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粒皆辛苦》是画家方增先于1955年创作。《粒粒皆辛苦》表现的是赶着满载丰收稻谷的马车的农民拾麦穗时的专注神情,赞美中华民族丰收不忘勤俭、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方增先以众人熟知的《锄禾》诗的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为作品命名,选取了一位老农拾起掉在地上的一束麦穗的瞬间动态入画,用质朴无华的艺术语言表达了粮食来之不易,每一粒都要认真珍惜的道理。与当时全国范围内的增产节约、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群众运动紧密连在了一起。
1955年,纸本设色,105cm×65cm。中国美术馆藏
该画画中近景为一老农形象,头带白色包头,身着青白色棉布袄。右手伸向斜前方,正欲捡起一棵麦穗;左手拿着一支旱烟袋和几棵刚捡起的麦穗。一张黑红的脸庞,低垂的目光凝视着地上的麦穗。下身着黑色布裤。褶皱用焦墨写成,略加淡墨晕染,不仅使笔墨效果上虚实相生,而且也恰倒好处地彰显了骨骼结构。布裤下面的赤脚被一条白色长汗巾遮住了大半,显露之处透视准确。长汗巾晕染较少,以书法线条组成其纹路肌理,颇具张力。
远景隐约可见两辆装满谷物的马车,施以淡墨浅色,成功地拉伸了画面的空间纵深感。画作的左下角用隶书写有“粒粒皆辛苦。一九五五年六月,增先”的字样。由于画作的成功,方增先在不同场合又画过同样的作品,有局部,全部的,以1963年的为比较完整。
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是歌颂了中国农民勤俭节约的美德与新时期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那双粗糙的大手是劳动者的手,它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身后的马车满载的是丰收的喜悦,是劳动的报偿,是真正属于平凡劳动者的美好生活。画中的老农是中国亿万农民中极普通的一员,然而,在他身上却散发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质朴、善良,有如家乡父兄那般质朴、亲切。
创作背景:《粒粒皆辛苦》创作于1955年的6月份。在此之前,方增先随浙江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共同组织的“敦煌考察团”去了西北考察,归途上常看到北方农民在田地里收割小麦的情景。再加上1955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6个年头,国家百废待兴,国家要建设,自然离不开人,而人都离不开吃饭。因此,要建设富强的国家,首先就要保证人民吃得饱饭。所以国家强调在国民经济的建设中,农业是基础中的基础,要大力发展,特别是粮食的生产更为关键,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节约粮食的宣传。节约粮食的宣传和眼前所见到的场景,使方增先想到了家乡的农民。作为农村出来的人,他深刻体会到农民对粮食的感情,正是种植粮食的辛苦使他们懂得粮食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粮食。周围的环境触发了记忆,使方先生将敦煌考察回来后的创作题材定位在了表现农民对粮食的爱惜上。《粒粒皆辛苦》的面世正是生活积累之后的艺术成果。为了突出老农民对粮食的爱惜,作者在远处画了运粮的马车,满载的粮食表明这是一个丰收的日子,但老农民并不因此而忽视那些掉在地上的麦穗。作者用老农民拾起麦穗的瞬间和满载粮食的马车加以对比,加强了珍惜粮食的创作主题,可见其构思巧妙。
我们理解一幅作品的价值,应该注意到它所处的历史位置。《粒粒皆辛苦》创作于1955年,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它符合了当时国家宣传的需要;从绘画专业的角度而言,它又为当时中国画领域内讨论如何运用西方绘画技术的问题提供了成功的参考。正是宣传与专业的两个方面,决定了《粒粒皆辛苦》的学术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