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白玉卧虎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白玉卧虎 |
时代 | |
门类 | 玉石器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故00087187)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白玉卧虎❖图片
白玉卧虎❖简介
白玉卧虎,明,长5.6厘米,宽2.2厘米,高1.1厘米。清宫旧藏。
虎用白玉琢制,卧伏形。长尾前伸贴于体侧。用宽深的斜坡线条表示身、尾斑纹的虎形玉雕作品始见于湖北天门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历商、周而不衰,汉、元时期偶见于虎钮印章,其后至明、清均甚为稀少。考古出土的虎形玉雕均较薄小,多用作佩饰。
相关知识科普
石家河文化
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时代为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玉器主要出现在石家河文化晚期,主要出土于湖北天门县石家河乡的罗柏岭遗址、肖家屋脊遗址,钟祥市南郊的六合遗址,荆州市西北郊的枣林岗遗址,湖南澧县的孙家岗遗址等。玉器种类多样,主要有玉人头像、玉动物形象、玉笄、玉柄形饰等杂饰及玉礼仪用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