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8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故00143128)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图片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双鱼水波纹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简介

景德镇青白釉双鱼碗,宋,高5.9厘米,口径18厘米,足径6.8厘米。

碗敞口,口沿因覆烧形成较宽的芒口,斜腹壁,圈足。通体施青白釉,釉色青中透白。内壁六条线出筋,碗心处刻划双鱼水波纹,刀法犀利流畅。外壁光素。

此器造型规整,胎体轻薄,釉色光润。盘心所刻划的两条小鱼在青色的釉面衬托下仿佛在清澈的湖水中游弋嬉戏,形态自然逼真,艺术感染力极强。

景德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创烧于五代,主要烧白瓷青瓷。宋代该窑的制瓷技术更趋成熟,规模与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元明两代不断出现创新产品,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青白瓷,因釉色介于青白之间,白中闪青,青中闪白,故名,是景德镇湖田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釉色品种。因青白釉的釉质中含有微量的铁质,釉色白中泛青,釉层细薄晶莹,具有温润如玉的艺术效果,成为南方青白瓷中的一枝奇葩。江西九江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纪年墓出土的青白釉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白瓷品,因其质感如青白玉,胎质细洁,釉色青莹,光照见影,故晚清以后又称之为“影青”。南宋词人李清照《醉花荫》中有“玉枕纱厨”之词句,“玉枕”即指色质如青玉一样的青白瓷枕


相关知识科普


景德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原名新平,因地处昌江东南,故又名昌南镇,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年)改称景德镇,以皇帝年号名。景德镇地处群山环抱之中,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历史上曾以瓷、茶而闻名中外。瓷、茶并茂,工商辐辏,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曾与湖北的汉口镇、广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镇。文献记载景德镇制瓷始于汉代,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瓷窑遗址为五代时期。明、清以来,随着历朝皇帝在景德镇设御器(窑)厂,专门烧造宫廷用瓷,带动了民营瓷业的发展和繁荣,于是,天下至精至美之瓷器莫不出于景德镇,景德镇也因此博得“瓷都”之美誉。

青白釉

其为景德镇窑在北宋初中期独创的品种。青白釉釉质含铁量低,釉色白中泛青,青中闪白,介于青、白二色之间,故称青白釉。除景德镇外,安徽、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烧青白釉瓷器的窑场。

覆烧

瓷器装烧方法之一。将器物口沿向下覆置于支圈组合窑具内。用覆烧法不仅提高了产量,还克服了器物容易变形的弱点。但由于覆烧出现了芒口(口沿无釉),所以文献中有定窑“白瓷有芒不堪用”的记载。为了弥补芒口这个缺陷,遂在芒口处镶金、银、铜质的边圈。据《吴越备史》记载:“太平兴国五年九月十一日,王进朝谢于崇敬殿,复上金装定器二千事,水晶玛瑙宝装器皿二十事。”此处之“金装定器”,即指这类镶金口的定窑瓷器。

芒口

定窑瓷器特征之一。系对瓷器口部因刮去釉层而露出毛涩胎骨的称谓。形成芒口的原因主要是采用某些装烧方法所致,如对口烧、覆烧等,为防止器物之间或器物与窑具相粘连,口部就不能有釉。

口沿无釉会使器物显得不雅观,于是,人们就在器物口边包镶金、银、铜等制成的薄片,称之为“釦”。

白瓷

青瓷和白瓷的区别在于胎釉中含铁量的多少,如果含铁量下降到1%以下,就能烧成白瓷。成熟白瓷的出现大约在隋代,它比青瓷的出现晚约四百年。白瓷的烧制成功标志着制瓷工艺的进步,它为元、明、清彩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青瓷

即指成熟的青瓷器。因釉料中含有一定的铁元素,经高温烧制后,呈青绿色或青黄色,所以称为青瓷。成熟青瓷烧成于东汉时期,浙江是我国青瓷的发源地。东汉晚期窑址出土的青瓷。质地致密,透光性好,吸水率低,系用1260℃—1310℃高温烧成;器表通体施釉,胎釉结合牢固;釉层透明,莹润光泽,清流淡雅,秀丽美欢。这说明东汉时期的青瓷,已经具备了成熟瓷器的各种条件。从东汉起,历经六朝,唐宋以至明清各个时期,青瓷始终盛烧不衰。并涌现出各个朝代的名品佳作。

青白瓷

宋代景德镇地区烧制的一种瓷器品种。其胎体坚致,釉质细薄,迎光透影,釉料中铁元素含量约1%,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泛青,故称青白瓷。宋元时期青白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庞大体系,并曾作为外销瓷运往世界各地。

