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常识 |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时间 : 07-05 投稿人 : 小森 点击 :

吴大羽(1903—1988),江苏宜兴宜城镇人,杰出的油画家,艺术教育家,中国现代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22年留学法国,就读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专科学院。他一生的绘画艺术素养,高远博大,他早年创作许多巨幅油画作品,解放后所作巨幅油画等以及大量中小作品,都毁于“文革”期间,晚年所作的油画和部分草图,速写,素描及艺术心得、随笔、诗稿等得到保存。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春在》

吴大羽是位才华横溢的学者画家,所以举止上给人一种傲慢、目空一切的感觉,这也许是才华过人的自然流露吧!但对学生则热情洋溢、十分亲切爱护、耳提面命极尽鼓励之能事,对学生寄予极大的希望。吴师善于言词,言语中具有诗意,导人思路步步入胜,那时他还很年轻,由于学养俱佳,自信心很强,极有艺术家的气度,这也许就是他成名画家的条件。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每当与朋友或同学提到吴大羽先生名字的时候,我心中即产生无限的兴奋和激动,几不能自持,感恩之心油然而生。吴大羽先生是我的老师,更切实地说他是我的恩师。我常和人说,我万分幸运的是我在艺专遇到了几位非常好的老师。大羽老师则是我最尊敬的一位,也是我受益最多的老师,所以饮水思源说他是我的恩师并没有一点言过其实。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色奏》

我在校时,吴先生是绘画系主任,上课时的音容态度,至今仍在清晰的记忆中,大黑边的近视眼镜、灰黑叉肩斗篷大衣、瘦小的裤脚,走在教室的地板上发出咚咚的脚步声。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色草1》

我在他鼓励下不断地努力,受益良多。除上课外。我则利用所有的时间到野外写生,风雨无阻,因为围绕西湖到处有亭台可避雨,在内作画毫无影响。那时吴冠中就是我作画的伙伴,每至星期天我们背了画箱,早出晚归,一天可作上四五张水彩画。年轻无忧无虑,全部精力均陶醉在绘画工作中,真有不知人间何世、忘我的至上情操。上课时请益老师,老师不但认真地指示,并总是热情地给予鼓励。如无画缴给他批看,老师便神色顿显失望。我内心也觉得愧对老师,因此努力工作,一星期又一星期不知不觉地过去,一年之间竟画了几百张水彩和一些油画。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彩奏》

老师对素描、水彩、油画的批评和指示常提到一些印象派的和后期印象派的画家,如Monet、Pissarro、VanGogh、Cézanne(莫奈、毕沙侯、梵高、塞尚)等等,他所讲也都是这些画派的理论。尤其他常提到的是塞尚,因此引起我对塞尚作品的兴趣,我在图书馆里就十分注意以上各画家的作品和野兽派(Fauvisme)的作品,我慢慢地领悟而陶醉在塞尚的作品中。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缤纷》

后来我在上海买到三本日本出版的塞尚画册,人像、风景、静物俱全,真是如获至宝,一读再读,因此在对他的作品上有更深入的了解。有一次吴老师对我说:“绘画即是画家对自然的感受,亦是宇宙间一刹那的真实。”就是印象派的理论,如莫奈所画的胡昂大教堂,早晨、中午、下午、傍晚,光与色、时与空的变化,也就是吴老师说的宇宙间一刹那的真实了。所谓画家对自然的感受、自然流露,那就是画家与自然溶化至物我两忘、自然创作的境界。如果作画对自然视而不见又无所感,那就是抄袭模仿了。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谱韵》

吴师看画时常说,不要太注意透视,要多注意颜色光线黑白的对比。吴师也常说:作画要忠实对自然的感觉。正如塞尚所说”Jeveux savolr, savoit pour mieux sentir, sentir pour mieux savoir.”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 《滂沱1》

有一次他说画家应不断地观察自然,多体会了解,渐渐地会自然流露表现的能力。这些话亦与塞尚的思路相通。吴老师的这些言谈显现出,他是深深地了解塞尚作画的态度和理论的。一九二二年吴师留法的时候,也正是巴黎艺坛受塞尚影响最多的时候,如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等等的现代绘画。所以塞尚的发现的确是现代绘画必经之途,故塞尚有现代绘画之父之称,但是当时巴黎美专仍是学院主义的作风。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滂沱2》

我在吴师的教导之下成了塞尚的崇拜者,在国内多年工作,没有远离后期印象派的范围。直到一九五三年去八仙山写生,在两千多公尺的山峰深谷云雾丛林中,突然领悟了中国水墨画的虚实、具有诗意的传统精神与自然的关系。烟雾弥漫,松柏纵横交错,联想到书法用笔的境界,与过去学习写字、绘画的心情连接融合,不知不觉我的绘画观念有了转变。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瓶花》

