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棰岛景象》作于1961年9月10日,乃傅抱石即将离开棒棰岛时,有感而发的抒情佳构。20世纪60年代初正是傅抱石山水画创作的鼎盛时期,其将历代山水皴法与地质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形成著名的“抱石皴法”,并不断推陈出新,兼收并蓄,开创出自身的独特风格。“和‘海’没有多大因缘”的傅抱石在描绘广阔无垠的海天景象时,却有着惊人的情怀和艺术表现方式。
傅抱石作品《棒棰岛景象》
首先,傅抱石以浅洋红和石青分布长天海水,绝妙的用极难驾驭的灰墨色系渲染海水、海浪。一眼望去,海水浮动、波光粼粼,几叶扁舟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航行,忽高忽低、时隐时现,作者将海面之动态景观描绘得惟妙惟肖。
其次,此幅作品取清晨之景象,太阳初升、朝霞映天,“红色”将棒棰岛笼罩着,散发出无穷的生机。对于“红色”景象,傅抱石此次东北之行颇有感触:“记得是6月11日上午三时左右,天已经有点亮了,我起床刚推开房门,只见霞光灿烂,满天满地一片红光,近处有几位朝鲜族妇女在水田边汲水。太动人了!天上的红霞把田里的水也照红了。这景象深深感动了我。但画起来确有不少顾虑。首先,满纸鲜红,怎样处理呢?特别是我这个过去极少用红色,不太会用红色的人。”作者终究还是极好地表现了“红色”,《将到延边》、《棒棰岛景象》均是其中经典之作。《棒棰岛景象》遍施浅洋红,渲染天空的红霞、海水的波光,画风自由奔放,笔墨潇洒雄健,于不大的尺幅中,呈现出天空海阔、气象万千之景象。另一方面,1961年正值中国内忧外患之际,傅抱石作为一位政治画家,以“红色”作为作品的主题色彩,极为应和当时的政治背景,漫天朝霞、乘风波浪之意向亦是作者对祖国的祝福和寄语。
傅抱石作品《棒棰岛景象》局部 – 1
数年后,《棒棰岛景象》又成为叶剑英赋诗《远望》的艺术再现。1965年8月24日,时任中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叶剑英元帅于棒棰岛宾馆写下七律《远望·在大连,棒棰岛》:“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缥缈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子皆豘犬,旋转还凭革命功。”毛泽东十分赞赏此诗,并亲为书写转赠,亦可视为对傅抱石《棒棰岛景象》的转赞。
傅抱石作品《棒棰岛景象》局部 – 2
傅抱石的书法及篆刻造诣很深,惟为其画名所藏。此作由傅抱石小楷三行题款,虽字小如蝇头,但力如铁杵,且不失飘逸,可谓刚柔并济、神韵逼人。众所周知,傅抱石以小楷题款之作必属精品,极为难得!
更为难得的是,本幅作品乃傅抱石赠予挚友关山月之佳构。两人曾于1959年在人民大会堂共同创作《江山如此多娇》巨幅,其后二人交往甚密,1961年结伴到东北写生,印证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