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浅析颜真卿楷书的艺术内涵

时间 : 2023-12-13 投稿人 : 齐齐 点击 :

浅析颜真卿楷书的艺术内涵(篆刻百科) | 篆刻百科

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 纵28.2厘米,横72.3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的书家,标志着中国书法发展的里程碑,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作为唐楷艺术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创造了彪炳书史的“颜体”楷书艺术,以其独特的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格,开创了中国书法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矗立起一座艺术的高峰,成为中华文化绚丽灿烂的篇章,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正书艺术的半壁江山,千百年来,颜楷艺术影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书法人,唐以后的许多书家,都是从颜真卿的书法中汲取养分,造就了柳公权、蔡襄、董其昌、何绍基、舒同、沙孟海等一代代名垂青史的书家,使中国书法历史群星璀灿。

传统的书法理论习惯地认为:唐人尚法,这将唐代楷书艺术内涵的丰富性完全简单化了,并不能真正反映颜真卿楷书的艺术内涵,法度只是颜楷艺术的外在表现手段。探析颜楷艺术所蕴含的美学思想、精神风貌、艺术境界以及人生品格,对于书法家增强艺术修养和推进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

唐代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唐帝国政治、经济、军事超越历史上任何时代,达到空前的鼎盛,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艺术如百花争艳,空前繁荣,人们以一种全新的目光和价值观面对社会的巨大进步。在书法艺术方面,唐代书风受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羲之、王献之书风影响较大,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笃好王羲之书法,并极力推崇,于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对王羲之书法趋之若鹜,初唐时期书风基本上处于“二王”书风的笼罩之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这些初唐大家虽积极追求艺术的的个性、风骨和性情,都在探求树立一家之体的方法,尽管各有所成就,然而都没有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未能真正为唐代创立体现时代风格的书体。中唐以后,以颜真卿为代表一些书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代同步,站在时代的前列,以自己独具的艺术眼光审视书坛,既继承二王以中和为美的艺术传统,兼向当代褚遂良、张旭等前贤学习,并从民间书法等多方面吸取营养。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敢于冲破时风的束缚,打破前贤的权威,脱离二王的蕃篱,探索和推进书法艺术的创新和发展,创立了浑厚、刚健、雄强的书风,达到了法度严谨、结构完美的艺术境界,完美地解决了书法艺术时代性这个重大课题,在书法艺术领域,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大唐盛世气宇轩昂的精神风貌。

——开拓创新的理想追求

王羲之在书法史上,是神圣而难以超越的峰巅,颜真卿是书史上唯一能与之比肩抗衡的雄才,他是书法史上继书圣王羲之之后,又一位开宗立派、引领书风的领袖,是中唐时期书法创新的代表人物,可以说,颜真卿在书法上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唐代的最高峰。

中唐以前,楷书的概念并未形成,楷书被称为八分、隶、正书、真书等,中唐以后,颜楷的出现,标志着楷书艺术完全脱离了篆、隶、草书体,并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汉字形体和点画形态,从而使楷书的概念变得清晰起来。

史学家范文澜认为,颜真卿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书林藻鉴》中称他:“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中,陶铸万象,隐括众长,与杜少陵之诗,昌黎之文,皆同为能起八代之衰者,于是始卓然成为唐代之书。”

在青年时代,颜真卿就向张旭请教“何如得齐于古人”的问题,从学书的初始阶段,就流露出远大的理想志向,站到了一个高耸的书学起点上。而事实上,“齐于古人”并不是他的艺术追求的终极目标,当他达到“齐于古人”的艺术水平时,他并不以此而满足,固步自封,并不停止对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颜真卿的楷书,有他独特的风格和笔法。在笔法上,他把篆、隶的圆笔笔法引入楷书,打破了王羲之使用方笔的戒律,使作品增添了浑厚雍容的风格,被后世使用圆笔的书家奉为开创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艺术审美上,颜真卿一反魏晋禅意式的自然与空灵,用一种看似不加任何雕琢的浑厚与古朴,映照出刚正诚实、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作风,打破了魏晋以来以优美与空灵为审美标准的传统,创立了一种宏博正大,以实为美的新标准,这正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新的伟大创举,极大地丰富了书法艺术的内涵,使中国书法审美取向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此以后,中国书法基本上都是沿着王羲之、颜真卿这两大派系得以不断发展。

