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发展装配式建筑方面一直是有推出相关政策来支撑它的发展,而且也在不断拓装配式建筑的市场。当然,在拓市场的同时也是要注重技术创新的,毕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育科认为,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应重视以下问题:
首先,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大力推广钢结构建筑,从政府层面的政策、措施都已经非常到位,利用好政策、激发企业创新能力是当务之急。
对钢结构企业来说,不能单纯依赖政府的政策扶持、补贴来推广钢结构建筑,“等、靠、要”违背市场规律和市场公平法则。钢结构企业必须适应消费者需要和市场趋势,研发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的钢结构技术和建筑产品体系业。
其次,依靠专家的技术支撑。技术研发和创新,必须极大地激发和调动各方面建筑专家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团队和技术资源共享的作用,搭建交流学习平台。好的钢结构建筑,必须是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建造师共同智慧的结晶,经过专业的论证和科学的检验检测,推出成熟可靠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经得起时间考验、对得起子孙后代。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应用来说,宣传、舆论很重要,但产品性能、技术、质量更重要。
再其次,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企业是经济形势的晴雨表、企业家更是稀缺资源。钢结构企业家要加强对新市场、新领域的研究,了解未来市场需求的企业才有美好未来,企业间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互惠合作,携手发展。要重视对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进“互联网+钢结构”有机结合,依托市场大数据和信息平台,运用BIM技术、程序软件等技术手段,提高钢结构制造水平和精细化生产的创新能力,实现“创新—研发—应用”的无缝对接。
最后,形成产业链协同环境。积极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每一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都会带动数十个行业、100多个门类建筑部品构件的生产企业,涉及上千家配套产品应用,这对相关行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管理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据胡育科介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新近承接了两大工作: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钢结构住宅技术体系研究梳理工作;
二是牵头负责国家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联盟钢结构分盟工作。
胡育科表示,协会将依托相关部门的支持,不辱使命,做好政府、企业之间的桥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