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许多朋友了解装配式建筑的优点,甚至还有些朋友家里还建了装配式房子,但是对于此类建筑的施工要求还是不够了解的,那么今天呢,小编就来跟大家谈谈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设计的要求,也详细跟你们分析下它的设计原理!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平面设计在满足平面功能的基础上考虑有利于装配式建筑建造的要求,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建筑平面应进行标准化、定型化设计,建立标准化部件模块、功能模块与空间模块,实现模块多组合应用,提高基本模块、构件和部品重复使用率,有利提升建筑品质、提高建造效率及控制建设成本。
一、总平面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应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满足国家规范及建设标准。在前期策划与总体设计阶段,应对项目定位、技术路线、成本控制、效率目标等作出明确要求。对项目所在区域的构件生产能力、施工装配能力、现场运输与吊装条件等进行充分考虑,各专业应协同配合,结合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条件和工程经济性,安排好装配式建筑结构实施的技术路线、实施部位及规模。在进行现场总体施工方案的制定时,充分考虑构件运输通道、吊装及预制构件临时堆场的设置。
考虑到装配式建筑建造的特殊性,总平面设计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外部运输条件:预制构件运输从构件生产地到施工现场塔吊所覆盖的临时停放区,整个运输过程的道路宽度、荷载、转弯半径、净高等满足通行条件。如交通条件受限,应统筹考虑设置其他临时通道、出入口或道路临时加固等措施,或改变预制构件的空间尺寸、规格、重量等,以保证预制构件的顺畅到达。
(2)内部空间场地:大部分预制构件运至现场,经短时间存放或立即进行吊装,存放场地的大小、位置安排直接影响到施工的效率和秩序。在总平面设计时,应综合施工顺序、塔吊半径、塔吊运力等,对构件存放场地作合理设置,应尽量避开施工开挖区域。
(3)内部安装动线:预制构件安装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各施工工序的有效衔接相比传统的施工建造方式要求更高,总平面设计要结合施工组织与构件安装动线进行统筹考虑。一般情况要求总平面设计为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过程中构件的运输、堆放、吊装预留足够的空间,在不具备临时堆场的情况下,应尽早结合施工组织,为塔吊和施工预留好现场条件。
二、建筑平面设计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设计除满足建筑使用功能需求外,应考虑有利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的要求。建筑平面设计需要整体设计的思想,平面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建筑各功能空间的使用尺寸,还应考虑建筑全寿命期的空间适应性,让建筑空间适应使用中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建筑平面设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求。
大空间结构形式
大空间结构形式设计有利于减少预制构件的数量和种类,提高生产和施工效率,减少人工,节省造价。设计要尽量按一个结构空间来设计公共建筑单元空间或住宅的套型空间。根据结构受力特点合理设计结构预制构配件与部品的尺寸,考虑预制构配件与部品的定位尺寸既要满足平面功能的需要,又应符合模数协调的原则。
室内空间的划分应尽量采用轻质隔墙。可以采用轻钢龙骨石膏板、轻质条板、家具式分隔墙等轻质隔墙灵活分隔空间。轻质隔墙可以利用其空腔进行设备管线设置,方便维修和改造,节约空间,形成一体化隔墙系统,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平面设计中应将承重墙、柱等竖向构件上、下连续,结构竖向布置均匀、合理,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沿竖向突变,应符合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好啦,以上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平面设计的要求与原则啦,大家是不是对装配式建筑又有了新的了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