塞尚作品的虚实,色与光的呼应,所画的苹果、花瓶、树林、房屋、山丘等等已不是它们的本身,而是一个整体的绘画。康定斯基说塞尚的画是一张不可分的整体。塞尚晚年的作品笔触轻松,自然的流露,又坚实又活泼,令人观之心旷神怡,可谓已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画了二、三十张圣威克多尔山和一些黑古堡。我曾到该地浏览多日,踏着塞尚的足迹,寻找他画过的山林与村落。在绿色的树林中,千变万化的光色交织顿挫,远近层次难别,这种景象几乎人人都能见到,但塞尚却能将绘画长久流传的透视去掉了,而在极平凡之中找到永恒的真理。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 《公园的早晨》

吴师为人态度庄严,对学生很恳切爱护,已如前述,尤其对优秀同学更是不遗余力讲解鼓励,犹如望子成龙的心情,但是对不用功的同学则很淡漠,又有孺子不可教、心情无奈的忧郁,当时我也常想,画家并非每个学生都可做到的,而且爱画、忠诚用功的绘画工作者,如果没有一点才气是不会成功的。后来我任教时,更深深地有此领悟,认为艺术学校应设师范部,不能成画家的同学,也许是一位很出色的教师。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 《枝色》

有一次吴老师批评我们画的时候,发现画面有取巧的表现时,他很慎重地说:“作画要忠实诚恳,不要卖弄小聪明、出风头,在校六年的学习能画一张完整可看的画就够了。”“六年能画一张完整可看的画”,这一启示常记在我的心中,并用以自我警惕。迄今已近六十年了,我从未离开绘画的生涯,画一张完整的作品似乎还没有做到,仅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画一张完整的作品我就心满意足了。吴师郑重期待学生努力向上的一句话,竟成为我永远学习工作不懈的座右铭。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瓶花》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战火很快从北方漫延到上海。沪杭近在咫尺,倍受战争的威胁,警报终日,空袭不断,学校无法上课,许多同学受交通的阻碍,不能到校入学。在此情况之下,教育部下令内迁至浙江省西部的诸暨。杭州失守,战火逼近钱塘,学校又奉命迁往江西贵溪之龙虎山、张天师道府,因地方治安不宁,又转往湖南沅陵,建校上课。在这些搬迁的路途中,吴老师与我们同行,当时战火炽烈,沪杭失守后,日军西侵,难民载道、伤兵充斥,后方混乱。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 《无题》

在我们经江西去沅陵的路途上,可谓狼狈不堪,那时主要交通工具是火车,但已失去按时间开出的班次,且不需要买票,只要能爬上车就好。当时谈不上座位,记得我和几位同学好不容易爬上了火车头,站在车头两边,手抓着车头的铁杆。火车头是烧煤的,身体靠火车的一边烧烤难忍,背后寒气侵袭,冷热交攻,又不时阵阵风雨,真是苦不堪言。吴师全家也在这列车上,没有座位,是坐在火车车厢的盖上,虽然无火烤的煎熬,但遇风雨天气,严寒刺骨,亦相当难受,火车摇动时,还有滑落一失足成千古恨之危险,但吴师处之泰然。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 《无题97》

抗日战争期间,人民虽家破人亡,离乡背井,妻子离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悲惨遭遇,但是人民深知民族大义,同仇敌忾,绝无怨言。吴先生没到沅陵学校上课,即经贵阳、昆明、河内返回上海。艺校先迁昆明,后至重庆沙坪坝,八年抗战结束后,我随南京中大返南京,才获悉吴师曾重返杭州艺校。不久我去台湾,于一九五五年到了巴黎,所以吴师的消息至此全无所知。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 《无题85》

一九七九年冬,我突然收到同窗好友朱瑞序从上海来信,谈起吴师的情况。并谓吴师作画因国内颜料变色,想要点法国颜色。我即买了法国LEFRANC-BOURGEOIS牌大瓶油画颜料,装了一大纸箱寄去,同时寄给他一本我的画集,是一九七九年春巴黎的袖珍美术馆出版社印制的,由当代艺术评论家余伯阮写的,使他略知我在巴黎的情况。以后并没再有他的消息。时常听说国内因政治的因素不敢与国外亲友通信,所以我并不觉意外。直到最近林天民先生讲吴师八〇年以后的画用的颜色很好,画没有变色,听说是外国寄来了,想来那就是我寄的颜色了。听闻之下,内心感到无限的安慰。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红花》

