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书画文摘 | 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时间 : 07-07 投稿人 : 策策 点击 :

林风眠1900年11月23日出生于广东梅县(古称嘉应州)白宫镇阁公岭村,家名绍琼,学名凤鸣,后改风眠。出生于贫农之家,幼时即喜爱绘画,中学时代,其习作极得老师梁伯聪的称赞,给他120分,而给其他学生最高只有80分。学生问梁伯聪为什么,梁伯聪说:“我的习作100分,林风眠的习作好过我,所以给120分,你们的比我差,只能得80分!”

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 书画文摘

林风眠故居

林风眠1919年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学院。1919年参加勤工俭学赴法留学。因其家境清贫,曾得到毛里求斯华侨团体旅毛林风眠集义会的资助。1921年入读法国迪戎(DIJON)国立美术学院学习西洋画。

1924 年 5 月,法国东部斯特拉斯堡举办中国美术展,正旅居法国的蔡元培作为嘉宾出席,他被林风眠的作品《摸索》深深吸引。是年,林风眠24岁。

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 书画文摘

林风眠书屋

《摸索》是林风眠游学德国时所作,这幅画仅花了一天时间一气呵成,“全幅布满古今伟人,个个相貌不特毕肖而且描绘其精神、品性人格皆隐藏于笔端”。《摸索》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历代伟人探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正和蔡元培“教育救国” 、“美育代宗教”的思想相吻合。画展闭幕后,蔡元培偕夫人周养浩去玫瑰公寓拜访林风眠,一起探讨了教育思想。

文革期间,林风眠曾坐过四年四个月牢,1972 年底在周恩来过问下,林风眠被释放,他不敢再画画,带着一身伤病,艰难生活。有一天,他忽然接到通知,说有位外宾要接见他。他便匆匆赶去,这位外宾竟是三十余年未见面的学生赵无极。

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 书画文摘

△林风眠《双美图》【书画作品】

当年赵无极就读杭州艺专,生性叛逆,特别不喜欢必修的国画课,常从教室窗子跳出去逃课。在国画期终考试的试卷上,他涂了一个大墨团,落款“赵无极画石”,惹得国画教授潘天寿大发雷霆判他零分,他险些被强迫退学。

林风眠爱惜赵无极的天赋,坚决把他保了下来,在他毕业后还让他留校当助教。后来赵无极赴法国留学并定居,回国后当然是“外宾”了。众目之下,赵无极疾步奔到恩师面前,长跪不起,林风眠老泪纵横,俯下身来,师生抱头痛哭……

1925年冬回国后,林风眠看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深为艺术地位在中国之低下和社会民风之堕落感到痛心,他是抱着为“中国艺术界打开一条血路”的决心,接任了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校长。

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 书画文摘

△林风眠《琵琶仕女》【书画作品】

林风眠是有明确教育目标的,他在《致全国艺术界书》中写道:“故在忝(tiǎn,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长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之初,即抱定一方致力在欧工作之续,一方致力改造艺术学校之决心,俾能集中艺术界的力量扶助多数的青年作家,共同奋斗,以求打破术上传统模仿的观念,使倾向于基础的练习及自由的创作:更以艺人团结之力,举办大规模之艺术展览会,以期实现社会艺术化的理想。”

他在《东西艺术之前途》中提出:“固相异而各有所长短,东西艺术之所以应沟通而调和”的艺术主张,为复兴东方艺术寻觅出一条可循之路。

林风眠力图从教育、理论、创作三方面推进美育和中国的艺术改造。他的创作灵感源自苦难的中国现实,呼唤人道主义,有浓厚的救世倾向,在画法风格上则倾向于表现主义,造型简约,大笔触粗线条,色调强烈而凝重。

蔡元培和林风眠都是“美育代宗教”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林风眠更是实践者。林风眠试图通过“艺术革命”来实现他以“美育代宗教”、“艺术代宗教”的教育理想。

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 书画文摘

△林风眠国画作品《持莲仕女》【书画作品】

林风眠践行的“美育”包含了德育,是一种中西方教育融合的理念。中国传统儒家教育侧重德和行,他要融入西方人文价值观的教育元素,使中国教育既保持儒家之刚建,又能吸收西方人性向善的宗教理念。

林风眠“美育代替宗教”的教育理念和胡适“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对于时下中国是多么的重要啊。可惜,历史终究是历史,没有假设,也不可能重来。

