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 - 故宫绘画藏品

10-1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00647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图片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简介

《乾隆皇帝一箭双鹿图》轴,清乾隆,绢本,设色,纵167.5厘米,横113.2厘米。

乾隆皇帝御题诗二首,款识:“戊申六月御题。”钤“古稀天子之宝”朱文方印、“犹日孜孜”白文方印。永瑢永瑆和珅王杰董诰题诗恭和。“戊申”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皇帝时年78岁。另钤“太上皇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等印。

图绘乾隆皇帝骑马射鹿,而且一箭击中双鹿的场景。此图不仅显示出乾隆皇帝老当益壮、身手敏捷的体能和他娴熟的马上骑射技术,而且也显示了他所使用的御用弓具有优良的品质。乾隆皇帝对弓的材质、工艺、性能等有着极高的要求,其所用的弓有数十张之多,多为木胎,外面固以牛角筋胶,内面贴桦皮,中加暖木为弓把,弦为鹿皮制,弹力大而且耐用。每次狩猎毕,乾隆皇帝命将击中过猎物的弓贮藏起来,并在其上刻留功绩,如:“乾隆二十二年带领准噶尔投降人众木兰行围上用宝弓,在依绵豁罗围场射中一鹿”。

此图没有落年款,但是通过乾隆皇帝微胖发福的体态可以推断,此图反映的是乾隆皇帝晚年的秋狝行猎活动。史料记载,乾隆皇帝直至79岁(1789年)高龄还能搭弓射箭,驰骋猎场。从画风来看,画中的人和马有可能为艾启蒙所画。


相关知识科普


天子之宝

天子之宝,通高6.4cm,印面7.8×7.8cm。白玉质,交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祭祀百神”之用。

永瑢

永瑢(1743—1790年),封质庄亲王,号九思主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第六子。能书画,富收藏。卒谥庄。有《九思堂集》。

永瑆

永瑆(1752—1823年),字镜泉,号少庵、诒晋斋主人。清乾隆皇帝第十一子,封成亲王。工诗文。书法初师赵孟頫、欧阳询,后涉足前代诸家,深得古人用笔之意。精真、行二体,兼及篆、隶,名重当时,为“乾隆四家”之一。刻有《诒晋斋帖》。

和珅

和珅(1750--1799年),姓钮祜禄,字致斋,满洲正红旗人。由于精明敏捷,颇得乾隆帝赏识,官职累迁,由御前三等侍卫而至户部侍郎,再至户部、兵部、吏部尚书,理藩院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四库馆正总裁等,在军机大臣任上二十余年。乾隆帝晚年倚为心腹。他专擅弄权,贪污极巨。乾隆帝死后,嘉庆皇帝即以二十大罪赐其死,抄家所获巨资充公。其时竟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之民谣。

王杰

王杰(1725—1805年),清陕西韩城人,字伟人,号惺园,别号畏堂、葆淳。王杰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后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王杰历事乾隆、嘉庆两朝,以刚正忠直著称于世。他死后的谥号为文端。王杰的著作有《葆醇阁集》、《惺园易说》等。

董诰

董诰(1740—1818年),字西京,号蔗林,清浙江富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充四库馆副总裁。甚得高宗、仁宗宠遇。朝廷编修,多有由其主持者。善画。谥文恭。著有《满洲源流考》、《高宗实录》等。

太上皇

全称太上皇帝,即皇帝之上的皇帝,一般由在位皇帝的父亲充任,是皇权与父权相妥协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太上皇的人先做皇帝,然后将帝位让给儿子(当然也有例外)。此种让位,古代称为“内禅”,以示与因将帝位让于异姓(实际上是被武力篡夺)从而导致改朝换代的“禅让”不同。“太上皇”一词最早出现于秦代。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自号始皇帝,追封其父秦庄襄王异人为太上皇,实际上异人并未当过皇帝。第一个真正的太上皇是后凉太祖吕光,公元399年12月,吕光病重,于是将帝位让给儿子吕绍而自称太上皇。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后,于1796年自愿传位于嘉庆皇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乾隆丙申年(1776年),重修宁寿宫之景福宫,制《五福颂》书屏。甲辰年(1784年),乾隆帝喜得玄孙,一堂五代,因即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匾,为文以记,并镌“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以志亘古稀有之事。

五福五代堂

景福宫堂内所悬乾隆御笔匾。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因得玄孙,一堂五世,而书此匾悬于景福宫内。此后复书“五福五代堂”悬于避暑山庄勤政殿之后殿。

八徵耄念之宝

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此玺刻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乾隆八十圣寿之时,为刻制此玺,乾隆帝曾作《八徵耄念之宝记》。

