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装配式建筑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看,绿色环保,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约资源,非常符国家的绿色理念。近年来,国家也一直在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并陆续出台了很多关于扶持建筑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但在农村建房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选择装配式,其主要原因如下:
建造成本高,大部分农村由于经济水平落后,收入处于低水平阶段,住房开支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论是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轻钢、重钢结构体系还是预制木结构体系等,其单独的建设成本都要比传统的建造方式高。因此农村的住房造价问题是筛选农村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原因。
运输成本高,很多农村的位置距离城区较远,分布零散,道路情况复杂。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需要长时间的运输才能运送到施工现场。例如:预制混凝土体系,较大较重的预制构件需要一个一个运送,农村的道路条件如果不能满足大吨位的运输,还可能会造成二次运输,大大的增加了运输成本。所以运输成本是农村装配式建筑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造型难以统一,中国农村的传统建筑在每个地区的风格都不同,灵活多变。不能直接引进国外成熟的农村建设风貌或者国内城市洋房的建筑风格,需要结合当地的传统建筑,借助装配式建筑造型优点,减少对当地乡村建筑风貌的破坏。如何在保证经济成本的基础上发挥装配式建筑的造型能力,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接受程度低,农村村民受传统习俗和观念的影响对装配式建筑存在着心理障碍,比如造价昂贵、维护成本高、单薄、缺乏厚重感、技术不成熟、安全性差等,目前,国内已建成的钢结构住宅的主体结构问题不大,但也表现出墙面开裂、板材拼接缝隙不均、隔音效果不佳、保温隔热效果差等缺点。由于一些建筑实施单位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低下、管理不到位,造成工程质量还比不上传统建筑。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很多优点都是传统建筑无法比拟的。但不能照搬城市的装配设计建筑体系,需要更多地满足农村自身的特性。需要加大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水研究和创新完善,进一步发挥其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