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玉天马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玉天马 |
时代 | |
门类 | 玉石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87093)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玉天马❖图片
玉天马❖简介
玉天马,汉,高4.2厘米,长7.8厘米,宽2.6厘米。
青色玉质,有絮斑、绺裂,局部可见黄色沁斑。圆雕卧马,头微昂,张口露齿,脑后垂贴长鬃一绺,背起脊,身生双翼。肌肉饱满,富力量感。
有翼天马形象,在古代中西艺术中均有所见。天马产自中亚地区。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首次见到来自大宛的宝马,极为垂青,称其为天马,并亲自作诗歌咏。此后,又两次派兵西征,目的即在获取西域宝马。天马自汉代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曾兴盛上千年。汉代画像石,唐代石雕、绘画、金银器上都留下了天马的倩影,如著名的唐昭陵六骏,以及唐人韩幹的以马为题的绘画。歌咏天马的诗文历代皆有。就出土玉雕天马而言,汉代前后仅见两例,一为山东曲阜鲁国故城战国墓所出玉马,一为陕西咸阳西汉渭陵建筑遗址所见玉羽人御天马。
相关知识科普
沁斑
玉器长埋地下,受周围酸、碱等物质的浸蚀,日积月累,形成蚀斑,称为浸色或沁斑。
圆雕
即立体雕,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如红山文化中的玉鸟、含山文化中的玉人等,都是早期圆雕的代表作。此技以后各代多有发展,至清代趋于鼎盛。
韩幹
韩幹(?—780年),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唐代画家。少时为酒店雇工,在著名文士王维的帮助下,习画十余年颇具造诣。善绘人物、花竹、鬼神,尤工鞍马,师曹霸而重视写生,“凡作马必考时日,面方位,然后定形骨、毛色。”(见董逌《广川画跋》)遂创自家面貌,一改唐人画马重画骨,瘦骨嶙峋的体态。所绘马重“画肉”,以细笔勾勒,淡墨渲染或重彩设色,表现出马儿丰腴健壮之美。唐天宝年间,被召入宫中供奉,官至太府寺丞。宋徽宗内臣奉敕编撰的《宣和画谱》著录其画作《内厩御马图》、《文皇龙马图》等,共计5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