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范仲淹楷书道服赞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10-20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范仲淹楷书道服赞卷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范仲淹楷书道服赞卷
时代
门类 书法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044432)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范仲淹楷书道服赞卷❖图片

范仲淹楷书道服赞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范仲淹楷书道服赞卷❖简介

《道服赞》卷,宋,范仲淹书,纸本,手卷,纵34.8厘米,横47.9厘米。楷书8行。 后纸有文同、吴立礼、戴蒙、柳贯、胡助、刘魁、戴仁、司马垔、吴宽等多家题跋。钤鉴藏印:“高阳图书”、“寿国公图书印”、“东汉太尉祭酒家学”、“十六世孙主奉右胜谨藏图书”、“怀州军康记”等多方,另钤清梁清标安岐诸印,又清乾隆、嘉庆、宣统内府诸印。

此帖是范仲淹为同年友人“平海书记许兄”所制道服撰写的一篇赞文,称友人制道服乃“清其意而洁其身”之举。宋代文人士大夫喜与道士交往,“道家者流,衣裳楚楚。君子服之,逍遥是与。”穿着道服,遂成一时风气。此卷行笔清劲瘦硬,结字方正端谨,风骨峭拔。时人称此帖“文醇笔劲,既美且箴”。

此卷经《铁网珊瑚》《清河书画舫》、《清河见闻表》、《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大观录》《墨缘汇观》、《石渠宝笈·初编》等书著录。刻入明文徵明《停云馆帖》、乾隆内府《三希堂法帖》

曾经宋范氏义庄,清安岐、清内府等收藏,后归张伯驹。 1956年张伯驹夫妇将其捐献故宫博物院。


相关知识科普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吴县(江苏苏州)人。举进士第。历仕真宗、仁宗两朝,官至参知政事,为朝廷所倚重。卒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其文学成就卓著,有名篇《岳阳楼记》等。

手卷

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形式之一种,有严格而规范的装裱工艺手法。手卷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历任秘阁校理和陵州、洋州知州等职,元丰初出知湖州,未到任而死,故世称“文湖州”。工诗、词、书、画,苏轼称他为四绝。功画墨竹,主张画竹必先“胸有成竹”,对后世创作构思有积极影响。后学者众多,有“湖州竹派”之称。有《丹渊集》。

柳贯

柳贯(1270—1342年),字道传,浙江金华人。元代书法家。官翰林待制,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人称“儒林四杰”。善楷书,工篆书,妙处不减唐人。行书纵横遒逸。

吴宽

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会试、廷试均得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八年(1495年)擢吏部右侍郎。后任吏部左侍郎,改掌詹事府,入内阁,专任典诰。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礼部尚书,十七年七月卒于官,谥文定,赠太子太保。行履高洁而自守以正。工诗文,有《匏庵家藏集》。善书法,规模苏轼,自成一格,为明代著名书法家。

梁清标

梁清标(1620—1691年),字玉立,号棠村、蕉林,别号苍岩子,斋号秋碧堂,河北正定人。中国清代书画鉴藏家。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清顺治元年(1644年)授编修。官至户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精鉴赏,享誉一时。其蕉林书屋,贮图书、书画之属,有富甲海内之誉。刻《秋碧堂法帖》。另有《蕉林诗集》《蕉林文稿》《棠村词》等行世。

安岐

安岐(1683—1745年以后),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先世为朝鲜人,后入八旗籍,居天津。其父是康熙年间津门大盐商,家资甚富。安岐酷嗜古今书画名迹,在津建沽水草堂,书斋名古香书屋,中贮历代名家翰墨,一时有“收藏之富,甲于海内”之誉。乾隆七年(1742年)60岁时,他将积累数十年之书画札记汇成一帙,共六卷,名《墨缘汇观》。其藏品后多归入乾隆内府。主要鉴藏印有“仪周鉴赏”、“安岐之印”、“安氏仪周书画之章”、“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等。

