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0559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图片

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越窑系青釉褐斑四系壶❖简介

青釉 褐斑四系壶,高17.9厘米,口径8.4厘米。

壶洗口,长颈,丰肩,鼓腹,腹下内收,平底。底部无釉,有支烧痕迹。肩部刻划弦纹2道,四面分别饰一横向系。外口凸起弦纹1道,器身施半截釉,釉色青黄,散布有垂淌的褐斑。

此器为东晋时期所制,褐色彩斑装饰面积较大,形态千变万化,或似泼墨,或似树叶,装饰效果绮丽,十分罕见,属于南方青瓷 越窑系。

此壶于1954年由故宫著名陶瓷专家陈万里先生捐献。


相关知识科普


青釉

瓷器釉色名。一种含铁量在1%—3%左右,经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呈现青绿色泽的釉,是中国最早的颜色釉。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青黄釉色是青釉的初级阶段。汉代已烧制出釉色纯正的青釉瓷器。至唐代日臻完美,被誉为“千峰翠色”。宋代的粉青、梅子青如同青玉,色泽与质感之美达到顶峰。明清之际,永乐朝的翠青、冬青(即东青),雍正朝的粉青、豆青等均色调匀净,苍翠欲滴,烧制水平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出现了很多名贵品种。

褐斑

瓷器装饰技法之一。主要流行于东晋青瓷器上。其作法是以毛笔蘸铁质彩料在已施釉的器物上涂点斑纹,烧成后,斑点呈褐色,故名褐斑。常饰于器物的口沿、系上或动物的眼睛等部位,亦有通体涂点褐斑者。元代景德镇窑青白瓷及浙江龙泉窑青瓷上亦常以褐斑装饰。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南方青瓷

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东汉晚期浙江上虞即已制造出质量很好的青瓷,烧成温度可达1200-1300℃。釉料采用石灰釉,着色元素为铁,釉面较薄,玻璃质感较强。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越窑

越窑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唐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诗中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句。今人所谓越窑,系对浙江东北部宁、绍一带北宋以前瓷窑的统称。越窑制瓷渊源可以上溯至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自东汉创烧成熟青瓷后,其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和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衰落,曾一度为宫廷烧造过贡瓷。所产瓷器始终以青瓷为主,汉至南朝还烧造少量黑瓷。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代表了越窑瓷器的最高水平。 越窑瓷器除了行销全国各地以外,从唐代开始还大量外销亚、非各国。

越窑系

以浙江绍兴、上虞等地为代表的南方青瓷烧制体系。从东汉至宋代一千多年的时间内从未间断,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提高,经历了创造、发展、繁荣和衰落几大阶段。

相关文章

  •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五蝠捧寿字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 五蝠捧寿字盖碗,清同治,通高9厘米,口径10.5厘米,足径4.3厘米。碗敞口,深弧壁,圈足。盖拱形带环行抓钮,里施白釉。盖面和腹壁外均施黄釉为地,均匀分布4组五福捧寿纹,图案空间上下各绘4组折枝桃,每组空间绘4个结带“卍”字。抓钮及足内施白釉,均署红彩“同治年制”4字双行楷书款。此盖碗造型规整,釉面莹润亮泽。纹饰排列疏密有致,是同治时期御窑厂专门为...

    1131 粉彩 五蝠 五蝠捧寿 黄釉 折枝 御窑厂
  • 弦纹灰陶斝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弦纹灰陶斝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弦纹灰陶斝夏代(公元前2070-前1600年) 高21.7厘米,口径25厘米 1959年河南偃师灰咀出土 侈口,折沿,方唇,颈壁斜直,下束,腹壁斜直,底近平,下附三个袋状足,颈中部有一道凸弦纹。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enan's Resplendent  Antiquity:汉...

