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
---|---|
外文名 | |
创作者 | |
别名 |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 |
时代 | |
门类 | 家具 |
出土 | |
备注 | 文物号(新00134142) |
文保级别 | |
馆藏地点 | 故宫博物院 |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图片
黄花梨独板围子罗汉床❖简介
明,长218.5厘米,宽114厘米,高79厘米。
此罗汉床为黄花梨木制,床为三屏式床围,由靠背围子及两侧扶手围子组成,床面编藤屉,床面之下有束腰,束腰之下的壶门牙板,壶门牙板中有透雕 灵芝纹分心花。四腿为鼓腿彭牙,足端雕成内翻蹄足。此床采用黄花梨独板制成,通体无饰,简洁素雅,具有明式家具“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感。
相关知识科普
罗汉
梵文Arhat的音译阿罗汉之简称。又译为“应真”,或又称“尊者”,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小乘教修行的最高果位。罗汉受佛之嘱,常住世间,守护佛法,“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供养”。 罗汉像最初是依照佛教经典所造,侍立在释迦两侧的比丘(和尚)像,即阿难、迦叶。后又创造出十六、十八和五百罗汉像,有木雕、泥塑、石刻,以及铜和铁的金属铸造,也见于绘画和织绣。 南朝梁天监时画家张僧繇曾画十六罗汉,见《宣和画谱》。自唐初玄奘译出《法住记》,十六和十八罗汉像逐渐盛行。传唐代卢楞伽画有十六应真,五代贯休和张玄都曾画十八罗汉像。杭州烟霞洞五代时有十六罗汉像,经宋人添加了神僧和布袋和尚(俗称大肚弥勒)。寺庙中也盛行十八罗汉像的供奉。
黄花梨
明清时期制作高档家具的木料品种之一。又称老花梨,黄檀属木类。我国海南岛有此树种,又名“海南檀”,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靠背
亦称欹床。中国传统家具中的一种坐具,现已很少见。其形式犹如椅子的靠背,是一种无座腿甚至无座面的坐具。其背后安有可以撑放的活动支架,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调节靠背的角度。它多在床榻上或席地使用。明高濂《遵生八笺》中说:“靠背以杂木为框,中穿细藤,如镜架然。高可二尺,阔一尺八寸,下作机扃,以准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适情,甚可人意。”宋、明绘画中也可见到此种坐具。
束腰
束腰,明清家具部件名称。原是须弥座上枭与下枭之间的部分,在家具上指面框和牙条之间缩进的部。束腰是我国传统家具造型的典型式样之一。
牙板
家具部件名称。一般指面框或束腰下设置的连接于两腿之间的部件。设在其它部位的一般称为牙条。
透雕
雕刻技法之一。一种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背景部分,有单面雕、双面雕之分。另一种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常用于民间床、窗、梁、护板的雕刻中。
灵芝
蕈的一种。食用灵芝,有强筋骨、益精气的滋补作用。灵芝在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中具有吉祥长寿的寓意。灵芝的出现,预兆着国泰民安,世事昌达,所谓“圣人休祥,有五色神芝含秀而吐荣”(《神农本草》)。《瑞应图》也称:“芝英者,王者德仁而生。”灵芝图案多出现于各种材质的古代艺术品和建筑彩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