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11-01 投稿人 : loveart 围观 : 评论
中文名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外文名
创作者
别名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时代
门类 陶瓷
出土
备注 文物号(新00119680)
文保级别
馆藏地点 故宫博物院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图片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杨彭年款描金山水诗句壶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杨彭年款描金山水诗句壶底款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杨彭年款描金山水诗句壶底款拓片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简介

宜兴窑 杨彭年款紫砂描金山水诗句壶,清道光,高9厘米,口径7.3厘米,底径9.9厘米。

壶身呈筒式、平盖、高钮、短流、曲柄、圈足。紫红色砂泥,质感细润。壶身一面描金行书“平台留小啜,饮味待回春。”落款“乙未冬日,松岑先生大人清玩。介峰。”另一面描金彩绘山水楼阁。底镌刻篆书“杨彭年制”四字印章款。乙未年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

以金彩装饰紫砂茗壶是清初以来为满足宫廷需求的时尚作法。此壶富丽工致,弥足珍贵。


相关知识科普


宜兴窑

明清时期的陶窑,位于江苏省宜兴丁蜀镇,以生产紫砂陶而闻名。主要产品是茶具和花盆,其中茶壶的制作最为突出,涌现出时大彬、陈仲美等制壶名家。宜兴窑还烧制仿宋钧的带釉陶器,名宜钧,又名欧窑(明万历时期欧子明所创制)。清时,宜兴窑产品博得皇宫的喜爱,雍正、乾隆皇帝多次传旨对其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给予具体指示。

杨彭年

杨彭年,活跃于清代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紫砂名艺人。他的壶式设计追求文化内涵,多与文人合作题诗作画,嘉庆时陈曼生请其制壶并书,文人壶风大盛,将紫砂壶导入另一境地。世称“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后世追仿者不计其数。印有“杨彭年”、“彭年”等。

描金

瓷器装饰手法之一。其工艺是以毛笔蘸调和好的金粉,在烧好的瓷器上描绘图案花纹,然后入炉经低温烘烧而成。描金创烧于北宋定窑,南宋人周密《志雅堂杂钞》记载:“金花定碗用大蒜汁调金描绘,然后再入窑烧,永不复脱。”用大蒜汁调和金粉是利用其天然的粘性。明清的景德镇御窑厂亦常用描金装饰颜色釉瓷器,如著名的宣德鲜红釉描金器、弘治黄釉描金器、乾隆窑变釉描金器等。

相关文章

  • 龙泉窑五孔盖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五孔盖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龙泉窑五孔盖瓶,宋,捐献自罗福颐。 瓶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圈足微外撇,足端斜削。通体施青釉,釉层较薄,灰白色胎。外壁刻划花装饰。颈、足之间共刻划弦纹五道,整体作五层塔式。第一层刻划覆莲瓣纹;第二层刻划斜竖纹,并均匀置五根圆管;第三、四层均刻划斜竖纹;第五层刻划仰莲瓣纹。瓶附伞形盖,盖顶置宝珠钮,钮下有一小圆台,盖面刻划条纹。...

    917 龙泉窑 青釉 划花 弦纹 莲瓣纹
  • 景德镇窑釉里红转把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景德镇窑釉里红转把杯 - 故宫陶瓷器藏品

    转把杯,元,高10厘米,口径7.7厘米,足径3.8厘米。杯撇口,深腹,瘦底,下承以中空竹节式高足。通体施。杯身涂抹3块釉里红斑,并置一小圆系,杯底和高足以子母榫相衔接,可以自由转动而不脱开。此杯装饰斑块发色鲜艳,似晚霞般美丽,实属难得之珍品。可以任意转动的杯足更增其玩赏性。1980年,江西高安元代瓷器窖藏曾出土一件元代釉里红高足杯,其杯足亦可转动。由此可知,...

    1203 釉里红 青白釉 印花 塑贴 蟠螭纹 螭纹
  • 定窑白釉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花口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花口碗,晚唐,高4.1厘米,口径12.9厘米,足径5.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碗口呈五瓣葵花式,斜壁内收,圈足。里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外壁底边有不规整的垂釉痕。晚唐时期,定窑逐渐发展成为以烧造白瓷为主的瓷窑,此时的定窑白瓷已相当精致,胎质洁白细腻,造型规整而优美,釉色显白或白中泛青,碗、盘类器采用正烧法,工艺比较精细,此碗即为代表。...

    1913 定窑 垂釉 白瓷
  • 斗彩璎珞纹贲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璎珞纹贲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斗彩 璎珞纹贲巴壶,清康熙,通高23.2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9.1厘米。器型仿藏族银制贲巴壶形式,造型略如塔,口、流均有盖,新颖别致。壶直口曲流圆鼓腹下承覆钵形托圈足,足底沿外撇。通体以白色乳钉纹为界将纹饰分为不同的单元。用斗彩绘莲瓣纹、如意云纹、火云纹等,腹部兽面璎珞纹为主题图案。宗教题材出现在清代御窑瓷器上是当时国家宗教政策的反映,它不仅使藏文化风格得...

    803 斗彩 璎珞 璎珞纹 贲巴 莲瓣纹 内廷 御窑厂
  • 釉里三色山水图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三色山水图笔筒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釉里三色创烧于清代康熙时期,它在的基础上增加了豆青色,使物象的表现力进一步增强。...

    852 釉里三色 笔筒 玉璧 青花 釉里红 青花釉里红
  • 哥窑青釉鱼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哥窑青釉鱼耳炉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鱼耳炉,宋,高9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9.6厘米。此炉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S”形轮廓线上敛下丰,勾勒出端庄饱满的体态。腹两侧对称置鱼形耳,下承以圈足。造型古朴典雅。通体施青灰色釉,釉面密布交织如网的“”纹,使素净的釉面富于韵律美。外底有6个圆形痕。此件鱼耳炉属于清宫旧藏品,清代乾隆皇帝曾对其颇为赏识,摩挲把玩时曾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楷书镌刻于...