艾启蒙

艾启蒙(1708—1780年),字醒庵,原名Igntius Sickltart,波西米亚(今属捷克)人,天主教耶酥会传教士。乾隆十年(1745年)来华供奉内廷。他在清宫师从郎世宁,专擅绘人物、走兽和翎毛,力图在技法上达到中西合璧,在宫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

  • 王翚等康熙南巡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王翚等康熙南巡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康熙南巡图》卷,清,王翚等作,绢本,设色,纵67.8厘米,横1400至2600厘米不等。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代皇帝,在位期间,为了解民情,视察河防,尤其是为平息江南地区民众的反清情绪,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到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间,曾经有过6次南巡的盛举。每次南巡,皇帝一行从京师出发,时而车骑,时而舟船,一直抵达浙江的绍兴。出巡活动浩浩...

    1121 南巡 王翚 康熙皇帝 红楼梦 曹雪芹 曹寅 江宁织造 织造
  •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董其昌林和靖诗意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林和靖诗意》轴,明,董其昌绘,绢本,设色,纵154.1厘米,横64.3厘米。本幅自识:“山水未深鱼鸟少,此生还拟重移居。只应三竺溪流上,独木为桥小结庐。云林有补和靖诗图,因写此,董玄宰。”左上又题:“庚申七夕之朝舟济黄龙浦题。董玄宰。”收藏印钤“见阳子珍藏记”、“见阳图书”、“子□珍□藏记”印。“庚申”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董其昌时年66岁。图中...

    375 董其昌 七夕 平远 深远法 林逋
  • 任颐桃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任颐桃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桃石图》轴,清,任颐绘,纸本,设色,纵149.4厘米,横80.6厘米。据款题而知,此图是作者“祝树臣直刺舅兄大人五十寿”之作。图绘一篮鲜桃和方硬的顽石。桃和石以具有长寿的吉祥寓意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祝寿画题材。图中的桃以红、绿两色晕染,于单纯中见华滋,具有鲜美之趣。石以墨笔勾线并以侧锋皴擦石面,古拙中不失雄健,颇得刚硬之气。桃篮与石的布局是彼此依托的关系,...

    1836 任颐
  •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刺虎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等乾隆皇帝刺虎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乾隆皇帝刺虎图》轴,清乾隆,郎世宁等绘,绢本,设色,纵258.5厘米,横171.9厘米。无作者款识、印章。钤乾隆皇帝“八徵耄念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鉴藏印。本图绘30余岁的乾隆皇帝与侍卫手握长戟,跨步向前欲刺猛虎的场面。作者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通过表现猛虎在乾隆皇帝的威逼下,止步不前的受惊情景,衬托出乾隆皇帝临危不惧的帝王之气。...

    911 郎世宁 八徵耄念之宝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 五福五代堂 太上皇 皇帝之宝 满族
  • 张风黄山诗意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张风黄山诗意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黄山诗意图》扇页,明,张风绘,金笺,设色,纵16厘米,横51.2厘米。扇页有自题:“高下龙松石笋撑,白云影里老僧行。薰风五月吹残雪,开遍山花不记名。友人游黄山归,道其胜,诗以纪之。辛丑初夏作图请正栎翁老先生。张风。”钤“张大风”朱文印。“辛丑”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据自题而知,此图是作者根据友人口述五月游黄山的经历所画。扇面采取上下开合式构图,不落...

    1835 黄山 张风
  • 汤鋐柳燕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汤鋐柳燕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柳燕图》扇页,清,汤鋐绘,金笺,设色,横53厘米,纵17.6厘米。本幅自识:“新罗画法养珊大兄大人正之。东笙父汤鋐。”钤“东笙”朱文印。扇面上描绘一只燕子栖于柳枝上,注视着飞舞的红色蜻蜓。燕子身体前倾,蓄势待发,柳枝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飘动,和煦的春意扑面而来。画家捕捉到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瞬间细节,采用华嵒小写意花鸟画法,构图简洁疏朗,敷色淡雅清丽,笔法柔和率...

    847 汤鋐 华嵒
  • 郎世宁哨鹿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郎世宁哨鹿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哨鹿图》轴,清,郎世宁绘,绢本,着色,纵267.5厘米,横319厘米。《哨鹿图》轴的内容是清乾隆六年(1741年),皇帝到木兰行围(即打猎)的实况记录。画面最前行列的第三人,佩带红锦“撒袋”(即装弓的袋)骑白马的就是乾隆皇帝,这一年他30岁。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他在《御制题写照哨鹿图》中说写道:这幅图是辛酉年(即乾隆六年),他第一次到木兰行围,命郎...