内府

职官名,见《周礼·天官》,执掌贡赋货藏,以供邦国之用。后泛指皇家府库或宫廷。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又称“王右军”。他早年以卫夫人(铄)为师,草书学张芝,正书则取法钟繇,又博览秦汉篆隶碑刻名迹,自出机杼,创出妍美流变的书体,取代了以往古拙质朴的书风,自成一家。评者谓其草书浓纤折衷,真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媚劲健,千变万化,而体势自然。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贡献,对日本书法界也有深刻影响.有“书圣”之誉。所书《兰亭序》尤脍炙人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传世唐代摹本有《兰亭序》《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寒切帖》《平安何如奉橘》三帖、《上虞帖》等,刻本有《乐毅论》《十七帖》以及唐僧怀仁集王书的《圣教序》等。

《铁网珊瑚》

《铁网珊瑚》,明赵琦美编,约成书于弘治、正德年间。书中著录古今书画名迹,分“书品”十卷、“画品”六卷,按时代记录每件作品的款识和题跋文字,除个别作品外,一般无考证。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明代张丑撰。张丑(1577—1643年),字叔益、青父,号米庵,昆山(今属江苏)人。精鉴赏,富收藏。书名“清河”取自张丑的郡望所在地清河(今属江苏);“书画舫”取自宋代黄庭坚诗“米家书画船”一句。此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体例仿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以朝代为序编排,朝代之下列书、画家人名,人名下列其作品名。书中记述了张丑所藏、所见三国至明中期的书法49件、绘画115幅,抄录了有关这些书画藏品的诗文、题跋、印记等。同时,附有作者公正严谨的点评论证,是明代重要的美术史著作之一。

《式古堂书画汇考》

六十卷,清卞永誉编著。分《书考》、《画考》,著录其目见之清代以前的法书、名画。是书淬取著录书画诸体之长处,又分门别类,先纲后目,先总后分,先本文而后题跋,先本卷而后征引他书,辨其源流,别其真赝,考究详明。又用大小字体、眉注圈识分别正文与外录,条理井然,眉目清楚。自魏晋以来而迄清康熙时所传世之书画于此大备。书画之前有《书评》、《书旨》及《论画》,辑录诸家画论。此书著录宏富,尽管间有谬误,仍不失为一部考据精备之作。

《平生壮观》

清代鉴赏家顾复编纂。顾复,字来侯,自号方泾上农,明末遗民。《平生壮观》著录作者所见书画,全书十卷,其中法书五卷,绘画五卷。以时代顺序简录,各件略加评论,辨其真伪,但有误记印记多处。成书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前有徐乾学序及自序。

《大观录》

二十卷,清代吴升编著。吴升,字子敏,吴县(今属江苏)人。自幼雅好古物,尤精于鉴赏书画。此书前九卷著录法书,自三国魏起至明代止,记有每件作品的书写字数、行数及本文;第十卷为《元明贤诗翰姓氏》,录有元、明时期最著名的法书家小传;第十一卷至二十卷著录自东晋至明代的名画,详尽地描述画面,记录款识、题跋,并加以客观的评论。书前有宋荦及翁方纲序。

《墨缘汇观》

中国书画著录书。清安岐编著。正编四卷,法书、名画各二卷;续编二卷,法书、名画各一卷。正编法书著录始自三国魏钟繇《荐季直表》、西晋陆机《平复帖》,止于明代董其昌;名画著录始自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隋展子虔《游春图》,止于明代董其昌。记载作品内容、纸绢,摘录题识、印章。所录宋代以前之画颇多考订。间有论及画家之笔墨或画法特色,可资鉴别真赝。续录一卷名画始自晋顾恺之书《洛神赋》并图卷,而迄明陆治《种菊图》止,凡121种,亦多名品。续编仅载标题,略记大概。两编所收书画大都为著者自藏,间有求售而未购之物。是书鉴裁精审而有卓见,颇资参考。