    455 陶器 弦纹灰陶斝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地轧道粉彩 描金带托爵杯,清乾隆,高28厘米,口径7.8厘米,足径7.9厘米。爵杯扁长圆口、二柱、柱顶为圆球形、有尾有流、深腹、下腹弧收、小平底、三足外撇。托盘中间有凸起的山形支柱,支柱的三个凹槽恰好支撑爵之三足,盘底三长弧形条足。爵杯外部与托盘通体以胭脂紫釉为地,爵杯内壁与托盘底部均为蓝地。爵杯与托盘的装饰风格相同,用轧道工艺饰底纹。爵杯以粉彩黄弦纹或黄...

    431 轧道粉彩 粉彩 描金 轧道工艺 弦纹 勾莲 勾莲纹 夔龙
  • 五彩仕女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仕女纹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 仕女纹罐,高34.1厘米,口径14.6厘米,足径15.3厘米。罐直口微撇,颈微收,圆肩,肩以下渐敛,圈足外撇。罐以五彩为饰,肩部饰锦地 缠枝菊纹一周,如同一圈装饰带。腹部主题纹饰为通景庭园仕女婴戏图。四仕女在游园、憩息,四小童伴其左右嬉戏,庭园有桂树、洞石、鱼缸、盆花。所绘仕女均发髻高耸,面目清秀,点唇小口,为典型的雍正朝仕女形像。画面以深浅不同的绿色...

    320 五彩 仕女 锦地 缠枝 青花 粉彩
  • 斗彩勾莲菊瓣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勾莲菊瓣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勾莲 菊瓣尊,清雍正,高25.7厘米,口径22厘米,足径15.6厘米。尊撇口,圆腹,高圈足外撇。整个器型作菊瓣式。器型规整端庄,器外以斗彩绘竖向勾莲花纹,构图新颖别致,色彩淡雅,底青花双圈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雍正斗彩系仿明成化斗彩工艺制作,在纹饰布局、色彩配合及填彩工艺方面都进了一步。其突出表现,一是成功地模仿了成化斗彩鸡缸杯、天字罐等器物,...

    1006 斗彩 勾莲 菊瓣尊 青花 缸杯 粉彩
  • 耀州窑青釉葵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耀州窑青釉葵瓣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葵瓣口碗,五代,高7.5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7.2厘米。碗呈五瓣花口状,口沿外撇,斜壁,浅圈足。腹壁自花口凹陷处起棱线。通体施青釉,釉层较薄,釉面玻璃质感强并开细碎片纹。这件青釉花口碗,釉面虽有水沁痕迹,但造型秀丽,釉色匀净,仍能反映出五代时期耀州窑的烧造风格。耀州窑烧制瓷器始于唐代,当时所烧造品种十分丰富。五代时期开始则以烧造青瓷为主,其青翠莹润的...

    1233 耀州窑 青釉 青瓷 越窑
  • 灰陶豆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豆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豆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通高19.5厘米,口径18.9厘米 1955年河南郑州岗杜出土 豆盘较浅,沿有子口以承豆盖,下有圆柱体柄连以喇叭形豆座。盖顶中心有喇叭形捉手,其余部分饰凹凸对顶三角形,凸面三角与盖沿外壁饰阴线圆圈纹,凹处有圆形镂孔。 (以上文字内容源自《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之光=Plentiful Central Plains——H...

    262 陶器 灰陶豆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东青釉杏圆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东青釉杏圆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东青釉杏圆瓶,清宣统,高30厘米,口边长11.5厘米,足边长13.2厘米。瓶通体四方形,直口,口至颈部委角,鼓腹,四方圈足。内外通体及圈足内均施东青釉,颈部两侧对称置贯耳,腹部前后两面均有杏核状凸起。外底署青花楷书体“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款。杏圆瓶是我国古代瓷器中的传统品种,自清雍正以来几乎历朝都有烧造,宣统时期的杏圆瓶现有窑变釉、仿官釉、东青釉等品种,均...