吴大羽老师不仅是一位有远见的老师,也是具有艺术家气质和丰富创作才能的画家。可惜他后半生岁月在不良的环境限制下,使他对绘画的抱负,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令人惋惜。

朱德群忆恩师吴大羽 | 书画常识

吴大羽《花韵》

杭州艺专对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之贡献与影响很大,这些应归功于林风眠、吴大羽、潘天寿、方干民等几位老师的高识远见,他们是杭州艺专的灵魂,也是中国现代艺术先驱。在他们领导教育下,造就了一些现代名画家及理论家,如李可染、李霖燦、赵无极、吴冠中等等。他们自身不幸,没有得到发展的好环境,但是他们却是中国现代艺术的播种人,获得国人的尊敬与钦佩。

相关文章

  • 书画文摘 | 任熊《自画像》欣赏
    书画文摘 | 任熊《自画像》欣赏

    任熊(1823-1857),字渭长,号湘浦,浙江萧山人,与任薰、任颐、任预并称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画法宗陈洪绶,笔法圆劲,形象夸张,多以历史故事和仕女为题材。该自画像,衣纹用线刚猛,结合款署内容,反映出任熊坚毅的形象和对动荡时局的忧愤。△任熊自画像此自画像,构图顶天立地 ,衣纹处理转折方硬,如顽石一般,上身肌肤袒露,刚健如武士豪侠一般。神情冷...

    125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王雪涛等《花鸟四条屏》作品欣赏
    书画讲解 | 王雪涛等《花鸟四条屏》作品欣赏

    四条屏是国画的一种传之久远的形式,深受业内专家和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四条屏在绘画审美上有很高的要求,并不是随便拼凑几张条幅就可以敷衍成四条屏的。艺术最高的评品鉴赏标志是美学的整体性,四条屏的美学整体要求,比一幅单幅画的要求要高很多,因此画家处理起来当然要更难得多。△ 王雪涛 花鸟四条屏△ 力群 花卉 四屏△ 于光华 花卉 四屏△ 王培东 花卉 四屏△ 王晋元...

    1426 王雪涛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朱曜奎油画多少钱一平尺?
    书画百科 | 朱曜奎油画多少钱一平尺?

    朱曜奎,1932年生,祖籍苏州,艺术世家。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杰出美术教育家。新中国大美术理念倡导践行者之一、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拓荒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建设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美国英特大学艺术设计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下面列举其拍卖最贵的几幅作品,来了解一下朱曜奎油画拍卖价格情况以及多少钱一平尺。ToP1. 1978年作 榕荫...

    165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郭味蕖作品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书画讲解 | 郭味蕖作品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郭味蕖(1908-1971),原名忻,后改慰劬、味蘧、味蕖,曾用别号汾阳王孙、浮翁,晚号散翁,堂号知鱼堂、二湘堂、疏园等。山东潍坊人。现代著名画家、学者,艺术大师。下面列举郭味蕖拍卖价格超过100万的几幅作品,来了解一下郭味蕖作品价格情况以及多少钱一平尺。△1961年作 东风煦和百花妍 488.05万尺寸:161.5×222cm拍卖时间:2013-06-05...

    63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5月带着疑问和故事到美术馆赏花
    书画科普 | 5月带着疑问和故事到美术馆赏花

    五月,正是北半球各地春光正盛的时候,从南到北,花朵依次盛开,不管是意大利的农庄、还是法国的湖畔,亦或在瑞士人的窗口,各色春花正在盛开。不过,还有一个“赏花”的好去处你也许没有注意过,那就是在美术馆中。在许多美术作品中,“花”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画作中不同的花也象征着作者不同的暗示和情感表达。如中国画中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四君子”――梅、兰、...

    55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徐悲鸿笔下的46幅家畜图,形象生动
    书画科普 | 徐悲鸿笔下的46幅家畜图,形象生动

    众所周知,徐悲鸿以擅长画马文明于世。徐悲鸿笔下的各种家畜图也灵性十足,形象生动。兔牛鸡猫鹅徐悲鸿(1895-1953年),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汉族,江苏宜兴人。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

    1454 徐悲鸿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石鲁山水画作欣赏,撼人心魄!
    书画学堂 | 石鲁山水画作欣赏,撼人心魄!

    石鲁是当代画坛怪杰,也是中国最具争议的画家之一,有“中国的梵高”之称。他生前就因那些惊世骇俗的作品而招致许多非议,后来又获得了“野、怪、乱、黑”的称号。△石鲁 《风雨将临》1954年作石鲁是一位中国画的革新大师,由他独创的“金刚挫”笔法,可谓力聚千斤,铮然有声。石鲁的那些与众迥然不同的风格,让他在中国当代画坛上卓然独立。他笔下的山水,无论是华山天险,还是黄河...