    1076 郎世宁 撒袋 傅恒 武英殿 保和殿 避暑山庄 行宫 八旗
  • 王铎仿董源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铎仿董源山水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仿董源山水图轴,清,王铎绘,绫本墨笔,纵186.8厘米,横51.2厘米。  该图系王铎六十岁时仿董源笔意而作。画面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为层峦叠嶂,山间有溪流瀑布,下段为巨树陂陀水流,山峦、巨树间有云气间隔。王铎以草书笔法入画,笔力迅疾,不求形似,辅以淡墨晕染,山石、陂陀间多用墨点,浓淡相间,与草书线条的轮廓、皴法融为一体。本幅自题:“顺治辛卯端阳后写于平水署中...

    1388 董源 王铎
  • 钱维乔松堂读书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钱维乔松堂读书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松堂读书图》扇页,清,钱维乔绘,纸本,墨笔,纵21厘米,横59.8厘米。扇页有自题:“远岫澄云色,平溪澹夕阳。涛声何处起,松下读书堂。兼用子久、仲圭画法。维乔。”钤“乔”朱文印。此图山峦重叠,林木扶疏,平湖静水,一派祥和安宁的江南风光。树叶的画法多样,或墨笔白描勾圈,或以中锋画“介字点”,或仿米芾以卧笔横点取势,不同造型的树木,显现出不同的神态形貌,可见作...

    1202 白描 米芾 黄公望 吴镇
  • 王原祁神完气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王原祁神完气足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神完气足图》轴,清,王原祁绘,纸本,墨笔,纵137.2厘米,横71.8厘米。此图是王原祁仿董、巨山水之作,据题系为其弟子明吉而作。明吉即王原祁四大弟子之一的金永熙。王原祁以“神完气足”为主旨教导明吉习董、巨山水,他认为董、巨绘画具有“全体浑沦,气势磅礴”的特点,要体现这种特点,须章法通透,渲染分明,然能做到匠心独运、幻化出神实属不易之事,因此,该作全以块石...

    1743 王原祁 渲染 望日 朱白文
  • 华喦晴霞飞鸟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华喦晴霞飞鸟图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晴霞飞鸟图》扇页,清,华喦绘,纸本,设色,纵17.3厘米,横50.3厘米。扇页有自题:“写得一缕晴霞傍鸟飞。为凤川先生雅鉴。新罗山人。”钤“华喦”白方印。图绘老者悠然树下,目送飞鹤的景象。全图构思巧妙,作为画作主角之一的仙鹤,并没有占居画幅的主要位置,加以重点表现,而是被画到了扇面的左上侧,几乎出于画幅之外。它被关注,完全是通过老者专注的仰视目光,无形的目...

    1892 华喦 减笔 陈洪绶 仇英 马和之
  • 文俶花卉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文俶花卉图册 - 故宫绘画藏品

    《花卉图》册,明,文俶绘,纸本,设色,每开纵27.8厘米,横42.8厘米。册计八开,分别描绘海棠、石竹、野菊、剑兰等花卉,或为折枝,或衬以湖石、粉蝶,注意相互间在构图上的差异,布局颇具匠心。图中花卉的枝、叶、花瓣多用没骨晕染,不勾勒外轮廓,叶、花瓣内用细线勾其筋脉,注重色彩的精细晕染,色泽鲜丽雅致。同时画家也注意根据描绘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表现技法,如剑兰图...

    1556 花卉 海棠 折枝 没骨 文徵明 册页
  • 郑旼秋林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郑旼秋林读书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清代, 郑旼作 ,纸本淡设色,纵135cm,横112.5cm...

    33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绘画作品藏品
  • 朱耷荷石水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朱耷荷石水鸟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荷石水鸟图》轴,清,朱耷绘,纸本,墨笔,纵127厘米,横46厘米。 图绘荷叶下一只水鸟栖于孤石上,形成全图之焦点。水鸟形状独特,单足独立,神态凄凉,它似在休憩,更似在冷眼观望这冰凉的世界。作者孤寂凄凉的处境、强烈的反清复明思想,以及面对清廷统治日益稳固而无可奈何的心境,或多或少地呈现于作品之中。款署 “八大山人写”,钤白文印2方:“可得神仙”、“八大山人”...

    1035 朱耷 八大山人
  •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持表对菊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持表对菊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持表对菊》轴,清,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8厘米。《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此为其中之一。图绘仕女手持精美的珐琅表坐于书案旁。桌上的官窑双耳白瓷瓶中插有菊花,表明正当八月时节。一函六册的书籍则为室内增添了儒雅的书香气息。其背景墙面上悬挂着明代董其昌的诗句书法作品和洞箫,与仕女手中的表形成富有情趣的对比,浓郁的...

    340 亲王 仕女 珐琅 白瓷 董其昌 南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