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高翔山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10-05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高翔山水图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高翔山水图卷
时代
门类 绘画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01035)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高翔山水图卷❖图片

高翔山水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高翔山水图卷❖简介

《山水图》卷,清,高翔绘,纸本,墨笔,纵26厘米,横151.3厘米。

卷末款识:“雍正甲辰秋八月朔日写于五岳草堂。西堂山人高翔。”钤“西堂山人”白文印。“甲辰”年为雍正二年(1724年)。

画中峰峦起伏,草木葱茏,江面开阔辽远,远处渔舟往来,忙于劳作。山间水边的楼台亭榭幽静怡人。全图不以气势取胜,而是以情感人,描绘的应是画家所熟悉的江南水乡景色。画面构图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因而使人产生亲切感。高翔将写实与抒情相结合,融入对家乡山水民情的真切感受,运用疏淡的笔墨描绘出一个充满了生活情趣的“桃花源”。

此图在画法上继承了元代画家黄公望倪瓒的传统,但又融会贯通,自成一格。山石均以“披麻皴”画出,略作苔点,几乎不用渲染,笔法简括疏秀,墨色淡雅,写出了山水的空灵之感。树木大多双钩枝干,树叶或圈或点,墨色清润,表现出江南草木润泽的特征。对于墨法,高翔有“惜墨如金”之称,他的作品以简淡清瘦、雅逸清幽为特征,这也正是他清高孤傲之性格的写照。


相关知识科普


高翔

高翔(1688—1753年),字凤冈,号樨堂,又署西唐,甘泉(江苏扬州)人。终身布衣。晚年右手残废,常以左手作书画。能诗,擅绘山水花卉,精于写真和刻印。所作山水取法弘仁和石涛,画风疏秀,自成一格。园林小景,则多从写生中来。笔墨秀雅苍润,以气韵生动取胜。与金农、罗聘等人同为“扬州画派”重要的画家。著有《西唐诗钞》。

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于河南)。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号大痴道人。本姓陆,名坚。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晚号井西老人。常熟(今江苏)人。早年一度在大都(今北京)监察御史院当书吏,曾入狱,后隐逸于苏南和富春山,系道教全真教派教徒。他专擅山水,取五代董源、巨然的“平淡天真”,又得元代赵孟頫之“古意”,为“元四家”之首,著有《山水诀》。

倪瓒

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幼霞,别号云林子等,无锡(今属江苏省)人。家境豪富,筑“云林堂”、“清閟阁”,工诗文,善画山水、竹石,长于书法,谙熟音律。中年以后,既信奉道教,又崇尚佛学,他在诗中自述:“嗟余百岁强半过,欲借玄窗学静禅”。到了晚年,索性卖去田宅,疏散财产,弃家遁迹,“扁舟蓑笠,往来湖泖间”,过着“不事富贵事作诗”的超然于物外的隐逸生活,思想愈加空寂。其山水宗法董源,参以荆浩、关仝笔法,用笔方折,创“折带皴”写山石,画树木兼师李成。所作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景色,意境清远萧疏,自谓“逸笔草草,不求形似”,画风对明清文人水墨山水画影响颇大。书法从古隶入手,又以“二王”为宗。后人把他和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为“元四家”。

披麻皴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渲染

中国画技法之一,属辅助性用笔,为突出形象之用。“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

双钩

用透明的纸覆盖在样本上,以极细的笔划描摹出字的轮廓。一般用黄色油素纸,纸薄而透明,可清晰地映出底本字迹的笔道轮廓。这种将字摹出笔道轮廓的方法称双钩。

相关文章

  • 禹之鼎桐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桐禽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桐禽图》轴,清,禹之鼎绘,纸本,墨笔,纵109.5厘米,横48厘米。本幅左上自题:“余摹蓝田叔先生《得子图》非一本矣。乙亥立秋后二日,偶于京邸,因秋实老堂翁谈及故园风景,又属(嘱)写此幅,感其嗜痂,不知愧耳。广陵禹之鼎识。”钤“慎斋禹之鼎印”、“广陵涛上渔人”印二方。乙亥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禹之鼎时年49岁。从自题中得知画家此年寓居京师。此图用...

