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鸳鸯卧莲纹铜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01-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鸳鸯卧莲纹铜镜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鸳鸯卧莲纹铜镜
时代 唐代(公元618-907年)
门类 青铜器
出土 1985年河南光山出土
备注 直径31厘米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鸳鸯卧莲纹铜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鸳鸯卧莲纹铜镜

唐代(公元618-907年)

直径31厘米

1985年河南光山出土

此镜为葵花形。正面微凸,背面中部为花瓣形纽座。内区四组鸳鸯卧莲纹相连绕于纽座四周,外区八组桃花纹等距排列,内外区间以凸弦纹相隔。素缘。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英》,河南博物院、深圳市南山博物馆编,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10月,书号:ISBN 978-7-5010-6158-7)

相关文章

  • 有鞘剑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有鞘剑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有鞘剑,战国后期,剑长46.3厘米,宽5厘米;鞘长39厘米,宽5.5厘米,合重0.9kg。此剑首呈圆盘形,“茎”上有两周凸起的圆箍,格宽而厚,剑刃锋利。所配剑鞘用木板制成,外髹黑漆。战国时期剑不仅是兵器,也是古代贵族平时随身佩带之物,用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亦可用以防身。...

    1322 剑首
  • 嵌松石云纹方豆(盛食器)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嵌松石云纹方豆(盛食器)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1935年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        通高24.5厘米 口边长12.5厘米        豆上有覆斗形盖,盖顶有圆形捉手,豆盘方斗形,以细柄支撑,下为圆牌状座。器身满饰红铜丝嵌错的云纹,并镶有各种形状的绿松石。...

    346 青铜器 嵌松石云纹方豆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宣和尊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宣和尊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宣和尊,高29厘米,口径17.4厘米,重5.4kg。此尊属三段式筒状尊。广口,鼓腹,圈足。通体饰花纹,口沿下饰仰叶纹,颈部为垂首弓身小蚕纹,腹部和圈足饰兽面纹。器身还装饰了4条扉棱,上端齐于口沿,使器体愈显庄重。尊内底铸大篆5行26字,释作:唯宣和三年正月辛丑,皇帝考古作山尊,『0234』于方泽,其万年永保用。这短短的26字,便把尊的定名、尊主、制作时间和用...

    1834 兽面纹 扉棱 方泽
  • 铜戟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戟耳圈足炉 - 故宫青铜器藏品

    铜戟耳圈足炉,清康熙,高7.5厘米,口径10厘米。清宫旧藏。铜炉盏式,鼓腹,口略外倾,圈足内缩。腹左右各饰一戟耳,亦似抽象夔形。器外底有减地阳文楷书“康熙年制”款。此炉为典型的康熙官方制器风格,可作清代宣铜器的断代标准。流传下来的旧藏宣铜炉,凡盏式造型的多配戟耳或狮耳。据《宣德彝器图谱》所载图式及相关资料,戟耳炉又分为渗金装饰、戟耳鎏金和无金饰三种类型,本器...

    633 阳文 鎏金
  • 山妇觯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山妇觯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山妇觯,通高17.5厘米,口径8.6厘米,重0.66kg。觯侈口,束颈,鼓腹,圈足。有盖,盖顶有一菌状钮。钮上饰火纹,盖面饰乳丁雷纹一周,颈、足部饰夔纹。器内底有铭文“山妇”二字。“山妇”即“妇山”,表明此器的所有者是以“山”之族名作为自己私名的一位贵族身份的妇人。...

    727 雷纹 夔纹
  • “妇好”方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妇好”方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 年)高67.6、口径25.6×23.2 厘米 1976 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青铜器铸造发展至商代晚期而为一高峰,西周早期铜器铸造之精美,多承殷商余绪。从此件方斝造型与纹饰或可略窥商代铜器铸造水平之一斑。以铸造工艺而言,方形器较之圆形器用范为多,浇铸更复杂。以考古发掘实际而言,方形器一般皆出于高等级贵族墓葬。...

