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 |
时代 | |
门类 | 织绣品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42599)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图片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后式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局部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喜相逢纹饰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黄条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黄条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简介
香色纳纱八团喜相逢单袍,清嘉庆,身长146厘米,两袖通长172厘米,袖口宽20厘米,下摆宽124厘米,左右开裾长76厘米,团直径29厘米。清宫旧藏。
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袍用二至四色晕法,在香色暗团龙纱地上以正一丝串、平金、平绣、打籽、钉线等针法绣制八团喜相逢及海水江崖纹样。小臂内饰本色方格万字纹下接月白色暗团龙芝麻纱袖衬,领、袖饰石青色云龙纹 织金纱边。襟缀铜鎏金 錾花扣四。
此袍为清代后妃便服。其配色丰富,构图严谨,装饰效果浓厚。
领口系墨书黄纸签,正面书:“嘉庆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收,四执事交”,背面书:“香色纱纳八团有水单袍一件”。
相关知识科普
纳纱
亦称“戳纱”或“纳绣”,刺绣针法的一种。用素纱作地子,有规律地按纱孔行针刺绣,或垂直,或斜向,针路规整匀齐,有强烈的织纹感和装饰效果。
喜相逢
有多种图案表示喜相逢,如两只喜鹊相向而立,两个笑脸小儿相对而立,或为两只蝴蝶相向而飞,寓意吉祥。 清代古建旋子彩画藻头部位所用图案之一。是“一整二破”图案的变形,宽度介于“一整二破”和“勾丝咬”之间。
大襟
服装开襟形式之一,衣襟开于衣服的右侧。
一丝串
又名“打点绣”,苏绣针法之一。它以素纱为底,按纱孔网格行线,以等长或长短不一的线条排列成纹。绣线或斜向或平行于经纬线,斜向者称斜一丝串,平行者称正一丝串。
平金
用金线在绣面上盘出图案的一种针法。其绣法是用金线、丝线两种线沿纹样外缘逐步向内铺扎而成,金线为铺线,丝线为钉线,行与行之间钉线相互间隔,形成桂花形,直到绣满纹样为止。此种针法在明清时期为京绣、苏绣所常用。
打籽
我国传统刺绣基本技法之一。用线条绕成小粒绣一针,如籽一般。由古老的锁绣发展而来,多用于绣制花心。
钉线
钉线是将绣成的线条一针钉紧以起到钉牢加固作用的针法。
月白
中国古代织物颜色名。不同时期深浅略有不同,基本介于淡蓝与中蓝之间。
龙纹
陶瓷器装饰纹样之一种。明、清两代是陶瓷器以龙纹为装饰的全盛时期,主要采用釉上、釉下彩绘方法,亦有印花、刻划等工艺。龙的体态有较多变化,常见有云龙、戏珠龙、海水龙、螭龙、行龙、立龙、正面龙、侧面龙、夔龙等。
织金
亦称库金,是清代宫廷御用品,因织成后要交清宫内务府存放于缎库而得名。纹饰多为金线织出的显花,但有时也使用银线。不论织金、织银,同属一类品种。织金有织金锦和织金缎之分。
鎏金
古代金属工艺装饰技法之一。近代称“火镀金”。此术在春秋战国时已出现。汉代称“金涂”或“黄涂”。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面不脱落。
錾花
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形成各种不同的纹理,使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此种工艺始于春秋晚期,盛行于战国,至今依然为匠师们沿用。
黄纸
又称黄麻纸。即以本色麻纸染以黄檗(又称黄柏,芸香科落叶乔木,皮中有生物碱-小柏碱,既是染料,又是杀虫防蛀剂)树汁而成。古代素以黄色为贵,自魏晋至唐宋时期,染黄纸最为盛行。黄纸多用于写经,也是皇帝书写诏书的常用纸张。科举甲科进士及第者的名单均用黄纸书写,固有“黄甲”、“金榜”之称。殿试时皇帝用黄纸书写而发布的文告又称“黄榜”。近年来在我国敦煌石窟发现的写经大都为黄纸,于此可见我国染纸加工技艺历史之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