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由于玉雕工具限制,一个玉件需要长年制作,一般一个玉石工匠一生只能做几件玉器,有些工艺复杂的玉件一生人都难以完成,甚至需几代人完成。所以请珍惜你手上的“旧玉器”。
老工新工的不同,源于所用工具、磨具的不同,以及这些工具的转速、效能、精确程度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留下不同的痕迹。老工新工的不同之处,利用放大镜只要细心观察,总能见到不同的加工痕迹。
线条:
老工速度慢,线条比较流畅,在线条的两侧沟边没有崩口(特别是十字交叉、网纹、也完好平整)。 老工沟底呈现磨砂状,无明显长条形磨痕。这是因铁铊与解玉砂接触时才能磨玉,而解玉砂又很快被铊轮带走,只能留下短暂的磨痕,不可能划出长长的道道。 做工不细的老工,有时可以见到铊轮走速不均,压力不匀,而出现的沟底坑洼,沟线有宽有窄等现象,也有重复下铊之重线等,这样的老工是粗工。
新工的线条是用砂轮砣,在高速磨削下快速形成的。线条的边沿往往出现玉石的崩口,使线条出现锯齿形边沿。 新工线条的沟底还会有长条状磨痕,这是因为砂轮砣上的砂粒不可能排列非常均匀,总有个别砂粒稍有突起,突起的砂粒在高速转动下就会在沟底划出长条形道道。 但有的新工仿老工,选用砂轮砣的砂粒很细,加工走线时用力小走速成慢,沟边也很完整,沟底没有道道而且光滑。此时,只要看看沟底有否磨砂情形,就能识别是老是新。
粗沟:开挖粗沟时往往用铊扩切,老工下铊细腻。新工加工快速,有过渡不均等粗糙现象,边坡有磨痕。
钻孔。老工工艺下的钻孔通常是两头大,中间窄,而新工做的钻孔一般笔直顺滑,粗细一致,没有明显的形状变化。
成洞。老工工艺慢,在做洞时会慢慢磨砂出来,而新工比较直接,所以通常会在玉器表面留下比较明显的痕迹。
抛光。老工抛光的比较细致,表面光滑,色泽莹亮且柔和,而新工通常讲究速成,抛光的比较粗,不能顾及全面,所以会留下抛光的痕迹。
圆雕。在雕琢玉器的弧面时老工通常是打磨的非常细腻的,因此表面没有磨损,而新工比较快,工艺掌握的也不是很好,所以容易起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