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农村的应该都听到说某老人是五保户,五保户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一年补助多少钱,如何申请能成为五保户?小编针对这几个问题一一解答。
一、五保户是什么意思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国家对五保户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方面给予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二、2018五保户一年补助多少钱
对于这个问题,各地的标准不一样,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十条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小编找来了近期各地2017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安徽省
2017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包括基本生活标准和照料护理标准。
基本生活标准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当地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60%确定。基本生活标准包括各级财政补助资金、救助供养对象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承包土地收益、房屋租金等个人财产性收入等。各设区的市确定供养标准后报省民政厅、财政厅备案。
对不能自理的五保对象,由市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其不能自理程度、救助供养形式等因素分类分档确定具体的照料护理标准。照料护理标准不得低于基本生活标准的10%,集中供养对象标准可适当提高。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或探索建立照料护理保险等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不能自理的供养对象提供必要的照料护理服务,其补贴标准按照招投标价格确定。
黄冈市
明确从今年4月份起,全市城市低保标准统一调整为450元/月,全市农村低保标准统一调整为3700元/年,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统一调整为7330元/年,低收入家庭的认定标准则由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并公布。
淮南市
今年全市还将开展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等级评定,实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综合定额补助管理,依据等级评定结果,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按星级高低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按类别实施综合定额补助管理。其中,一类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综合定额补助标准不低于4800元/人/年;二类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综合定额补助标准不低于6000元/人/年;三类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综合定额补助标准不低于7200元/人/年。
日照市
自2017年1月1日起,我市城市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520元,农村低保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340元,人均月补助水平调整为城乡低保标准的65%。全市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调整为每人每年6700元和5300元。据悉,此举将惠及全市低保对象84000多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1911人,分散供养对象3082人。根据上年度保障人数,市财政部门已提前下达低保保障资金10772万元,五保供养保障资金717万元。
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去当地的政府网站或者当地人社部相关网站查询该条例,不会查询的话建议去当地相关部门咨询或者电话询问。
三、五保户申请条件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指对持有农村户口的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待遇。
个人申请。申请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由本人或户主填写《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申请审批表》,提供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以及家庭收入状况证明等材料,通过村民委员会向户口所在地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然后由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初审、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以上就是五保户的相关政策解答,大家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