湖田窑

湖田窑是宋、元、明时期景德镇的一处著名瓷窑,其遗址位于今景德镇市东南竟成乡湖田村,遗址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考古发掘证明,其在五代主要烧造青瓷和白瓷,宋代创烧青白瓷,元代主要烧造卵白釉瓷、青花瓷、釉里红瓷、青白瓷等,明代以烧造青花瓷为主。特别是其在宋代所首创的青白瓷,代表了当时青白瓷烧造的最高水平,若用“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来形容,恰如其分。

瓷枕

瓷枕始烧于隋代,从唐至清各代均有烧造。瓷枕最初以脉枕的形式出现,以后逐渐演变成寝具,有清凉沁肤、爽身怡神、“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作用。所以富贵贫贱无不喜好,连皇宫中也多用之。南宋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句。

相关文章

  • 紫砂百果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百果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百果壶,清乾隆,高14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2.2厘米。 壶身圆形,其上以雕塑的百果巧妙地组成流、柄、盖、足等。盖面、盖钮为倒置的香菇,肩部贴塑花生、瓜子、云豆、枣、莲子等坚果,流为藕节,柄为菱角,近底处贴塑荔枝、莲子、核桃、莲蓬等,其中核桃、莲蓬、慈姑三枚果实较大,构成三只足,底心装饰一小花形假托足。整个壶身由十几种果实装饰,果实形态逼真,可见乾...

    1991 陈鸣远
  • 定窑白釉刻划花莲瓣纹“官”字款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莲瓣纹“官”字款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划花 莲瓣纹“官”字款盖罐,五代,高6.7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4.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罐敛口,鼓腹,圈足,顶带钮盖。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及盖面刻划莲瓣纹,底有“官”字刻款。五代时期,定窑白瓷造型比晚唐增多,制作也更加精致,并开始出现简单的刻划花纹。刻花和划花是在半干的坯体表面分别以竹、木、铁质的刀具或锥子、篦子,雕刻或浅划出图案花纹,...

    297 定窑 划花 莲瓣纹 盖罐 白瓷 刻花
  • 青花缠枝花卉纹出戟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缠枝花卉纹出戟尊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 缠枝 花卉纹出戟尊,高21.7厘米,口径15.3厘米,足径10.6厘米。尊撇口,长颈,圆腹,圈足外撇,颈、腹、足两侧分别出戟。内口沿绘蕉叶纹,外颈及腹部绘缠枝牡丹,足部上饰变形蝠纹,中间饰如意云头纹,底层为缠枝花瓣纹。出戟尊仿铜器式样烧制,宋代钧、官二窑均有此类制品,明代青花承袭这一传统造型,自明中期至万历时期烧造数量大为增多,造型变化也最明显。...

    639 青花 缠枝 花卉 出戟尊 出戟 蕉叶纹
  • 青花松鼠葡萄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松鼠葡萄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松鼠葡萄纹碗,清光绪,高11.2厘米,口径22.3厘米,足径8.8厘米。碗口微撇,圈足。外壁通景以青花绘松鼠葡萄纹,葡萄枝叶繁茂,松鼠穿跃其间。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双行六字款。此器青花青翠艳丽,纹饰饱满生动,为光绪官窑仿清初康熙官窑的佳作。...

    452 青花 葡萄纹
  •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花口花盆,清,高37.5厘米,口径57.5厘米,底径34厘米。盆花口,颈、腹、圈足随形,凸凹有致,如同花瓣。颈部外撇呈喇叭状。底中心有一出水孔。深栗色砂泥,泥质细腻,包浆光润。此盆造型硕大,丝毫没有歪塌变形,十分难得。...

    1617 宜兴窑 花盆
  • 宜兴窑紫砂胎描金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描金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描金泥绘烹茶图题乾隆御制诗文执壶,清乾隆,高15.8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5.9厘米。壶体呈圆筒形、短颈、长弯流、耳形柄、圈足。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钮。通体在黄粉色的砂泥上施朱红色陶衣,从其班驳的磨损处可见点点粉色胎泥。壶腹一面饰委角长方形开光,内题乾隆皇帝御制诗《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七言诗:“溪烟山雨相空濛,生衣独做杨柳风。竹炉茗椀泛清濑,...

    580 描金 内廷 印花
  •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芦雁纹六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芦雁纹六方茶叶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胎泥绘芦雁纹六方茶叶罐,清乾隆, 高16.2厘米,口径4厘米,足径4.7厘米。罐体呈六方形,附伞形盖,盖顶置钮,盖、钮、足皆为六方形。斜弧腹、唇口、短颈、圈足。朱红色砂泥。腹部六面绘通景芦雁纹,碧波粼粼的湖面上簇簇芦苇在微风中摇弋,一群大雁飞临水面,分别作飞、鸣、食、宿状。整幅画面用细润的泥浆堆绘而成,画面微微凸起,富有立体感。芦雁纹是中国文人画常...

