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甜白釉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甜白釉僧帽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甜白釉僧帽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552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甜白釉僧帽壶❖图片

甜白釉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甜白釉僧帽壶

甜白釉僧帽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甜白釉僧帽壶底部

甜白釉僧帽壶❖简介

僧帽,明永乐,高19.7厘米,通流长16.7厘米,足径7.5厘米。

壶因口部形似僧人之帽而俗称“”。阔颈,鼓腹,瘦底,圈足。壶身一侧口边至颈部置宽带形曲柄,相对的另一侧出鸭嘴状流槽。通体施甜白釉,无款识。

此壶造型端庄秀丽,釉面恬静莹润,釉色白如凝脂,优美的器形配以甜美的釉色,相得益彰。

此壶式借鉴于使用的金属质器皿,瓷制品始见于元代的瓷。明代永乐、宣德时期,汉藏文化交流频繁,御器厂曾大量烧造僧帽壶,其中以白釉和制品最为名贵。清代康熙朝曾仿烧永乐和宣德时的白釉、红釉僧帽壶。


相关知识科普


甜白釉

明永乐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一个白釉品种,其特点是白如凝脂,素若积雪。之所以称“甜”,是因其洁白的釉色给人一种甜美之感。又有人称其为“填白”,是指在此白瓷上可填彩绘画。

僧帽壶

僧帽壶是景德镇于元代时创烧的瓷器新造型,因口、颈形似藏传佛教中僧侣的帽子而得名,明永乐、宣德时期十分流行,有红釉、青釉等品种。清康熙、雍正时期官窑都生产仿明永乐僧帽壶。

藏传佛教

中国佛教两大派系之一,形成于藏族地区,发展、传播于藏、蒙、土、裕固、纳西等少数民族地区,是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佛教。 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几代赞普支持佛教,翻译佛经,创建桑耶寺,佛教有了初步发展。 9世纪中叶,朗达玛上台兴苯灭佛,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10世纪后期佛教又从阿里和多康地区复兴,根据不同的佛法传承,形成宁玛、噶丹、萨迦、噶举等众多教派。元朝以后,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在中央政府扶持下曾先后取得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统治权。藏传佛教中有由《丹珠尔》、《甘珠尔》两部分组成的藏文《大藏经》,其寺院组织严密,学经制度健全,修行上“显密并重”。以无上瑜伽部密法为最高最深之法。

青白釉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红釉

颜色釉品种之一。其以铜为呈色剂,经还原焰高温一次烧成。红釉于北宋初年已出现,但呈色不太稳定。真正纯正、釉色稳定的红釉是景德镇窑在明初创烧的鲜红釉。嘉靖年间又创烧以铁为呈色剂的矾红釉。 铜红釉为高温釉,铁红釉为低温釉。高温红釉种类很多,按色泽分别称宝石红、霁红、豇豆红、郎窑红。如按其发展状况,则永乐鲜红、宣德宝石红、嘉靖矾红、康熙的郎窑红和豇豆红较为著名。

相关文章

  • 青花花鸟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花鸟纹梅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花鸟纹梅瓶,高44厘米,口径6.5厘米,足径13.8厘米。瓶小口,平肩,身较长,圈足外撇。瓶口饰弦纹一道,颈饰蕉叶纹,肩部为如意云纹一周,云头间隔以璎珞纹,如意云纹内绘折枝 花卉。腹部绘花鸟草虫等纹饰。近足处绘缠枝莲及变形莲瓣纹各一周。底部青花方栏内书“富贵常春”四字吉祥语款。明嘉靖、万历时期的梅瓶一般较前期明显增高,形体渐大。吉祥语款为嘉靖时期梅瓶的主...