石渠宝笈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显,父文林曾任温州永嘉知县。他幼习经籍诗文,喜爱书画,文师吴宽,书法学李应祯,绘画宗沈周。少时即享才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然在科举道路上却很坎坷,从弘治乙卯(1495年)26岁到嘉靖壬午(1522年)53岁,十次应举均落第,直至54岁才受荐以贡生进京,待诏翰林院。三年中目睹官场腐败,一再乞归,57岁回归故里,潜心诗文书画。绘画兼善山水、兰竹、人物、花卉,尤精山水。早年师事沈周,后致力于赵孟頫、王蒙、吴镇三家,自成一格。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绘画上与沈周共创“吴门画派”,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书法上与祝允明、王宠并誉为“吴中三家”。 文徵明是继沈周之后的“吴门画派”和文坛的领袖,门人、弟子众多,对当时和后世影响巨大。

《三希堂法帖》

清乾隆皇帝将东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三件珍贵书迹贮藏于养心殿西暖阁,颜曰“三希堂”。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皇帝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户部尚书蒋溥等人,将内府所藏历代法书名迹刻石,共三十二卷,称“三希堂法帖”,该帖摹刻精良,卷帙浩繁,堪称清内府所刻丛帖中的翘楚。刻石现藏北海阅古楼。

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年),名家骐,字丛碧,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工诗词书画,对戏剧也有很深的研究。1918年毕业于袁世凯混成模范团骑兵科,毕业后任武军全军营务处提调、陕西督军公署参议,后任天津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华北文法学院教授、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北平美术分会理事长。建国后任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北京市政协委员。曾创办古琴研究会、北京书法研究会,任会长。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62-1966年任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1972年被聘为中央文史馆馆员。1982年2月26日病逝于北京。张伯驹早年即喜收藏,所藏法书名画甚众,多为旷代绝品。他在收藏了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和唐杜牧《张好好诗》卷后,遂以游春主人、好好先生为号。为了收集这些旷世巨迹,他不惜变卖家产,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建国后将藏品捐献给国家,大部分入藏故宫博物院。作为一代收藏大家,张伯驹先生于书画方面也有很高的修养,长于折枝花卉的创作,书法则自具个人的独特风貌。著有《秋碧词》、《红毹纪梦诗注》等书。逝世后,后人整理出版有《洪宪纪事诗三种》、《张伯驹词集》、《春游琐谈》及《张伯驹、潘素书画集》等书。

相关文章

  • 陆广楷书诗简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陆广楷书诗简帖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诗简帖》,元,陆广书,纸本,册页,纵29.7厘米,横32.4厘米,楷书,18行。《诗简帖》释文(略)帖上钤有项元汴、孙承泽、安岐、完颜景贤、何厚琦、赵叔彦、张爰、谭敬诸家印记。这两首诗并信笺是写给“克用先生”即虞堪的。虞堪是南宋名相雍国公虞允文的八世孙。虞雍公曾有古剑一柄,为人叹赏,陆广第一首诗就是咏这把剑的,同时追忆虞雍公对社稷朝廷的忠勤业绩。元代文人杨...

    1054 陆广 册页 诗简帖释文 项元汴 孙承泽 安岐 完颜景贤 虞堪
  • 徐渭草书七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徐渭草书七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律诗》,明,徐渭书,纸本,立轴,纵209.2厘米,横64.4厘米,草书,4行,73字。释文:春园细雨暮泱泱,韭叶当篱作意长。旧约隔年留话久,新蔬一束出泥香。梁尘已觉飞江燕,帽影时移乱海棠。醉后推敲应不免,只愁别驾恼郎当。醉守经海棠树下,时夜禁欲尽,天池山人渭。本幅钤印“天池山人”、“青藤道士”,迎首钤“公孙大娘”。收藏印有“虞山张蓉镜鉴藏”、“梦禅”、“...

    1628 徐渭 海棠 引首 虞山
  • 文徵明行书张梅雪寿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文徵明行书张梅雪寿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梅雪寿诗》轴,明,文徵明书,纸本,行书,纵137厘米,横67.3厘米。款署“前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修国史、长洲文徵明书”。钤“文徵明印”白文印、“惟庚寅吾以降”朱文印。鉴藏印钤“承瀚珍赏”白文印、“汪瀚鉴藏”朱文印。  此幅为七言律诗一首,书学张旭、怀素体,运笔遒劲流畅,笔法恣肆,跌宕起伏富有节奏,具晋唐书法的风致。本幅自称“前翰林院待诏、将仕佐郎兼修...

