盆品种是钧窑专为宫廷烧制的玫瑰紫釉器,通常与花盆托一起使用。明、清两代花盆造型亦很丰富,有葵花式、海棠式、折沿式、长方、正方、六方、八方、椭圆等式,大小不等,以适应不同用途。装饰上主要有青花、五彩、粉彩等品种。

淡黄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由淡黄彩发展而来,淡黄彩最早见于康熙时从西方进口的珐琅彩料中,属于低温釉上彩,雍正时对其稍加改进,用来烧造淡黄釉瓷器。化学分析表明,珐琅彩和粉彩中黄彩以及颜色釉中的淡黄釉均以氧化锑作着色剂,而在康熙以前,不论是五彩中的黄彩或低温色釉中的浇黄,都属于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铁黄。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锑黄中含有锡,二氧化锡是作为锑黄的稳定剂而特意引进去的。

黄釉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缠枝

中国传统装饰花纹之一。所绘花朵系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枝叶相互缠绕,构成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的图案,统一中寓变化。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和缠枝宝相花等多种纹样。

回纹

家具上常用的纹饰之一,由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而来,寓意吉利深长,苏州民间称之为“富贵不断头”。在家具上,回纹主要作为边饰,用于边框、牙条、足端或束腰等处。家具上大量采用回纹见于清代。

矾红

一种以氧化铁为着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制而成的低温红釉。其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没有铜红纯正鲜艳,但呈色比较稳定,在烧造工艺上比出高温铜红容易得多,因此,御器厂便以矾红取代了铜红。清代矾红被大量使用,一般用于五彩、斗彩器。

体和殿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御窑厂

明清两代的官窑,专门烧造宫廷用瓷,也包括朝廷对内外的赏赐和交换品。景德镇御窑厂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初设时有窑20座,宣德年间增至58座。厂内分工计23作,以封建的超经济强制为前提,采用协作形式进行生产。由于御窑厂集中了优秀的制瓷工匠,并可以不计工本地提高质量和创新品种,客观上促进了制瓷技术的进步和整个瓷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 马家窑文化彩陶水波纹钵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马家窑文化彩陶水波纹钵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彩陶水波纹钵,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高11厘米,口径22.5厘米,底径10厘米。钵圆唇外卷,束颈,口沿以下渐广,平底。泥质红陶。口沿及腹部均以黑彩描绘简单的水波纹。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地区,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马家窑类型陶器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100~前2700年。新石器时代的先民通常选择在水边南向的台地上聚居,水波纹是他们...

    375 彩陶 马家窑文化
  • 德化窑白釉刻花玉兰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刻花玉兰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白釉刻花玉兰纹尊,高33.5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6.2厘米。尊广口,圆唇,短颈,丰肩,肩下渐收敛,圈足浅而宽,略向外撇。通体施乳白色釉,俗称猪油白。外壁暗刻玉兰两枝,或含苞,或怒放。此尊造型古雅,釉质如象牙般温润,纹饰构图别致,玉兰素雅俏丽,增添了纯白釉瓷的风韵。德化窑白瓷一般均小巧玲珑,如此大件琢器是明德化白瓷中罕见的精品。...

    576 德化窑 刻花 白瓷 琢器 德化白瓷
  • 黄地粉彩菊花纹圆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菊花纹圆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菊花纹圆花盆,清光绪,高8.9厘米,口径13.1厘米,足径9厘米。盆板沿,直腹,圈足。足内施白釉,红彩书“体和殿制”4字篆款。内白釉无纹,底开两圆形小孔。外通体施浅黄色釉,板沿处以红、蓝料彩绘八宝,下饰珊瑚 红釉一周。腹部以粉彩绘白、粉两色菊花两组,花或含苞、或怒放,形象逼真。...

    1897 粉彩 菊花纹 花盆 体和殿 蓝料彩 八宝 珊瑚 红釉
  • 定窑白釉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双系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双系罐,北宋,高18.1厘米,口径10.9厘米,足径8.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罐直口,短颈,丰肩,肩部两侧置对称圆环系,鼓腹,腹下部渐收敛,圈足。通体施白釉。...

    725 定窑 双系
  • 宜兴窑天蓝釉鹅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天蓝釉鹅颈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鹅颈瓶,明,高24.5厘米,口径2.4厘米,足径7.6厘米。呈曲颈鸠首式,肩颈处凸起一道,扁球腹,圈足。曲颈中部有唇边入水孔。深紫色砂泥,外罩纯净的天蓝釉,釉汁匀净,光亮宜人。晚明时期宜兴窑开创紫砂挂釉器,明人谷应泰《博物要览》载:“近年新烧,皆宜兴砂土为骨,釉水微似,制有佳者,但不耐用。”明代宜钧也称欧窑,《陶说》记载:“明时江南常州府宜兴欧姓者造瓷...

    796 宜兴 宜兴窑 天蓝釉 蓝釉 弦纹
  •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 萱草纹洗,金,高2.2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12.1厘米。洗敞口,浅弧壁,平底。通体内外施牙白色釉,釉质温润,口沿无釉。内底刻划一折枝萱草,花瓣舒展,叶片卷曲,线条婉转流畅,整个图案显得简洁洒脱。萱草纹是定窑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多见于盘、洗、碗、瓶等器物上。装饰手法多样,不仅有刻花,还有印花、划花等。...

