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13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62361)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图片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底款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简介

黄地金八喜五彩百蝶纹奓斗,清同治,高8.3厘米,口径8.4厘米,足径5.9厘米。

奓斗敞口,圆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内施白釉,外通体黄釉色地,上彩绘各种蝴蝶纹饰,中间插金彩“喜”字。上下以描金 弦纹做边饰。底白釉红彩书“同治年制”4字楷书款。


相关知识科普


五彩

彩瓷品种之一。“五彩”意为多彩,且一般来说,其中必含红彩。在已高温烧成的白瓷或已绘局部图案的青花瓷上以红、绿、黄、紫、黑、蓝等彩描绘图案纹饰,再经彩炉低温烧成。再配以其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生产工艺之不同,通常人们将五彩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两大类。

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时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三色为多,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称青花五彩。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金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釉上五彩成为彩瓷的主流。自雍正朝始,粉彩盛行,五彩只作为仿古瓷少量生产。五彩烧成温度略高于粉彩,不如粉彩般有柔软感,故又称“硬彩”或“古彩”。

奓斗

奓斗,卫生用器,最早可能追到汉代。元代文献“吐盂”与“吐壶”同见,奓斗或指吐盂。

黄釉

低温黄釉瓷器创烧于明洪武时的景德镇官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以“黄”与“皇”谐音,故以黄色象征皇家的尊贵,黄色瓷器亦只限于御用。黄釉瓷器均采用两次烧成,即先高温烧成涩胎或素白瓷,然后施黄釉,再入窑经850-900℃烘烧而成。由于黄釉瓷器常以浇釉法施釉,故有“浇黄”之称。对于颜色娇嫩如鸡油者,人们又称之为“娇黄”或“鸡油黄”。统观历史上的黄釉瓷器,以明弘治朝之产品最受称道,被视为黄釉瓷器的典范。其釉面光洁,釉色浅淡娇嫩。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诸多弘治黄釉瓷器来看,其呈色几无差异,表明当时黄釉瓷器烧造技术之娴熟。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弦纹

古器物上最简单的传统纹饰,在青铜器上呈现为凸起的横线条。大多数情况下,弦纹是作为界栏出现的。在陶瓷等器物上亦有专用弦纹装饰者。

相关文章

  •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花蟠螭缠枝花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花蟠螭缠枝花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乾隆御制诗印花蟠螭缠枝 花卉纹洗,北宋,高4.3厘米,口径18.4厘米,足径11.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洗敞口,弧壁,圈足。通体施白釉,釉色温润,局部形成泪痕状垂流。口沿无釉,镶有铜扣。外壁光素无纹,内印花装饰,内底印双螭纹,内壁印回纹、缠枝花纹各一周。盘外底錾刻乾隆御题《咏定窑盘子》诗:“越器出庐奴,七言曾咏苏。巧轮今冶矣,朴副古多夫。哆口铜平锁...

    1772 定窑 印花 缠枝 花卉 泪痕 螭纹 回纹 錾刻
  • 三彩舍利匣 - 河南博物院陶器
    三彩舍利匣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北宋咸平元年高47.3厘米,底边长33.2厘米1966 年新密市法海寺地宫出土 新密市法海寺塔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为七级密檐式石塔,毁于文革期间。此件“咸平元年”款三彩舍利匣为塔内地宫所出。舍利为佛祖及高僧圆寂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物或骨烬。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圆寂,尸骨炼成八万四千个舍利子,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以五金七宝铸成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分布...

    256 陶器 三彩舍利匣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青花五彩锦鸡牡丹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五彩锦鸡牡丹纹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牡丹纹尊,清顺治,高35.3厘米,口径12.5厘米,底径12厘米。尊唇口外撇,短颈,溜肩,筒形腹,平底内凹。通体青花五彩装饰。颈部绘山石花卉纹。腹部绘雉(zhì音志)鸡牡丹纹,画面中一轮红日挂在天边,岩石上立一长尾锦鸡,周围盛开朵朵牡丹、玉兰,花繁叶茂,几只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外底素胎无釉。无款识。此瓶造型古朴厚重,施彩丰富,具有中国传统花鸟画的特色。此种瓶式...

    365 青花 五彩 锦鸡 花卉
  • 斗彩瓜蝶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瓜蝶纹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瓜蝶纹瓶,清嘉庆,高36厘米,口径8厘米,足径10.5厘米。瓶撇口、长颈、圆腹、圈足。通体斗彩绘瓜蝶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瓜蝶纹取自“瓜瓞”的谐音,《诗经》里有“,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的句子,因为瓜初生常小,但其蔓不绝,至末而后大也,所以用“瓜瓞”比喻子孙繁衍,相继不绝。...

    367 斗彩 缠枝 青花 诗经 绵绵瓜瓞
  • 黄地粉彩百蝶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百蝶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百蝶纹奓斗,清同治,高9厘米,口径8.7厘米,足径5.2厘米。敞口,圆腹,圈足。造型小巧秀丽。内施白釉,外以黄釉为地,彩绘各种蝴蝶纹饰。奓斗是宫廷宴席桌上盛装骨刺的用具。据记载,早在元代就开始使用这种器具了。在同治大婚礼用器中,奓斗是同碗、盘、酒盅这些餐具成套生产的,说明当时婚宴用瓷之讲究。以蝴蝶作为吉祥图案,除色彩斑斓外,也在于“蝶”与“耋”的谐音...