    824 石鲁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陆伯龙书画作品欣赏
    书画讲解 | 陆伯龙书画作品欣赏

    陆伯龙(1897~1989),号角闻楼主,室名角闻楼、云起楼,浙江吴兴人。寄居上海。师事王震,继又参以万贤,由任颐上窥陈道复。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陆伯龙年轻时的书画,曾得到艺术大师吴昌硕赞许,并为其题“号角闻楼主”,又作书推荐从艺术大家王一亭学艺,深得王派艺术精髓,形成独特的粗笔写意风格。陆伯龙经常参与豫园书画会题襟馆、中华画社等活动,与程瑶笙、张大千、倪墨...

    113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吴冠中作品《双燕》欣赏
    书画文摘 | 吴冠中作品《双燕》欣赏

    在吴冠中先生的整体创作范畴中,“江南水乡”堪称其最为心仪也最为重要的母题,其对于江南景色的炽热之情也得以全然释放于画面之中。1988年先生创作的《双燕》纸本设色版本和1994年再次出现的《双燕》油画版本便是如此的范本,而“双燕”也是先生为数众多的江南题材作品中,最为热爱的主题。△《双燕》1988年 纸本设色成交价:5405万元尺寸:69×137cm1988年...

    753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潘天寿最贵作品都有哪些?
    书画文摘 | 潘天寿最贵作品都有哪些?

    至今为止,潘天寿最贵作品都有哪些?下面列举潘天寿拍卖最高成交价前20幅作品来回答这一问题(不包含重复上拍作品)。潘天寿过亿作品共4幅。1、潘天寿 1963年作 无限风光 2.875亿尺寸:358.5×150cm拍卖时间:2018-11-202、潘天寿 鹰石山花图 2.7945亿尺寸:182.3×141.8cm拍卖时间:2015-05-173、潘天寿 鹰石山花...

    1837 潘天寿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陈丹青成名作《西藏组画》
    书画学堂 | 陈丹青成名作《西藏组画》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插队落户,并自习绘画。1978年他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文革后首届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留任油画系第一工作室。早在1980年,陈丹青便以油画《西藏组画》蜚声海内外,成为中国油画界的巅峰人物。“西藏组画”被公认为文革后划时代的现实主义经典油画作品,在美术界及文艺界引起很大轰动,持续获得...

    828 陈丹青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文摘 | 柳滨花鸟画欣赏
    书画文摘 | 柳滨花鸟画欣赏

    柳滨(1887~1945),字渔笙,以字行,宁波人,寓上海。擅绘花卉、走兽、山水、人物等,法度类程瑶笙,有“海上二笙”之目。以上内容《柳滨花鸟画欣赏》由美术资料网整理发布。...

    98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百科 | 刘子久简介及作品欣赏
    书画百科 | 刘子久简介及作品欣赏

    刘子久(1891-1975),别名饮湖、光城,天津人,人民美术教育家、博物学家。 初学测量,继嗜国画。受教于金北楼。1920年在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学山水、花卉。1927年参加湖社画会,任导师。1937年以来任天津市美术馆秘书,创办国画研究班,从事国画创作和教学20余年。曾任天津市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代表性作品有《支援前...

    77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吴冠中油画《青岛》欣赏
    书画学堂 | 吴冠中油画《青岛》欣赏

    吴冠中是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和表现美的大师,在其坎坷而又多彩的艺术历程中,发现美、表现美是贯穿其始终的艺术理想。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或是磨难,都没能改变他对艺术、对美的执着追求。创作于1975年的《青岛》便是对吴冠中艺术精神的最好体现。他在八大关的景色中发现了美,也发现了艺术的真谛,他也用画笔和文字多次诠释了这里的美。△吴冠中油画《青岛》46×61cm《青岛》...

    31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莫奈《虞美人》欣赏
    书画讲解 | 莫奈《虞美人》欣赏

    虞美人花,属罂粟科,所以这幅画又叫《罂粟花》。画中山坡上红色的罂粟花开得如火如荼,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走进田野深处的女人和孩子,是莫奈的妻子和儿子。画中有两对母子,实际上是就是相同的两个人,因为儿子调皮跑得快,莫奈画好这个抬起头看到母子已经到前面去了,就也画上去了。画中远景处有一所房子当时莫奈一家就住在那里。△莫奈《虞美人》在莫奈的作品中,这幅《虞美人》并不...

    75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