    1234 禹之鼎 蓝瑛
  • 宋人竹间焚香页 - 故宫绘画藏品
  • 虚谷梅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虚谷梅鹤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梅鹤图》轴,清,虚谷绘,纸本,设色,纵248.7厘米,横121.1厘米。自题:“辛卯春二月。虚谷。”钤“虚谷书画”朱文印、“耿耿其心”白文印。“辛卯”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虚谷时年69岁。图绘梅鹤双清之景。茁壮的梅树,其交错穿插的细枝和星星点点的花朵打破了画面的整体空间。作者着意在梅树干上绘两只仙鹤,它们淡然闲适的神态为画面增添了祥和的生趣,其平整...

    1018 虚谷
  • 周文矩文苑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周文矩文苑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文苑图》卷,五代,作,绢本,设色,纵37.4厘米,横58.5厘米。本幅无作者款印,根据图左宋徽宗“”题字:“韓滉文苑圖,丁亥御劄”,下书“天下一人”押,遂定为唐代作。然从时代风格看,少唐画气息,最明显的是衣纹线条颤动曲折,极似五代周文矩所创的“”。另外人物头戴的“工脚上翘”的形式,亦至五代才出现。同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有一本周文矩的《人物图》卷,后半段画...

    426 周文矩 瘦金体 韩滉 战笔描 幞头 琉璃堂 唐玄宗 王昌龄
  • 宋旭城南高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宋旭城南高隐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城南高隐图》轴,明,宋旭作,纸本,水墨,纵76.5厘米,横32.5厘米。画面以茅棚小院为主景,院门紧闭,一士人盘膝坐于屋檐下,正在欣赏缸内种植的荷花。墙外五株柳树错落而生,一叶小舟游弋江上,桥上一士前行,似来造访,远处烟云幻灭中一座古城隐现其间,作品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远离尘世而幽居的情景。画面上半部宋旭用隶书题写了“城南高隐”四字,并自题七言诗一首:“僧牛...

    345 宋旭 朱文山 陶渊明 平远 文人画
  • 赵孟頫浴马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赵孟頫浴马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浴马图》卷,元,赵孟頫绘,绢本,设色,纵28.5厘米,横154厘米。图中绘夏日疏林间,奚官在水塘为骏马洗浴纳凉的情景。人物与马各具姿态,生动自然,相互呼应,营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人物衣纹流畅,树木坡石勾勒简练,色不掩墨,青绿与浅绛结合,色彩清丽雅致。本幅款识:“子昂为和之作”。另有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钤“几暇怡情”、“乾隆宸翰”印。引首为乾隆御书“青溪龙跃...

    389 赵孟頫 奚官 宸翰 引首 尾纸
  • 吴文中柳溪钓艇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吴文中柳溪钓艇扇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柳溪钓艇扇》页,明,吴文中绘,绢本,设色,纵17.7厘米,横50厘米。 扇页左上方自识:“一叶扁舟泛五湖,鸱夷妙策实吞吴。黄金铸像今何在,美我重摸此画图。吴文中。”钤“文中子”、“吴彬之印”。 画面上一叶扁舟随波逐流,船首一人正在垂钓,船舱里一位美妇探身相望。岸边柳绿花红,奇石碧草,水中还有一对鸳鸯游弋。根据画中题诗得知,吴彬此图描绘的是春秋时...

    1202 吴彬 大夫 范蠡 太湖
  • 春溪水族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春溪水族图页 - 故宫绘画藏品

    《春溪水族图》页,宋,绢本,设色,纵24.3厘米,横25.5厘米。本幅无款。钤清内府收藏印“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鉴赏”、“无逸斋精鉴玺”、“宣统鉴赏”等5方。裱边钤有乾隆朱文玺印“古稀天子”、“太上皇帝之宝”、“八徵耄念之宝”3方。此图是现存宋画中游鱼类题材画的一幅佳作。春暖花开,群鱼戏藻。鲢鱼摆尾漫游,鲶鱼回身在后,鳜鱼则迎头向上,隐喻了“连...

    347 内府 三希堂 三希 太上皇 皇帝之宝 八徵耄念之宝 没骨 天子之宝
  • 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扬京师生春诗意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京师生春诗意图》轴,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徐扬绘,绢本,设色,纵256厘米,横233.5厘米。本幅自题:“乾隆三十二年冬,御制生春诗二十首,命小臣徐扬汇绘全图,庄诵之下,仰见我皇上敬天顺时,尊亲锡福,孕含万有,纲举百端,自朝廷以及闾阎上下,神情体察,咸周兴会所至,拈毫立就,无非太和洋溢,盛德充周,抒性灵而彰至治,诚与乾坤合撰万物同春矣。臣资质愚钝,...

