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玉圭
周礼用玉“六瑞说”由来已久,但近年伴随大量实物资料的问世,质疑之声日益强烈。如有人根据考古数据,提出周代礼仪用玉只有圭、璋而已,并不存在六器。
另一个较具影响力的论证来自“蒲璧”。盖周礼六瑞说,多引自《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之语。
然而原文此前还有一段:“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穀璧,男执蒲璧。”
“蒲璧”上所用之蒲纹,起初只作为谷纹的定位程序,即“打底子”:先在玉璧上划出三组不同方向的平行线,组成编织纹;再将交叉处锐角截断,形成凸起六角形;之后用砣具一个个砣出谷纹的小逗点。
蒲纹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纹饰要迟至战国晚期,蒲璧的流行则在汉代。据此,《周礼》的成书年代应不早于战国晚期。而六瑞说中颜色与天地四方的对应关系,又明显带有阴阳五行学说色彩。
换言之,战汉年间成书的《周礼》,并不能等同于西周春秋的周礼。
这件汉代蒲纹玉璧属于黄玉种,红沁,刚到手时有许多灰皮,盘玩了一段时间后灰皮逐渐退去,出现了温润的宝光和美艳的沁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