    1762 文徵明 张旭 怀素
  • 黄慎草书五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黄慎草书五律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草书五律诗》轴,清,黄慎书,纸本,纵166.9厘米,横84.6厘米。释文:梅花三十樹,數畝草堂分。竟日無來客,關門理舊文。罄瓶防夜凍,酒待朝醺醺。堤上閑叉手,風生水面紋。草亭飛萬竹,苔蘚上平欄。曉月鴉聲落,秋香蝶夢殘。酒連今日病,衾破舊時寒。歸計鄱陽水,相思十八灘。句吳有才子,衰鬢走長安。地自南來暖,天從北去寒。關河乍相見,風雨別尤難。我亦羈棲者,空教惜羽...

    934 黄慎
  • 陈奕禧行书七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陈奕禧行书七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七绝诗》轴,清,陈奕禧书,纸本,行书,纵129.5厘米,横50.2厘米。释文: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鞦韆。奕禧。作品书写李商隐诗《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陈奕禧书取法晋人,功力精湛,加之学养深厚,故小楷精稳,大字沉着浑融,风度优雅。清人王士祯评陈奕禧书品时称“只为胸中多几百卷书耳”,道出了陈香泉书法的魅力所在。此作线条...

    623 陈奕禧 王士祯
  • 苏轼行书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帖合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苏轼行书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帖合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新岁展庆、人来得书帖》合卷,北宋,苏轼书,纸本,行书,前帖纵30.2厘米,横48.8厘米,后帖纵29.5厘米,横45.1厘米。《新岁展庆帖》释文:轼启:新岁未获展庆,祝颂无穷,稍晴起居何如?数日起造必有涯,何日果可入城。昨日得公择书,过上元乃行,计月末间到此,公亦以此时来,如何何如?窃计上元起造,尚未毕工。轼亦自不出,无缘奉陪夜游也。沙枋画笼,旦夕附陈隆船...

    1930 苏轼 上元 董其昌 项元汴 安岐 陈慥 李常 墨缘汇观
  • 王文治行书题画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王文治行书题画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题画诗》轴,清,王文治书,纸本,行书,纵132厘米,横40.3厘米。释文:蕉荫欲拂云千尺,蕙芷能含露一苞。晓起许多清润意,半归叶底半花梢。题画近作。梦楼王文治。款署 “梦楼王文治”,钤“王文治印”、“曾经沧海”白文印2方。引首钤“柿叶山房”朱文印。此轴书自作题画诗一首,风度瘦劲流美,颇具王氏特有的笔墨神采与飘逸的韵致。...

    1085 王文治 引首
  • 米芾诗牍册·行草书盛制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米芾诗牍册·行草书盛制帖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盛制帖》页,北宋,米芾书,纸本,行草书,纵27.4厘米,横32.4厘米。释文:盛制珍藏荣感。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天启亲。此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小行草笔势飞动,形态曼妙;“天启亲”三大字则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充分表现了“刷字”的艺术特色。署款用“黻”而未用“芾”字,可证作于米氏41岁之前。本幅钤...

    392 米芾 项元汴 梁清标 王鸿绪 董其昌
  • 张瑞图行书五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张瑞图行书五绝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五绝诗》轴,明,张瑞图书,纸本,立轴,纵172.7厘米,横43.5厘米。行书,2行。释文:“与君青眼尽,共有白云心。不向东山去,旦旦春草深。瑞图。”本幅款钤“张长公”、“瑞图”印2方,迎首钤“文学侍从之臣”印。收藏印钤“固始张氏镜菡榭嗣主玮审定续考”、“志仁历史文物馆藏”。 此轴书法从钟、王入手,笔势生辣,点画纵横,坚实劲挺,虽为行书而折笔侧入,形体尖锐,...