    1322 徐扬 焦点透视 透视 散点透视 景山 西苑
  • 禹之鼎清凉山庄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禹之鼎清凉山庄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清凉山庄图》卷,清,禹之鼎绘,绢本,设色,纵42厘米,横736.5厘米。《清凉山庄图》卷中像主立于溪畔松林前,其面部轮廓及五官用淡墨勾勒,施墨略染后再赋色彩,得惟妙惟肖之趣。禹之鼎为人画像注重形神兼备,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来烘托人物的某种特定性格。图后所画清凉山庄的种种美景暗示出像主是一位安于田园之乐的隐逸之士。禹氏亲笔题款表明此图由构思到绘制完成历时一年...

    741 禹之鼎
  •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倚门观竹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倚门观竹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倚门观竹》轴,清,宫廷画师绘,绢本,设色,纵184厘米,横98厘米。 《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共12幅,此为其中之一。 此图表现的是仕女漫步到庭园园门处观赏各类花草竹石的情景。园中做工精致的官窑瓷花盆中种植着香兰、牡丹等各色花卉,它们争奇斗艳,以婀娜的花姿点缀出俏丽的景致。仕女于满园春色中感受着春天的气息,抒发着幽幽的叹春...

    1095 亲王 仕女 花盆
  • 陈洪绶晋爵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陈洪绶晋爵图卷 - 故宫绘画藏品

    《晋爵图》卷,明,陈洪绶绘,绢本,设色,纵24.2厘米,横235厘米。本幅自识:“陈洪绶画于南高峰。”钤“陈洪绶印”。鉴藏印钤“高陵私印”。此图在素绢上清绘了19位人物,其中的17位面向左侧,或作揖,或执礼,一起恭贺画卷左端的红袍男子加官晋爵。此图布局讲究,人物的聚散组合别具匠心,疏密有致,宾主分明,有起有伏,有开有合。设色匀净淡雅,卷尾主人公身着红袍,格外...

    590 陈洪绶
  • 徐悲鸿梧桐猫蝶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徐悲鸿梧桐猫蝶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梧桐猫蝶图》 轴,近现代,徐悲鸿绘,纸本,设色,纵91.5厘米,横60.9厘米。自题:“渝州六月,谢兄稚柳为我补栩栩之蝶,中国文艺社窗前景色。酷暑无聊写此遣兴。悲鸿。”画幅右下角钤“洗□清玩”朱文方印。此图是徐悲鸿与谢稚柳联手创作的遣兴之作。谢稚柳(1910-1997年),字壮暮,能书擅画,并精于书画理论和鉴定。抗日战争期间,谢稚柳流寓重庆,与徐悲鸿同为中...

    1907 徐悲鸿 流寓 张大千 渲染
  • 张大千《莲花峰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张大千《莲花峰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纸本,设色,纵93.7厘米,横29.7厘米。本幅自题“海风吹雨复吹烟,时有幽香散半天。莫问莲花高几许,残荷落瓣化成船。黄山莲花峰,其旁曰莲蕊峰,峰巅一石如莲瓣,山志称采莲船。大千居士并题”,钤“张爰”白文印,“大千所作”朱文印。张大千此图绘写青峰万仞,高耸接天,直插云霄,山石崚嶒奇峭,岩间时有怪松旁逸斜出。莲蕊峰上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峰顶二人俯览万山叠翠,谈论...

    932 黄山 张大千 黄山画派
  • 金廷标负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金廷标负担图轴 - 故宫绘画藏品

    《负担图》轴,清,金廷标绘,纸本,设色,纵140.9厘米,横55.5厘米。图绘樵夫负担回家叩门之景。全图生活气息浓郁,表现了太平盛世人们相敬如宾、安居乐业的情景。人物造型生动传神,笔法细腻工整,设色清丽艳雅,带有典型的宫廷绘画特征。款署:“臣金廷标恭绘。”钤“廷标”白文印。本幅有清乾隆皇帝御题七言诗一首,款署:“乙未仲夏下浣。”钤“乾隆御览之宝”等玺印10方...

    1973 金廷标 内府 石渠宝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