    955 青花 梅瓶 弦纹 蕉叶纹 璎珞 璎珞纹 折枝 花卉
  • 钧窑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口磨)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渣斗式花盆(口磨)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天蓝釉 渣斗式花盆(口磨),北宋?,残高17.5厘米,口径19.1厘米,足径16.2厘米。经与钧窑同类器物比较可知,此花盆原为渣斗式花盆,上半部可能因残破而磨口。现为直口,圆腹,圈足,足外撇。镶铜釦。通体施天蓝色釉,釉面开有细碎片纹。外底刷酱色釉,开有五个渗水圆孔。圈足及底部刻有数目字“二”,刻字笔画均较细、较浅,可能为清宫后刻。此花盆造型端庄、古朴,...

    231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渣斗 花盆
  • 粉彩过枝桃树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过枝桃树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过枝桃树纹盘,清雍正,高8.4厘米,口径50.6厘米,足径28.1厘米。盘撇口,弧壁,圈足。内底彩绘一株桃树沿盘壁蜿蜒伸展至外壁,上结有9枚桃实,6枚在盘内,3枚在盘外。枝旁飞舞数只红蝙蝠。桃花盛开,果实累累,红色的桃实,粉色的桃花,嫩绿的枝叶,画面喜庆吉祥。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此盘形体硕大,造型端庄,纹...

    529 粉彩 青花 五彩
  • 钧窑月白釉塑贴莲荷纹双耳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月白釉塑贴莲荷纹双耳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月白釉塑贴莲荷纹双耳三足炉,元,通高24厘米,口径14.5厘米,足距10厘米。炉平口,深腹,内凹式圈足,底下承以三足。口沿上对称置。里、外施月白色釉,外底有垂釉痕。圈足无釉,铁褐色胎,胎质细腻坚致。外壁及耳面塑贴折枝 花卉纹装饰。...

    1676 钧窑 月白 塑贴 冲耳 垂釉 折枝 花卉
  •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芙蓉纹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缠枝芙蓉纹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 缠枝芙蓉纹花口碗,北宋,高6.4厘米,口径19.8厘米,底径6.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口呈六瓣葵花形,斜直壁,圈足。通体施牙白釉,釉面有黑色细小杂质颗粒,外壁可见泪痕状流釉。口镶铜扣,近足处及足底露胎。内壁模印缠枝芙蓉花纹。...

    663 定窑 印花 缠枝 泪痕 模印
  • 青花压手杯(花心)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压手杯(花心)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压手杯(花心),明永乐,高4.9厘米,口径9.2厘米,足径3.9厘米。杯体如小碗状,口微撇,折腰,丰底,圈足。内外均绘青花纹饰。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体 “永乐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绘朵梅,腹部绘缠枝莲纹。压手杯是明代永乐时期创制的新型瓷杯。此杯制作精细,形体古朴敦厚,青花色调深翠。压手杯的特点为胎体厚重,重心在杯的下部,口沿微微外撇,手握杯时,...

    979 青花 缠枝 缠枝莲 景德镇 御窑厂 永乐青花
  •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鲜红釉 印花云龙纹 高足碗,高9.9厘米,口径15.8厘米,足径4.2厘米。碗撇口,弧腹,高圈足微外撇。碗外壁及足满施鲜艳的宝石红釉,内壁为白釉,有暗云龙纹装饰。碗心暗刻篆书“永乐年制”四字款。此碗造型秀美,鲜红釉纯净无瑕,亮丽匀净,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唯一带有永乐官窑年款的红釉器。高足碗盛于元代,又称靶杯,在明代初年亦十分流行。永乐红釉高足碗弥足珍贵,最负盛...

    1396 鲜红釉 红釉 印花 龙纹 高足碗
  • 黄地粉彩花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花卉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花卉盘,清光绪,高4.3厘米,口径19.5厘米,足径11.6厘米。盘敞口,浅弧壁,圈足。内黄地粉彩绘各式缠枝花卉,中心绘一折枝花。外壁白地绘3组粉彩花卉纹。底白釉书红彩“大清光绪年制”6字楷书款。...

    763 粉彩 花卉 缠枝 折枝
  •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麒麟翼龙纹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翼龙纹盘,明正统,高10.7厘米,口径52.4厘米,足径28.7厘米。盘口微撇,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内底绘一麒麟驻足于松柏、山石与蕉叶间,麒麟所占空间很大,几乎占满盘里心。内壁绘四行龙穿行于云海之间。外壁绘莲纹。素底无釉。无款识。明正统时期的青花呈色及画法与明初已有所不同,不见明初那种普遍出现的铁结晶斑。麒麟,作为古代一种祥瑞动物广泛出现于明代各时期...