——正大阳刚的人生品格

书家首先是一个社会人,自古论书兼评人品,书品即人品。清代著名书法理论家刘熙载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他正是从书法的内涵来揭示作者的内在素质和人生品格。

颜真卿的楷书艺术,筋力丰满,结构端庄,法度严谨,气势雄厚,体现了大唐盛世的风度,表现出浓厚的浩然正气和雍容阳刚的风格,这种风格与他高尚的人格相吻合,交相辉映,达到了书品与人品的完美统一,是书法美与人格美相结合的典范。他一生历经四代皇帝,历任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大臣,几经宦海沉浮,付出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忠心,直至为唐王朝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他为人耿直,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他在与杨炎、卢杞这些朝廷奸臣的斗争中,忠诚坦荡,光明磊落;在反安禄山的斗争中,他壮怀激烈,大震军威;晚年与李希烈的斗争,是颜真卿一生最壮烈的一幕,是他精神品格最辉煌的体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终被敌人缢死狱中。

颜真卿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唐王朝宫廷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艰苦卓绝的沙场征战中度过的,他把自己全部的忠心献给了朝廷,也锻造了自己忠诚正直、襟怀博大的形象和品格;而另一部分则是在自己的书斋中度过的,这是他精神世界中一片宁静的天空,是他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他潜心钻研书法艺术,在不断进取、自强不息的努力中登上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宋人洪迈说:“颜鲁公忠义大节,映照今古,岂惟唐朝,人罕见比伦,自汉以来,殆可屈指也。”(《容斋续笔》)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赞扬说“鲁公忠义之节,明若日月,而坚若金石,自可以光后世传无穷。”《寄石录》中评颜真卿:“斯人忠义出于天性,故其字画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有似其为人。”他高尚的人品深为后世所景仰,其人品书品都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至真至美的艺术境界

颜真卿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创造了一个独特的书体,并以其缔造了一个至真至美的艺术境界。就文字而言,颜楷法度成熟而且完备,在境界上,颜真卿开创了雄强朴茂的新气象,与王羲之流美书风形成鲜明的对比。

苏轼对颜真卿楷书给予极高的评价:“变法而出新意”,“书之美者,莫如颜鲁公。”(《评韩诗》)朱长文在《续书谱》中赞叹颜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颜真卿的书学境界,历经了无数次自我否定、自我扬弃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首先他经历了长达三四十年时间的一个漫长的艰苦的探索阶段。他广泛地学习,多方面吸取营养,创作了《多宝塔》、《夫子庙堂碑》等大量的传世碑贴,在用笔上,他追求沉着、雄厚,在结体上他追求整密、端庄,他继承了初唐的书风面貌,严谨而规矩,又努力摆脱时风的影响,到知天命之年,初步确立了自己的书体面貌,自成一家,但是个人面目还不是特别突出。随着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的不断丰富,他的心灵空间不断拓展,他将前期的字体面貌从形态和神态上反复锤炼,不断地探究笔画和结体的精致,努力追求作品的磅礴气势。从《东方朔画赞》等作品中可以看出,在用笔上,他加强了腕力,中锋运行,取篆籀方法,圆转藏锋。笔画之间采取横细竖粗的对比方法;在结体上,方正端庄,稳健厚重,中宫宽绰,不简单地以重心欹侧造势,不以左紧右松的结构处理而故作姿态,而是溶入篆隶书法中对称的结体,表现出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气度和形象;在篇章布白上,不以疏宕秀逸为取向,而以字形的茂密来丰富、强化作品的气势。总体上,气势更加宏阔,字形架构更加雄壮雍容。

特别是在颜真卿晚年,他的楷书艺术更是达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如《颜勤礼碑》等作品,境界更加庄严、持重。在对生命和书艺不断否定——肯定的过程中,领悟到书法艺术的真缔,将人生哲学和艺术哲学溶为一炉,在作品中洋溢着生命的颂歌和人格的光辉,将卓越的性灵、坚强的魂魄和丰富的人生铸于一体,表现出厚重雄劲、气势磅礴的独特面貌和瑰丽、雄强、博大的艺术境界,在书法历史上矗立起一座让后世景仰的艺术丰碑.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