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玉柄铁剑 - 河南博物院藏品

01-2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玉柄铁剑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玉柄铁剑
时代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门类 其他
出土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备注 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河南博物院

玉柄铁剑 | 河南博物院藏品

玉柄铁剑

西周(前1046-前771年)

通长34.2厘米,柄长12.2厘米,剑身长22厘米,叶宽3.8厘米,玉剑茎最大直径1.8厘米

1990年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01号墓出土

玉柄铁剑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虢国国君虢季墓中。虢季生活在两周之际,玉柄铁剑为其生前珍视之物。这是一柄典型的短剑,学术名称是玉柄铜芯铁剑,被誉为“中华第一剑”,其实准确地说,应当称为“中华第一铁剑”。

玉柄铁剑原被装在一个用皮革制成的剑鞘内,出土时鞘身已被铁锈渗透并与剑身粘连在一起。剑鞘表面有一道纵向缝合痕迹,细小的针脚历历可见。从剑鞘口部残存丝织品痕迹可知,剑身先以丝织品包裹后方才入鞘。

它由铁质剑身、铜质柄芯和玉质剑柄嵌接组合而成,铜质柄芯起到将玉质剑柄与铁质剑身连接在一起的作用。剑身中部双面起脊,锋作柳叶形。铜质柄芯为形状、大小相同的后段断面呈半圆形、前段为扁薄条带状的特制铜片并列拼合而成。铜质柄芯前端分开,将铁质剑身脊部两面包夹,其正背两面均镶嵌条状绿松石片;后端相叠合并作近圆柱形,插入中空的玉柄之内。

玉柄由剑茎、剑首两部分套接而成,两者均为和田青白玉,玉质细腻,光洁温润,微透明,局部有浅黄色与褐色斑纹。剑茎为圆柱形;剑首呈短管形,其末端作正方体底座形,前段作圆弧状向上内收,两端以圆形孔贯通,以容纳剑茎。剑首与剑茎套接后,在剑首末端的管口处以形状不同的数周绿松石片嵌平;剑首前端有透穿小圆孔,孔内贯以铜质销钉,用于铆合玉质剑首与铜芯,钉孔两端各嵌入一圆形绿松石作为装饰。剑茎前端表面阴刻呈螺旋形环绕的成组斜向平行细线纹,后段中部饰二周细凸弦纹;剑首下部饰四瓣花萼形浮雕,上部边缘处饰一周“C”形云纹。若以剑茎所饰螺旋形平行线纹表示逆时针旋转的纤细柔弱的针形花蕊,则整个剑柄乃至剑的本身恰如一朵盛开的花。

玉柄铁剑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其铁质剑身经检验属于块炼渗碳钢。

(摄影:牛爱红。以上文字内容原载于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系列图书《玉柄铁剑》,王龙正编著,郑州:大象出版社,2017年10月,ISBN-978-7-5347-8895-6。)

【简写版】此剑由玉、铜、铁、三种质料制成。玉柄有茎和首两部分套接而成。剑茎为圆形柱,剑首底端为方形并分别饰竖向斜纹和四个蝉纹,剑首与茎结合处镶有绿松石。此剑身大部分已被铁锈覆盖,玉柄和剑身已残断。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于《群雄逐鹿——两周中原列国文物瑰宝》,河南博物院等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4月,ISBN 7-5347-3058-9。)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