    1976 青花 麒麟 龙纹 行龙 缠枝 宣德青花
  • 白釉玉壶春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 - 河南博物院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侈口,细长颈,鼓腹下垂,圈足。通体白釉,圈足露胎。这种瓶式又可称之为“胆式瓶”“长颈瓶”“鹅颈瓶”“鹅项瓶”等,虽素面无纹,但因为瓶式美好可爱,曲线转折自然流畅,成为自宋代至明清人们倍加珍视的瓶式。在宋代为世人所喜爱,不同窑厂如定窑、钧窑、耀州窑、龙泉窑、景德镇窑等竞相烧制,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元代及明清时期,这种瓶式都有延续,瓶式的整体都是敞口...

    1832 瓷器 白釉玉壶春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黄地绿彩云蝠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绿彩云蝠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绿彩云蝠纹碗,清雍正,高7.3厘米,口径15.2厘米,足径5.2厘米。碗撇口,腹部下敛,圈足外撇。里外皆施黄釉。外壁用绿彩绘带状祥云,间饰红色蝙蝠口衔绶带葫芦,寓意“福寿万代”,近底处绘绿色莲瓣纹一周。外底书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种类型的碗俗称“鸡心碗”,出现于明永乐、宣德时期。该碗沿袭旧制,但造型更加秀美。以娇黄釉衬托绿彩,点缀红、蓝粉彩,...

    878 黄釉 莲瓣纹 青花 鸡心碗 粉彩
  • 五彩花蝶图长方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花蝶图长方瓷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花蝶长方瓷板,清康熙,长25.4厘米,宽14.6厘米,厚2厘米。瓷板长方形,一面以墨彩双线为边饰,中心绘双犄牡丹图,婀娜多姿的三朵牡丹,一朵绿色含苞待放,两朵红色竞相盛开,周围衬以深浅不一的绿叶,表现了花叶的阴阳向背。蝴蝶、蜜蜂飞舞其间。红色牡丹在白色釉面的衬托下更显鲜艳。画面突出红、绿彩,给人鲜丽明快之感。牡丹花在一花枝上分出两个叉,形似两个犄角,故名...

    1622 五彩 双犄牡丹 康熙五彩
  • 青花夔凤纹双陆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夔凤纹双陆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夔凤纹双陆尊,清雍正,高18.6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10.3厘米。尊圆口,长直颈,溜肩,直腹,圈足。内施白釉。外壁青花装饰。瓶体通过留白的装饰技法,颈、腹间绘有青花夔凤纹样。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雍正年制” 双行六字款,外围青花双线圈。双陆尊的名称源自器形模仿的造型,系用于插花的陈设器。此器青花色泽淡雅细腻,体现了雍正朝的风格,是雍正官窑...

    971 青花 双陆棋 瓷土 花瓷 双钩 双钩法
  • 青釉鱼篓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鱼篓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鱼篓尊,西晋,高17.3厘米,口横12厘米, 口纵13厘米,底径12.5厘米。尊椭圆口,平沿,深腹,平底,胎灰色,施青釉,施釉不均匀,颈部刻网格纹,下方饰一周绳索纹。...

    480 青釉
  • 仿哥釉叶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哥釉叶式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仿哥釉叶式洗,清乾隆,高2.4厘米,长17.7厘米,宽12.8厘米。洗为树叶状,叶边卷起,宛如一片飘浮在风中的树叶,动感极强。通体满施仿宋代哥窑釉色,釉面有不规则的纹片。底有六个支钉痕,并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洗匠心独具,将仿生造型与宋哥窑瓷器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釉面肥润,釉色青中闪灰,通体开较大的纹片,纹理灰黑,和谐自然,给人一种妙趣...

    1205 哥窑 支钉 青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