虽然林风眠从事美术教育只有短短十几年,事实上在抗战爆发后,他便因各种原因淡出教育界。但在他教学思想、办学方针的影响下,从国立艺专走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如: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苏天赐、席德进等人。这些艺术家今天的艺术成就,也证明了林风眠的教育思想与教学实践在中国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1991年8月,林风眠病逝香港。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木心在《双重悲悼》写道:“艺术家除了一己的抱负志愿要酬偿完成,他还得担当一份′象征性′,这是时代历史赋予的,但丁、歌德、贝多芬、达文西……他们担当的最大的′象征性′,而尚有中的、小的、乃至微型的,都得由上帝的选民来一一担当。”

木心认为,林风眠先生曾经是我们的‘象征性’的灵魂人物。这样的词语,木心从未用来形容五四后的任何一位画家。

熊培云教授说:“错过了胡适,中国错过了100年”。我也真想说——错过了林风眠,我们错过了100年!

相关文章

  • 书画常识 | 谢闲鸥简介及作品欣赏
    书画常识 | 谢闲鸥简介及作品欣赏

    谢闲鸥(1901-1979)名翔,字君翔,号闲鸥,月斋主人,别署海上闲鸥,浙江上虞人。钱慧安弟子。流寓上海数十年,从沈心海游,埋首丹青间。所作人物仕女可乱真钱慧安。建国后供职上海博物馆,鉴定古画。近代六十名家之一。工山水、花卉,尤擅仕女。△和气致祥岩壑之清,玉堂之尊,闺房之玩,篱落之雅,靡不各尽其致,而布景之掩映衬托,疏密自然,得上官周之神髓。尝绘螺丝壳里做...

    66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钱瘦铁花鸟画作品欣赏
    书画学堂 | 钱瘦铁花鸟画作品欣赏

    钱瘦铁(1897 1967),名崖,字叔崖,号瘦铁,以号行,别号数青峰馆主、天池龙泓斋主等,江苏省无锡市鸿声里人,中国近现代书画家,中国画会创始人之一。花卉似沈周、徐渭,设色沉着古艳,着墨苍秀,常以篆书法写干枝,以草书法圈梅花,风骨劲峭。...

    947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一文读懂赵无极
    书画常识 | 一文读懂赵无极

    赵无极(1921年—2013年)华裔法国画家。细读以下10点,一文读懂赵无极。1. 赵无极的先见之「名」「无极」一词指没有界限,预示赵无极的多种创作风格如油画、水墨画、平版印刷、雕刻和水彩,他同时拥抱不同文化身份而且从不受约束。赵无极于10岁时开始绘画,他的父亲为银行家,鼓励他从小培养艺术天分,并将他送往杭州美术学院学艺,当时他的作品以具象风格为主。他师承备...

    1307 赵无极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吕凤子人物画作品欣赏
    书画资料 | 吕凤子人物画作品欣赏

    吕凤子(1886~1959),原名浚,字凤痴,号凤子,别署凤先生。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曾在南京、扬州、长沙、北京等地师范学校任教,曾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正则艺专校长、国立艺术专校长等职;49年后,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苏师范学院教授、江苏省国画院筹委会主任委员,省美协副主席等职。吕凤子的人物画的归类,虽有不少讽喻时局的作品,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内容。但...

    1080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启功恩师陈垣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启功恩师陈垣书法作品欣赏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大名道宗,室名励耘书屋,广东新会人。毕业于广州光华医学堂。创办《震旦日报》,辛亥后历任北京大学国学门导师,辅仁大学校长,建国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中科院历史研究二所所长,全国人大常委。我国著名史学家。他的许多著作成为史学领域的经典,有些被翻译为英、日文,在美国、德国、日本出版,毛泽东主席称他是国宝。△篆书七言联△行书“陆游...

    147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知识 | 何家英:模仿是工笔画发展中的第一大问题
    书画知识 | 何家英:模仿是工笔画发展中的第一大问题

    近些年来,总是有人问起关于当代工笔画创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谈工笔画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好谈,我们太习惯于把个别现象当做普遍问题,问题与成绩总是相伴存在着。当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之后,其“吴家样”在传承中竟增添了不少的市井气;在“元四家”备受尊崇以后,山水画在明清之际竟也只有“四王”一路的独家天下;吴昌硕、齐白石的大写意一扫明清萎靡之风而令人振奋,却使中国画家只以几...

    1435 何家英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黄宾虹花卉作品拍卖及欣赏
    书画讲解 | 黄宾虹花卉作品拍卖及欣赏

    众所周知,黄宾虹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所谓黑宾虹“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但少有人知道早年曾从郑珊,陈崇光等学花鸟。今年10月17日,黄宾虹的一幅花卉作品(长45cm;宽60cm)在香港派出了1969.82万的高价,成为黄宾虹花卉最高成交价作品。△黄宾虹花卉最高成交价作品 1969.82黄宾虹其它花卉作品拍卖成交情况(列举10幅):1...

