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滋溪创作的《天安门前》由三幅系列作品组合而成,可谓老一辈艺术家史诗级的作品。《天安门前》组画从第一幅到第三幅,每幅画面表现的时间跨度是二十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再到九十年代,时间跨越近半个世纪。组画中每一幅以独立的作品呈现,而连贯起来又是同一个整体。
孙滋溪 1968年-1974年作 《天安门前》油画 1125.60万
画面体现了最具时代精神的人物。第一幅表现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历史,已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匡时春拍出现的是第二幅关于七十年代的记忆。以当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为核心人物,他们在离别北京,告别家人,出征北大荒插队前,一起到天安门前合影留念。左边远景是一队身穿八个样板戏服装的群众演员,这些都是文革时期特有的景象。另一边是两三个家庭,其中一个表现了一段真人真事。穿黑棉衣的老大爷,抱着老伴的遗像,老伴生前一直有个愿望,就是想到祖国的首都北京,在天安门前照张相,但由于经济和交通条件不允许,或其他原因,最终没能如愿,为了实现老伴的愿望,老大爷抱着照片来到天安门前。
孙滋溪 2001年作 天安门前 598万
三幅作品的背景都是天安门,而站在前面的群众变换了时代。孙滋溪力图在有限的画幅中概括最具时代特征的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构图采用对称形式,给人稳定庄重的视觉效果,画中有意减弱了自然光的明暗关系,但没有失去对物象体积和质感的表现,强调了人和景物的线的组织。
孙滋溪 2006年作 天安门前 575万
孙滋溪(1929年3月—2016年5月30日),男,山东省龙口市兰高镇文姜村人,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插图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委员。代表作品有:油画《天安门前》、《母亲》、《同学》、《五子棋》。石版画《小八路》,文学插图《林海雪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