    985 东青釉 青釉 委角 青花
  •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折沿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 天蓝釉折沿盘,北宋?,高2.5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10.4厘米。 盘折沿,浅弧腹,平底,圈足。里、外施天蓝色釉,口沿处釉层较薄,映出酱黄色胎体。圈足端无釉。外底留有三个支烧钉痕,支钉痕较大。1925年河南省鄢陵县城关镇窖藏出土一件钧窑盘,与这件盘造型、釉色相近,唯尺寸稍大。...

    1442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 邢窑白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邢窑白釉罐,唐,高13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6.1厘米。罐口微撇,短颈,圆腹,腹以下渐收,平底。底无釉。胎、釉洁白细腻。邢窑是唐代著名的瓷窑,在河北省内丘曾发现其窑址。创烧于初唐,流行于中唐,唐末五代时由于原料匮乏等原因而日渐衰落。唐人对邢窑多有记述,陆羽在《茶经》中称其产品如雪似银,李肇在《国史补》一书中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贵贱通用之。”...

    1576 邢窑 陆羽 白瓷
  • 原始瓷青釉双系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双系瓿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原始瓷青釉 双系瓿,战国,高22.5厘米,口径10.4厘米。罐敛口,平沿,上腹鼓出,下部斜收成平底。肩两侧安兽面纹套环双系,其上平贴卷曲状兽角,以贴、划花纹作装饰。上腹部凸起宽弦纹3道,将纹饰分为两层,上层为五、六头一体羽冠飞鸟4组,前后两面鸟纹之间划虎头纹,下层是三头一体羽冠飞鸟6组。罐体施青釉,腹下部无釉,呈红色。此罐器型规整,刻划纹饰清晰,时代特点突出...

    1698 青釉 双系 兽面纹 划花 弦纹 原始青瓷 青瓷
  • 定窑白釉内外刻花萱草纹温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内外刻花萱草纹温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内外刻花 萱草纹温碗,北宋,高13.3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4.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温碗敞口,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口镶铜扣。内外皆刻萱草纹,纹饰线条清晰流畅,刀法简洁大方。原本应有与之配套使用的温壶,用于温酒。萱草,按《毛诗注疏》的解释,一名“宜男”,一名“忘忧草”,自古即是一种带有多重吉祥寓意的植物,宋代瓷器装饰中经常使用。...

    1578 定窑 刻花 萱草
  • 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胭脂红蓝地轧道珐琅彩折枝花纹合欢瓶,清乾隆,高16.8厘米,口径6.8厘米,足径7.5厘米。瓶体双联式、盘口、短颈、溜肩、圆腹、束胫、圈足微外撇。附双联式盖,盖顶置宝珠形钮。瓶内壁施。外壁在胭脂红、蓝地上装饰,并彩绘折枝花卉纹。外底施白釉,自右向左署篆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款。此瓶造型优美,设计精巧,在清代宫廷档案中被称为“合欢瓶”。轧道工艺是在珐琅彩色地上用铁锥划出细如毫芒、宛如凤尾状...

    1848 胭脂红 珐琅彩 珐琅 折枝 松石绿釉 轧道工艺 花卉 蓝料彩
  • 灰陶院落 - 河南博物院陶器
    灰陶院落 - 河南博物院陶器

    西汉       长82厘米,宽80厘米,通高73厘米        1981年河南郑州乾元街出土        “坞堡式”建筑,由门房、望楼、正房、厨房、仓楼、厕所、猪圈等组合成封闭式四合院,是西汉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经济生活的真实写照。...

    317 陶器 灰陶院落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龙凤纹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龙凤纹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龙凤纹盒,高15.3厘米,口径20.9厘米,足径19.2厘米。盒扁圆形,盒盖平顶微隆,子母口,圈足。盖面绘青花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外壁亦绘龙凤穿枝花纹,盖、盒口沿绘卷草纹,上下呼应,各组纹饰间以双弦纹相隔。足内青花双圈内署“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款,隆庆时期款识书“造”而不书“制”,成为一明显的时代特征。明隆庆帝在位时间短暂,仅六年,其间又遇洪灾,因此官窑产...

    1642 青花 卷草纹 卷草 弦纹 五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