    457 粉彩 奓斗 黄釉 吉祥图案
  •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德化窑双耳三足炉,明,捐献自蔡流轮。...

    2001 德化窑
  • 素三彩渔夫捕鱼图长方几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素三彩渔夫捕鱼图长方几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渔夫捕鱼图长方几,清康熙,高7.5厘米,面纵23.5厘米,面横13.5厘米,足纵17.7厘米,足横11.5厘米。几面呈长方形,下有四长条形戗,戗四角下承以四条腿。几面以素三彩绘渔家乐图,画面中有的渔夫在捕鱼,有的在往鱼篓里装鱼,呈现繁忙的景象,周围山岭重重,亭台高耸,树木林立,一行大雁在空中飞行。戗面绘冰梅纹。足两侧绘变形夔龙纹,足心均有一孔。通体施彩以绿、...

    1951 素三彩 冰梅纹 夔龙 龙纹
  •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红斑花瓣式碗,宋,高4.8厘米,口径9.5厘米,足径3.5厘米。碗呈花瓣状。口内敛,器里凸起、器外凹进10条棱线,将碗自然分成十花瓣形,圈足。通体釉色为天蓝色,其上显现几块紫红斑块,上有铁质斑点结晶。此碗造型别致,宛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妩媚多姿。蓝、紫相间的釉色,又如同天空中飘浮的彩云。我国的瓷器在宋以前多以单一的做装饰,钧红的烧制成功则开创了一个新境界...

    1321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青釉
  •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清光绪,通高8.8厘米,口径11厘米,足径4.4厘米。碗圆盖,抓钮,口微撇,弧腹,圈足。以粉彩为饰,盖口沿涂金线一周,碗内壁施白釉,盖面及碗外壁施绿釉,其上绘飞鸟和花卉纹。盖钮里及碗外底以红彩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楷书款。此碗是在翠绿色地上用紫、黄、草绿、深绿色描绘花纹,十分别致。图案与光绪元年(1875年)和二年(1876年)生产的大雅...

    1383 粉彩 花卉 大雅斋
  •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萱草纹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花 萱草纹洗,金,高2.2厘米,口径12.9厘米,底径12.1厘米。洗敞口,浅弧壁,平底。通体内外施牙白色釉,釉质温润,口沿无釉。内底刻划一折枝萱草,花瓣舒展,叶片卷曲,线条婉转流畅,整个图案显得简洁洒脱。萱草纹是定窑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之一,多见于盘、洗、碗、瓶等器物上。装饰手法多样,不仅有刻花,还有印花、划花等。...

    726 定窑 刻花 萱草 折枝 印花 划花
  • 青釉褐彩鸡首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褐彩鸡首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 褐彩鸡首壶,东晋,口径5.5厘米,高15.4厘米。壶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俗称“鸡首壶”。肩部两侧有桥形系,并有一弧形柄连接口沿。通体施青釉,壶口与鸡首处点缀褐彩,有画龙点睛之妙。鸡首壶始见于西晋,与羊首壶同类。早期壶的流口多为实心,不能出水。至东晋时期,流口疏通,成为这一时期南方的主要日用瓷器之一。...

    306 青釉 褐彩 桥形系
  • 龙泉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炉,明天启,高28厘米,口径27.5厘米,足径22厘米。香炉筒式,直腹,下承三足,底出脐。通体施龙泉青釉,釉色深沉,釉面开片较大,脐底刷一层酱色的护胎釉。外壁一面暗刻两朵折枝 花卉;一面暗刻长方形开光,开光内暗刻铭文:“处州府龙泉县北隅柴□社供奉,弟子杨思礼、妻王氏、金娘,喜造炉、屏壹副,献奉保福寺天台普陀山观音佛母娘娘位前,祈保夫妻诺老,子孙昌盛,家门...

    1389 青釉 开片 折枝 花卉 开光 观音 龙泉窑 缠枝
  • 青花折枝月季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折枝月季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折枝月季纹碗,明永乐,高5.9厘米,口径11.1厘米,足径4.6厘米。清宫旧藏。碗撇口,弧壁,圈足。通体青花纹饰。碗心双圈内饰勾莲纹,里口沿饰忍冬纹,外壁饰折枝山茶花纹。纹饰简洁、清新而明快。...

    1806 青花 折枝 勾莲 勾莲纹 忍冬纹
  • 水榭楼台乐舞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水榭楼台乐舞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汉代高130厘米,长38厘米,宽36 厘米灵宝市张湾3号汉墓出土...

    1645 陶器 水榭楼台乐舞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 杂剧舞蹈砖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杂剧舞蹈砖俑 - 河南博物院陶器

    元代(公元1271──1368年)        1973年河南省焦作市西冯封出土        高40厘米          以泥质灰陶塑成。头戴荷叶笠帽,耳后有双瓣垂髻,身穿方领窄袖长袍,左胯系如意形垂饰,四肢作舞蹈表演状。...

    807 陶器 杂剧舞蹈砖俑 河南博物院藏品 河南博物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