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李可染之“李家山水”样式的成型期,在经历了1956的长途写生之后,李可染开始由“对景写生”发展至“对景创作”。在写生与创作之间寻找着山水与个人之间的契合点,他的山水越来越丰富、茂密、浑厚,与50年代中期以前的山水有所不同,这是一种借助写生经验塑造出的新山水意象,不仅具有奇崛壮美的效果和鲜明的时代气息,笔墨也由线性结构变为团块性结构,并以墨为主,创造出一种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的水墨语言。
李可染《陡壑清溪图》
此画作于1957年秋,于1984年春又略加点染。可以说,“李家山水”的基本格局在此时已经确立,至60年代初期则臻于成熟,从这幅画中可一窥李可染画风的演变轨迹。
此幅取俯瞰全景式的构图,主体为几乎占满画面的山峦,山峦高大峭拔,壁立千仞,十分险峻,在奇石、树木之间,山路纵横,数间白墙黑瓦的村舍分布在高低不同的位置上;左侧一座石桥横跨两座山之间,桥下一道溪水绵延远去,消失在天际,泛着光的水面与右侧黑重的山峦构成对比。
布局巧妙,山峦不规则的块状体貌,溪水的长条状,村舍的几何形状,相互搭配,分寸布置得当,营造出既有写实性,又富有形式构成趣味的景物。笔墨浑厚苍郁,山峦施以重墨为主,以干涩的焦墨勾勒山体,笔线断断续续,再以浓淡不一的水墨烘染山石,为了避免过于厚重,山头以淡赭石,稍加淡石绿烘染,再加之村舍的白色墙面,以及左侧溪水的映衬,黝黑雄壮的山峦亦显得灵动起来。
李可染《横云岭外千重树》
此幅山水大作,采用仰起视角定点构图,整幅画面突破了中国画散点构图的传统模式,在构图视角选择上符合作者的一惯风格。另画面充塞整个纸张,峰峦树木,层层叠叠,给人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李氏山水雄浑的气概。用笔上洒脱阔达,沉着有力。墨色的把握则根据光影的需要,合理安排明暗对比,逆光而作,使得所表现的景色似乎笼罩在光影之下。在我们着眼欣赏时,能一眼就沉迷于其景物所呈现的神秘之中。应该说,此画在整体风格上是具有非常明显的李家山水风格。
此画的左上角题有“横云岭外千重树,流水声中一两家”诗句,此句出于唐诗之中,为画家取诗入画而成。早在此帧成画之前,李氏已在其它小帧画作中多次引用此诗句,且在八六年前也多次以相似题材入画。
李可染《树杪百重泉》
此幅李可染《树杪百重泉》一改传统山水画上下留白、天高地阔之意,上追北宋全景式构图,用极为丰满的布景形成强烈的个人图式,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之气势。山势迎面而来,屋舍隐于山间,瀑布浓缩为几条白色的裂隙,把光引入画面,通过探索“光”与墨的变幻,表现山林晨夕间的逆光效果,雨后清新润泽之气扑面而来,整个画面像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朦胧迷茫、流光徘徊,给人以独特的艺术感受。
作品空间结构坚实而厚重,沉涩的笔调绵密地深入到画面各个角落,一点一画、一笔一墨积成画面。这种悲沉的黑色形成的基本色调,深深地抓住了人们的视觉,震撼着观者的内心,表现出深厚博大的精神力量。
李可染《青山绿水好江南》
进入20世纪80年代,李可染绘画艺术步入一个全新阶段,这个时候的作品已脱出实景,更重写意,笔墨混成,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此幅《青山绿水好江南》便完成于这个时期,堪称艺术家鼎盛时期的佳作。
书画作品
△李可染国画《襟江阁》,李家山水代表作【查看详情】
是幅作品为李可染1980年作品。3尺。手机拍照,图片未经任何艺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