    726 定窑 刻花 萱草 折枝 印花 划花
  • 钧窑天蓝釉红斑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红斑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紫红斑三足炉,北宋—金,高6.8厘米,口径7.4厘米,足距3厘米。炉敞口,折沿,短颈,鼓腹,平底下承以三个乳足。里、外施月白色釉,外壁饰大片的紫红色斑块,颇似天边的灿烂云霞,给人以无尽的美感。...

    528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乳足 月白
  • 鲜红釉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僧帽,明宣德,高20厘米,口径16.1厘米,足径17.2厘米。壶阔颈,溜肩,鼓腹,瘦底,圈足。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附圆纽伞形盖,盖边和壶口后部各置一个小圆系,可供穿绳连接。外壁施红釉,釉色明艳纯正。圈足内和器里施白釉,无款识。因壶口似僧侣的帽子而得名,是用器。明永乐、宣德年间御窑场有大量生产僧帽壶。清代康熙时景德镇窑曾仿制宣...

    1596 鲜红釉 红釉 僧帽壶 藏传佛教 景德镇
  • 白釉镇墓兽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镇墓兽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镇墓兽隋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高50厘米 1959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 呲牙,双目圆睁前视,两耳竖起,前额有一对角,呈螺旋状向后弯曲。背有火焰形鬃毛,颈后部附一戟,前肢着地,蹲坐于底座之上。通身施白釉。眼珠、耳轮、鼻子及四肢关节处饰有黑或褐色釉彩。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

    1661 瓷器 白釉镇墓兽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竹石芭蕉纹玉壶春瓶,清咸丰,高28.5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11.6厘米。瓶撇口、长颈、垂腹、圈足。主题纹饰以青花绘芭蕉洞石、翠竹栏杆,辅以蕉叶、忍冬、变形如意云头、变形莲瓣、朵花纹等边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咸丰年制” 双行六字款。此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颈变粗短,腹部加大,是清代晚期玉壶春瓶的标准式样。绘竹石芭蕉园景图的玉壶春瓶始见于明代洪武官窑,清代自...

    669 青花 竹石芭蕉纹 玉壶春瓶
  • 磁山文化红陶小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山文化红陶小口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红陶小口瓶,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23.8厘米 口径5.2厘米 底径5.6厘米。瓶撇口,束颈,颈以下渐广,至腹中部直径最大。腹部置双系,腹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以手制成型,胎体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特征。磁山文化因最初于1972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000~前560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

    1425 磁山文化 双系
  • 定窑白釉八方四系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八方四系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八方四系瓶,北宋,高12.7厘米,口径3.4厘米,底径3.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瓶通体呈八方形,直口,短颈,鼓腹,平底涩胎内凹。颈、肩相接处置四个花形系,系上有小圆孔,应为系绳之用,盖已遗失。外壁施白釉,釉质纯净洁白。这种八棱形的瓶式在越窑 青瓷中也有烧制,但在定窑器中比较少见。此器造型棱角线条齐整规矩,反映了定窑高超的成型工艺水平。...

    1318 定窑 越窑 青瓷
  •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花卉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彭城窑白地黑花开光山水花卉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山水花卉纹瓶,明,高28.7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10.2厘米。此瓶造型系的变体,小口,短颈,溜肩,腹部上丰下敛,平底内凹。通体白地黑花装饰,颈部饰变形,肩部饰花卉纹,腹部开光内绘山水图案,周围间以云纹,近足处饰变形莲瓣纹。底素胎无釉。明代以后彭城窑的范围较宋、元时期有所收缩,只集中在河北彭城附近设窑烧造。所制及白地绘黑花瓷器,以盘、碗、壶、罐、瓶类居多...

    1449 彭城窑 白地黑花 开光 花卉 梅瓶 蕉叶纹 莲瓣纹 白瓷
  •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清乾隆,高3.4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9.9厘米。盘敞口、浅腹、圈足。盘呈菊瓣形,盘内及外壁均施仿朱漆釉。外底为仿黑漆地,署金彩楷体“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款。内底微凸起,以金彩题乾隆御制诗:“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以旧还过。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博士品用谢青喻,仙人颜侣晕朱酡。事宜师古宁斯谓,拟欲摛吟愧即多。乾隆甲午御...

    563 博士 雕漆 黑漆描金 描金 嵌螺钿 螺钿
  • 耀州窑青釉药王塑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药王塑像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 青釉 药王塑像,宋,高45.0厘米,底径10.5厘米。这是一尊宋代耀州窑烧造的青釉塑像,塑造一中等身材的伫立男像。其形像昂首挺胸,双目炯炯有神,平视前方,两腮微鼓,双唇紧闭,神态安详。头戴蝴蝶结饰物,身披由树叶缀连而成的长衣,左手托宝瓶,右手执草叶于胸前,腰间系一布带,赤足立于圆托上。通体罩青中略带黄色之釉。虽然像上未标注姓名,但塑造的应是人们景仰的...

    1943 耀州窑 青釉 药王 孙思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