    712 黄宾虹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浅析艺术品收藏的升值空间
    书画常识 | 浅析艺术品收藏的升值空间

    在08月18日举行的2019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上,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透露到,在华谊兄弟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最近卖掉了一批艺术品来解决现金流的问题。他还声称,就在去年的嘉德拍卖夜场中,有一半的拍品都是由他提供的。艺术品收藏真的就这么重要吗?千倍的升值空间和收藏利润先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2017年06月19日中国嘉德“大观——中国书画珍...

    1341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学堂 | 梵高向日葵系列油画
    书画学堂 | 梵高向日葵系列油画

    梵高一生创作了共十一幅向日葵。梵高的艺术是伟大的,然而在他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

    1022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辽博历代书画名迹欣赏
    书画常识 | 辽博历代书画名迹欣赏

    8月14日,辽博中国古代书法展、中国古代绘画展终于正式对公众开放,其中的古代名迹如唐代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周昉的《簪花仕女图》、张旭《草书古诗四帖》,五代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北宋徽宗赵佶的草书《千字文》、《瑞鹤图》,元代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秋声赋》等只是展品的一小部分。两大书画展厅共计展出85件珍贵馆藏书画展出。△《瑞鹤图》北宋 赵佶△宋人...

    1529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科普 | 比利时女画家时尚肖像绘画作品欣赏
    书画科普 | 比利时女画家时尚肖像绘画作品欣赏

    比利时女画家Anja Van Herle,1969年出生于比利时,1987年,她就读于比利时高等艺术教育学院,她获得了绘画美术硕士。2003年,Anja搬迁到洛杉矶。Anja在她的艺术作品里同时融合了欧洲的“sense of high”和美国“sense of wonder”风格。她现在集中于具象绘画,灵感来自古典与现代时尚。她擅长描绘女人脸部的微妙表情。...

    1756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快速认识什么是未来抽象艺术!
    书画资料 | 快速认识什么是未来抽象艺术!

    20世纪初期,俄国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与欧洲较为接近,这使俄国对欧洲现代艺术的吸纳有了精神上的某种相通。当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等此起彼伏的艺术运动在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刚刚被理解和接受时,它们马上也在俄国艺术界得引到了响应。而李西茨基就是这样一位受到先锋艺术影响的画家。利西茨基,(1890—1956)是俄国前卫艺术家,抽象观念传...

    1104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常识 | 王成喜写意葡萄欣赏
    书画常识 | 王成喜写意葡萄欣赏

    王成喜写意葡萄欣赏:△王成喜 葡萄 67×44cm△笔底珠光 66.7×42.3cm△王成喜 葡萄 46×68.3cm△王成喜 硕果 95×89cm△王成喜 1987年作 葡萄 70×50cm△王成喜 1988年作 葡萄 97.8×32.4cm△王成喜 1994年作 葡萄 45×67cm△1993年作 笔底珠光 93×58cm△王成喜 葡萄图 128×67c...

    898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资料 | 红尘绝恋-吴湖帆和潘静淑的《蝶恋花》
    书画资料 | 红尘绝恋-吴湖帆和潘静淑的《蝶恋花》

    在清末民国之初,古城苏州有两个富贵的大户人家,一为以“富”为称的吴家,一为以“贵”为称的潘家。这两家有一段感人肺腑的姻缘,就是吴门大画家吴湖帆和潘家大家闺秀潘静淑的浪漫爱情故事。吴湖帆和潘静淑潘静淑(1892-1939),名树春,出身于世代簪缨的潘家,是潘祖年的次女,一富贵千金。曾祖潘世恩是乾隆五十八年状元,官至大学士,加太子太傅,位极人臣。祖父潘曾莹,官至...

    1881 吴湖帆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 书画讲解 | 画中的春天
    书画讲解 | 画中的春天

    每个人心里的“春”都不一样。在喜迎新春的日子里,让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一看画家眼中的春天。△《盛开的桃花》 梵高△《春之歌》 徐悲鸿△《春》桑德罗•波提切利△《春风杨柳万千条》 傅抱石△何多苓 1992年 春天△吴冠中 1995年作 春天△颜文樑 春天的梦△苏天赐 1993年作 春天的池塘△关紫兰 春天△周春芽 2011年作 致春天△黄建南 高原的春天△林风...

    895 书画杂谈 书画作品鉴赏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