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用放大镜鉴别古瓷[图文]
- 明成化青花十六罗汉宽肩长盖罐,高18公分(同庆堂珍藏) 明成化青花十六罗汉宽肩长盖罐,高18公分(同庆堂珍藏)高倍的放大镜是鉴定的重要工具。曹兴诚先生,不但是台湾收藏界的知名大家之一,更经常荣登世界百大收藏大家之列中,...
-
- 唐三彩受国外古董商青睐 鉴定有妙招[图文]
- 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在过去数百年里一直被民间收藏者所忌讳。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国外藏家关注后,唐三彩收藏在国内才逐渐兴起,尤其是唐三彩珍品在国际拍坛上价格迭创新高后,国内艺术市场才真正出现了唐三彩收藏热,此后不少...
-
- 漫话唐三彩收藏:辨别仿品有窍门[图文]
- 彭浦唐三彩作为陪葬冥器,在过去数百年里一直被民间收藏者所忌讳。自上世纪80年代初被国外藏家关注后,唐三彩收藏在国内才逐渐兴起,尤其是唐三彩珍品在国际拍坛上价格迭创新高后,国内艺术市场才真正出现了唐三彩收藏热,此后...
-
- 英乡绅收藏百余中国瓷器 精美程度让人落泪[图文]
-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参考消息网4月26日报道英媒称,朋友和村民们记忆中的“胖子”皮尔金顿,是个少言寡语的乡绅,只有他的家人知道他有一个秘密——一个近乎偏执的爱好:收藏中国瓷器。而且,他慧眼独具、瓷海淘金。 据英国广播...
-
- 来龙去脉有出处:注壶的前世今生[图文]
- 宋代《文会图》出现注壶与注碗 从史料来看,注子至少始于晚唐,是古代酒器而非茶具。盛行于唐中期至宋代,是由魏晋南北朝以来流行的鸡头壶或盘口壶演变而来,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即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
-
- 美人醉釉郎窑红:探秘迷人绚烂的传统红釉[图文]
- 郎窑红,是我国名贵铜红釉中色彩最鲜艳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
-
- 南海渔民文物故事:潭门小镇的蓝色记忆[图文]
- 南宋酱釉瓷碗。本版图片均由海南日报记者 宋国强 摄琼海市潭门镇16位渔民捐赠的400余件家传物件,还原了古代南海渔民的生活状态和海上贸易实况。琼海市潭门镇渔民捐赠的南宋铜饰件。一只民国时期的瓷碗。一只残缺的清...
-
- 精美雕塑:顽皮的陶瓷塑像王国[图文]
- Vipoo Srivilasa,一位出生于泰国的瓷器艺术家,他将泰国传统艺术与当代澳大利亚文化相结合,展开跨文化讨论。他毕业于曼谷Rangit大学瓷器专业,1999年移居澳大利亚,在Monash大学和塔斯马尼亚大学攻读艺术硕士学位,并在世界各...
-
- 元饶窑观音瓶的故事[图文]
- 文/蔡暄民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 假银圆换走稀世珍品 一天,繁华的南京路拐角口,一大帮子人围着一个半躺在地声泪俱下的中年汉子。原来他父亲身患重病,无奈之下,拿出祖传的一只观音瓶来十里洋场的古玩店换钱...
-
- 乾隆官窑茶叶末釉瓷器[图文]
- 图1-1 茶叶末釉兽耳尊图1-2 茶叶末釉兽耳尊底部款图2-1 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图2-2 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底部款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高温黄釉,釉呈失透的黄绿色,在暗绿的底色上闪出犹如茶叶细末的黄...
-
- 唐代瓷器与黑釉瓷或成升值热点
- 今年的香港春拍,古董板块交出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单,成交率与成交价格都高出人们的预料,多件拍品创下同类纪录,甚至以估价的几十倍价格成交,有力拉升了春拍总体局势。那么,市场已经全面回暖了吗?艺术品市场的又一个“2008年”到...
-
- 高古陶瓷研读与赏析——唐代部分 [图文]
- 白釉点黑彩龙柄壶巩县窑承载历史的记忆记录过往的故事瓷器是当今世界各国人们所熟识的生产、生活用品。但在整个人类历史社会相当长的时空运演中,她的生产技术一直为东方王朝所独享,并为中土争得无限荣光。而今日大家再...
-
- 青铜器:汉代工艺铜镜鉴赏[图文]
- 铜镜作为古代的照容用具,在中国约有4000年的历史。两汉时期,形成了中国古代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较之先秦时期,汉代铜镜不仅类型和装饰更加丰富多彩,而且因使用开始普及,产量也空前增加。正因如此,在汉代手工业中,铜镜铸造...
-
- 北朝安阳窑青釉覆莲夹梁盖罐[图文]
- 青釉夹梁盖罐在我国陶瓷家族中是一个比较少见的品种,而青釉覆莲夹梁盖罐更是罕见,至目前发现的仅河南安阳窑等少数窑口,且该窑口所涉品种、窑口的历史等还需进一步发掘和探求。这件青釉覆莲夹梁盖罐(见图),罐体通高22.5厘米...
-
-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东方的维纳斯[图文]
- 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明德化窑白釉“何朝宗”款观音像(如上图所示),高48厘米。观音头挽高髻,披帔巾,面部丰满圆润,目光向下,表情柔和,体态丰腴,颈戴项圈,上着袒胸广袖褒衣,下着宽腿长裤,两手相拱...
-
- 晚清四朝官窑瓷器各有千秋[图文]
- 清光绪 茶叶沫釉荸荠瓶咸丰元年(1851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正好六十年一甲子,也是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最后60年,其间景德镇御窑厂的官窑瓷器生产时断时续,但瓷器仍可代表当时最高的制瓷工艺水平。9月23日~30日在广州市文物总店...
-
- 明民窑绘有开光图案的青花盘被欧洲称为克拉克瓷[图文]
- 明万历青花松竹梅小罐明万历青花松竹梅小罐此器高14厘米,口径7.5厘米,足径9.3厘米。肩部青花锦地开光内分别铭“福”、“寿”、“康”、“宁”文字,主题纹饰绘松竹梅,并于纹饰内暗藏“福”、“禄”、“寿”三字。这种以花...
-
- 福建金油滴建盏售价299万元创新高[图文]
- 此件口径21.5厘米,高7厘米的金油滴建盏将永远入藏福清黄檗山万福千年禅寺。 李加林 摄 由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盏技艺传承人黄美金(左二)创作的金油滴撇口盏,被来自福建福清的著名慈善家陈先生和万福禅...
-
- 北朝褐绿釉印花扁瓶体现东西融合[图文]
-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当时的中原地区与西域各国的交流十分频繁,以至于当时的许多艺术中,既有汉族的传统元素,又有西域文化的影子。这件北朝时期铅褐釉印花人物纹扁瓶,高12.2厘米、口径3.1厘米、足径4...
-
- 近代浮梁陶校款识[图文]
- 前些日子,笔者收藏了一件粉彩圆形笔筒,底有“浮梁陶校制”红款,因存世量少,故在藏友聚会时带去与藏友们共赏,并借此讲讲“浮梁陶校”的史实。 清朝末期,为了抵制洋瓷的倾销,当时不少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创办瓷业公司,以振兴国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