    698 张瑞图 引首 秦祖永
  • 汪承霈行书帖跋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汪承霈行书帖跋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帖跋》扇页,清,汪承霈书,纸本,纵15.5厘米,横46.3厘米。释文:“醇白之士曰陇西辛晃,锐业班汉,颛门名家。十五而志学克明,五十而励精益懋。拳拳不失,慕回也之服膺;衮衮可听,同茂先之善说。夫其发凡举例,晃序言之已详。惜乎困于缣缃,不获缮写。”钤“上溪”、“笔禅”印二方。“河声如吼,终日屏息,非得此卷时时展玩何以解日,盖日数十舒卷,所得为不少矣。廿二...

    1626 汪承霈 汪由敦 馆阁体
  • 梁诗正行书元人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梁诗正行书元人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元人诗》轴,清,梁诗正书,纸本,行书,纵129厘米,横56.8厘米。释文:每忆城西路,曾来好画亭。兰花经雨白,野竹入云青。波影浮春砌,山光扑昼扃。褰衣对萝薜,凉月照人醒。元人一律。梁师正。款署 “梁诗正”,钤“梁诗正”白文印、“薌林”朱文印。引首钤“十二楼前侍从印”朱文椭圆形印。此幅书元王士熙《题玩芳亭五首》之一。梁诗正书法初学柳公权,后参以赵孟頫、文徵明...

    1179 梁诗正 引首 柳公权 赵孟頫 文徵明 颜真卿 李邕
  • 玄烨行书五古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玄烨行书五古诗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书五古诗》轴,清,康熙书,纸本,泥金,纵123厘米,横54厘米。释文:乾坤名转盛,千秋独此心。自觉吾曹外,宁别有知音。钤“康熙宸翰”、“敕几清晏”二款印,迎首章钤“渊鉴斋”。另钤“宝笈三编”、“石渠宝笈所藏”两方鉴藏印。此作笔法婉转虚和,风度舒展飘逸。想来康熙皇帝在挥洒翰墨之际,心情颇为轻松,故运笔格外流畅自如。清圣祖康熙皇帝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皇帝第...

    1936 泥金 宸翰 渊鉴斋 石渠宝笈 董其昌
  • 朱耷行楷书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朱耷行楷书轴 - 故宫书法类藏品

    《行楷书》轴,清,朱耷书,纸本,行楷,纵151.5厘米,横57.5厘米。释文:壬申四月既望,题熊子璧本北兰寺记。云叙事磅礴,以故拈题处硬于曾书自之文,记则曰奉引可著到也,书正之。洁老年翁。八大山人。”钤“个山”、“八大山人”印。此书写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是作者67岁寓居北兰寺时所作。朱耷一生坎坷,性格倔强,行为怪僻。54岁时,官府曾慕名“延请...

    728 朱耷 八大山人 颜真卿
  • 陆士仁四体千字文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陆士仁四体千字文卷 - 故宫书法类藏品

    《四体千字文》卷,明,陆士仁书,纸本,手卷,纵26.6厘米,横230厘米,176行。《四体千字文》是用篆、隶、草、楷四种书体所书,自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始书,至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完成,历时3年。本卷篆书于1614年秋书成,款署“万历甲寅秋七月十有二日,陆士仁篆书”,钤“承湖”、“文近”印2方。隶书于1615年夏书成,款署“万历乙卯岁夏四月二十...

    678 陆士仁 手卷 文徵明
  • 文徵明草书旧作二首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文徵明草书旧作二首扇页 - 故宫书法类藏品

    旧作二首扇页,明,文徵明书,纸本,草书,纵18.1厘米,横53厘米。释文:久客念当归,何待秋风生。黄花有佳色,青山无俗情。是间有真乐,悠悠空令名。履道心神融,驰劳情意凿。是非两悠悠,大梦谁当觉。陶翁终已久,畴须问今昨。款署:“旧作二首,闲录一过,戊戌八月晦日,徵明”。印“文徵明印”白方、“徵仲”朱方。此书录文徵明自作诗《归来堂》和《今是亭》两首,载《文氏五家...

    1132 文徵明 张旭 怀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