    1969 青铜器 妇好方斝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蟠虺纹铜提链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虺纹铜提链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虺纹铜提链壶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通高25厘米,口径4.7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M3出土 有盖,外折沿,长颈,微鼓腹,平底,下有三个小兽状足。盖两侧各有一环耳附于沿边,提链两端各有一条直链,从盖环中穿过,盖上饰一组浅浮雕盘龙,器身从上至下饰五周蟠虺纹带,壶颈部饰一周三角蝉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

    590 青铜器 蟠虺纹铜提链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君子之弄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君子之弄鬲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君子之弄鬲,通高14厘米,宽18.4厘米,口径15厘米,重1.76㎏。鬲圆体,大腹,三短足,双附耳,有盖,盖上有三环。盖、器各饰方块绹纹二周,附耳上遍饰花纹。器口沿处铸有铭文5字: 君子之弄鬲。意为君子用于赏玩的鬲。商周时期,青铜礼器是最为庄严神圣的祭祀用品,但到了战国时代,青铜器的地位随着整个奴隶制度的“礼崩乐坏”而大为下降,甚至成为赏玩用器,“君子之弄鬲...

    578 绹纹
  • 兽面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鼎 - 故宫青铜器藏品

    兽面纹 鼎,通高21厘米,宽18.3厘米,重1.04kg。鼎圆体,深腹,薄壁,平口沿外折,口沿上有双立耳。腹下三扁足,足作夔形,首朝上,尾部作支点。颈部饰兽面纹,无地纹。鼎是青铜礼器中最重要的一类器物,自考古学上的二里头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一直沿用至明清时代,是青铜器中流行时间最长的器物。...

    1898 兽面纹 地纹 考古学
  • 圜底分体甑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圜底分体甑釜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西汉口径35厘米,通高42厘米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出土...

    1475 青铜器 圜底分体甑釜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伯盂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伯盂 - 故宫青铜器藏品

    伯盂,高39.5厘米,宽53.3厘米,重35.8kg。此盂圆腹,卷沿,有二附耳,圈足。颈部前后饰浮雕兽首,兽首两侧饰夔首鸟身的变形夔纹,也称夔鸟纹。腹部饰宽叶纹,圈足上饰对角夔纹。盂内底有铭文2行15字:伯作宝尊盂,其万年孙子子永宝用享。大意是说:伯做了这件宝贵的盂,希望后代子孙永远享用,并以此为宝。...

    1643 浮雕 夔纹
  • 鸟兽纹贯耳铜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鸟兽纹贯耳铜壶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鸟兽纹贯耳铜壶战国(前475-前221年) 通高34.2厘米 传河南汲县(今卫辉)出土 壶体呈椭方形。上有盖,束颈,鼓腹,两侧有兽首贯耳,可穿带提携,耳下有浮雕双虎,张口对尾。器身以夔纹衬地,腹上部前后各饰浮雕兽面两个,中部为浮雕凤、虎、鹿等,四角及腹下部饰凸起的绳纹。盖面饰夔纹,四角各饰一浮雕蛙纹。所饰动物塑造得颇具灵气,栩栩如生。 (文字内容源于河南博物...

    485 青铜器 鸟兽纹贯耳铜壶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爰”铜方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爰”铜方彝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爰”铜方彝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046年) 通高24厘米,口长13.5厘米,口宽12厘米,底长12.5厘米,底宽10.5厘米 河南安阳戚家庄东M269出土 盖似四阿式屋顶,脊中部有四阿式纽,中脊及四坡角和四坡正中均有扉棱。盖为子口,器为母口。器口成长方形,平沿,器身自口部向下略内收。平底,长方形圈足,足四面正中各有一个弧形缺口。器体四角及四面正中各...

    799 青铜器 爰铜方彝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蟠虺纹铜枓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虺纹铜枓 - 河南博物院青铜器

    蟠虺纹铜枓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9.5厘米,口长13.7厘米,口宽12厘米 1978年河南淅川下寺楚墓M1出土 枓腹呈椭圆形,敛口,方唇外折,圜底。腹侧有一曲柄,柄上有上下对应的穿孔用以固定木柄,木柄已朽不存。柄另一端有帽,帽作圆管状,顶端作兽首状,兽口衔一小环,小环中又套以大的活环。器身口沿下饰一周蟠虺纹。曲柄弯处作上下两组兽面,柄口有凸起的...

    1277 青铜器 蟠虺纹铜枓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楚王酓朏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楚王酓朏簠 - 故宫青铜器藏品

    楚王酓朏簠,战国后期,通高12厘米,长31.9厘米,重5kg。此器长方形,方足中空,腹饰云纹。器口上刻画铭文12字:“楚王酓朏铸金尝,以供岁尝。辛。”铭文大意是指楚王酓歬(“歬”即“前”字,指楚考烈王熊元,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38年在位)铸此金簠,以供每年岁尝祭祀之用。“辛”表示用干支标识器物的编次。...

    329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