    250 宜兴窑 文人画
  •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腰圆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白地黑花婴戏纹腰圆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磁州窑 白地黑花 婴戏纹腰圆枕,宋,高10.4厘米,长29.9厘米,宽22.5厘米。枕面前低后高。通体施白釉,枕面及枕侧以黑彩装饰。枕面边框以双线勾勒弦纹及如意形开光,弦纹与开光间饰四组卷枝纹。开光内绘婴戏主题图案,两个婴孩相对站立,其中一孩儿头上落一只小鸟,孩儿惊愕不已,另一孩儿作兴奋状,欲上前捕捉小鸟。枕侧绘简单的花草纹。  在磁州窑器物装饰以婴戏为题材...

    1356 磁州窑 白地黑花 婴戏纹 开光 弦纹 瓷枕
  • 粉彩籁瓜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籁瓜纹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粉彩籁瓜纹碗,清嘉庆,高5.9厘米,口径11.0厘米,足径4.5厘米。清宫旧藏。碗内外及圈足以内均施白釉,自外壁向内壁以粉彩描绘过枝籁瓜、竹子。图案枝叶相属、不间断,俗称“过枝花”。碗内外图案空白处各绘一只蝴蝶。外底署青花篆体“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

    649 粉彩 青花
  •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 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清道光,高9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9.9厘米。壶身呈筒式、平盖、高钮、短流、曲柄、圈足。紫红色砂泥,质感细润。壶身一面描金行书“平台留小啜,饮味待回春。”落款“乙未冬日,松岑先生大人清玩。介峰。”另一面描金彩绘山水楼阁。底镌刻篆书“杨彭年制”四字印章款。乙未年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金彩装饰紫砂茗壶是清初以来为满...

    1207 宜兴窑 杨彭年 描金
  •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乾隆款仿朱漆菊瓣式盘,清乾隆,高3.4厘米,口径16.8厘米,足径9.9厘米。盘敞口、浅腹、圈足。盘呈菊瓣形,盘内及外壁均施仿朱漆釉。外底为仿黑漆地,署金彩楷体“大清乾隆仿古”六字三行款。内底微凸起,以金彩题乾隆御制诗:“吴下髹工巧莫比,仿为或以旧还过。脱胎那用木和锡,成器奚劳琢与磨。博士品用谢青喻,仙人颜侣晕朱酡。事宜师古宁斯谓,拟欲摛吟愧即多。乾隆甲午御...

    563 博士 雕漆 黑漆描金 描金 嵌螺钿 螺钿
  •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五彩十二月花卉纹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杯一套由12 件组成。均撇口、深弧腹、圈足。内、外和圈足内均施白釉,足端无釉。胎体轻薄,釉面光亮。外壁一面以青花 五彩装饰,描绘代表12 个月中某个月的花卉,另一面题写与花卉相对应的诗句。分别为:一月,迎春花,题“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二月,杏花,题“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三月,桃花,题“风花新社燕,时节旧春农”;四月,牡丹花,题“晓艳远分金...

    302 五彩 花卉 青花 桂花
  • 钧窑天蓝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钧窑天蓝釉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天蓝釉碗,金,高8.2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5.7厘米。碗敛口,深弧壁,圈足。通体及圈足内均施天蓝色釉,足底无釉。钧窑地处今河南省禹州市,在宋、金对峙时期这里属于金代统治范围。此碗在碗形、釉色、底足处理等方面与典型的宋代钧窑有一定差异,或为金代钧窑制品。...

    458 钧窑 天蓝釉 蓝釉
  • 三彩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三彩盖罐,通高23.5厘米,口径12.8厘米,足径12.8厘米。罐口微撇,短颈丰肩,肩下渐收至底,平底圈足。罐盖尖顶,出边,直口,盖与罐口不吻合,略小于罐口。罐口施黄釉,罐身施釉不到底,以绿釉为地,衬以白点及黄道组成的菱花图案,盖面以绿釉为地,衬以白点及黄道组成的四瓣纹饰。唐三彩陶器是我国古代陶瓷史上的一枝奇葩,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成果。此...

    695 盖罐 黄釉 黄道 唐三彩 彩陶
  • 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花云龙纹四方盖罐,明嘉靖,通高15.5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5.4厘米。罐四方形,有盖。盖面饰如意云纹,罐颈饰回纹,肩部为蕉叶纹,腹部四面分别绘双云龙纹,足边为变形莲瓣纹。底青花双方栏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方形器物的制作工艺较圆形器物难度大,器物容易变形,而明嘉靖时期方形器物较多,如方瓶、方罐、方盘、方杯等,体现了嘉靖时期器物成型的技术水...

    1391 青花 龙纹 盖罐 回纹 蕉叶纹 莲瓣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