    1602 哥窑 青釉 金丝铁线 开片 支钉
  • 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宜兴窑紫砂椭圆花盆,清初,高13.5厘米,口径51.5×35.5厘米,底径45.5×27.5厘米。花盆呈椭圆形,唇口,扁圆腹,底中部有一圆孔,下承四个半月形足。紫红色砂泥,泥色纯正。紫砂花盆于明代晚期开始出现, 2006年在浙江金坛明代废弃的枯井中出土一批明晚期的紫砂器,其中就有一件晚明时期的紫砂花盆。清代前期紫砂花盆进入宫廷。...

    861 宜兴窑 花盆
  • 紫砂方斗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方斗式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紫砂方斗式壶,清,高9厘米,口径5.6厘米,足径6.6厘米。 壶形为覆方斗相扣式,方形嵌盖,方形凸钮,折腹,弯流,环柄,方圈足。此壶仿古代青铜器式样,胎体轻盈,浅栗色砂泥干涩粗糙。方斗式内膛容量大,贮水多,但由于底小身大,注满茶水后重心不够稳定,清代以后即被淘汰。...

    907 故宫藏品 故宫文物 故宫博物院文物 故宫陶瓷器藏品
  • 定窑白釉印花海水鱼纹银锭式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海水鱼纹银锭式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印花海水鱼纹银锭式枕,金,高13厘米,长25厘米,宽19.5厘米。枕呈银锭式,枕面呈两边高翘的弧形,四壁平直,涩胎平底上开有一出气小孔。通体施白釉,底部无釉。枕面模印海水游鱼纹,枕壁前后面均刻划水波纹,两侧面均刻划折枝花纹,底部也印有纹饰。此枕特殊之处在于底面亦饰有与枕面相同的印花海水游鱼纹样,这说明此枕制作工艺为先在长方泥片上模印纹饰,再分别镶接成...

    411 定窑 印花 鱼纹 模印 折枝
  •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釉刻折枝花圆花盆、奁,清同治,盆高10.9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1.5厘米;奁高3.5厘米,口径16.9厘米,足径13.2厘米。盆板沿,直壁,圈足。盆内施白釉,底开两圆形小孔。外通体施浅黄色釉,饰暗刻花卉,口沿处暗刻卷枝朵花纹,腹部暗刻折枝菊花、玉兰图案两组。底暗刻“体和殿制”4字篆款。奁板沿,浅腹,圈足。内施白釉无纹。外通体施浅黄色釉,饰暗刻花卉...

    1336 黄釉 折枝 花盆 刻花 花卉 体和殿
  •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镂空干支字象耳,清乾隆,高40.2厘米,口径19.2厘米,足径21.1厘米。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小瓶白釉地上饰粉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十二个,上下相对。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肩部开光内篆书名。腹部饰黄地轧道的缠枝花纹,并镂空出四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透...

    732 粉彩 镂空 转心瓶 开光 地支 缠枝 松石绿釉 青花
  •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黄地粉彩蝴蝶八喜纹奓斗,清同治,高8.7厘米,口径8.5厘米,足径5.9厘米。侈口、束颈、圆腹、圈足,足内署红彩“同治年制”四字楷书款。外壁以黄地绘粉彩纹饰。颈部绘蝴蝶纹,腹部绘蝴蝶,间四个双“喜”字纹。蝴蝶纹先以墨彩勾绘轮廓线,再以金彩描绘一遍,内填彩料。“喜”字以红彩勾边,内填金彩。口沿、颈部、足边各饰金彩一周。纹饰色彩丰富。由于蝶与“耋”谐音,因此瓷器...

    366 粉彩 奓斗
  • 青釉鸡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鸡头壶 - 故宫陶瓷器藏品

    青釉鸡头壶,高24.4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10.7厘米。壶洗口,长颈,丰肩,直腹下敛,平底,底有支烧痕。肩部一侧雕塑鸡首流,相对一侧为一弧柄,另外两侧各饰一桥形系。肩部刻弦纹两周,并刻双层覆莲瓣纹。器通体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有垂釉现象,釉色青黄,有细小的开片。南朝时期的鸡头壶与两晋时期相比造型变得高大,肩部由溜肩演变成为丰肩,直腹。南北朝时期北方制...

    964 青釉 桥形系 弦纹 莲瓣纹 垂釉 开片 青瓷
  • 定窑白釉刻回纹盏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回纹盏托 - 故宫陶瓷器藏品

    定窑白釉刻回纹 盏托,宋,高6.5厘米,口径8.6厘米,足径8.2厘米。盏托上呈杯形,口沿无釉,托盘口镶铜釦,圈足外撇。里外施白釉,杯外壁近口沿口处与托盘内壁近口沿处各饰回纹一周。此盏托造型规整,釉色温润,纹饰简洁,具有美观而实用的特点。...

    1940 定窑 盏托 回纹
  •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 - 故宫陶瓷器藏品

    白釉折枝牡丹纹枕,宋,高12厘米,长25.8厘米,宽18.4厘米。枕呈腰圆形,素底,后部开一圆形通气孔。枕面以戳印的细密珍珠状小圆圈为地,主题纹饰为划花折枝牡丹,两朵盛开的牡丹花各居一侧,卷曲的枝叶充溢其间。枕四侧面内均刻划。珍珠地划花瓷器系模仿金银器錾胎工艺烧造而成,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这一品种在河北、河南、山西的一些瓷窑中可见。目前已知的有河北,河南...

    1544 珍珠地 划花 折枝 开光 卷草纹 卷草 磁州窑 密县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