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的分期与发展,具有明确的时间与空间延续性,是玉文化十分发达,成就辉煌的主要标志。
玉器的地理文化特色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区系的划分,是以其地域环境及文化面貌为依据的。因之,各考古学文化的玉器,具有鲜明的地理文化特色,即不同的地理环境,会造就出相异的玉文化形态。玉器在材质、品种、造型、纹饰等方面,都表现明显的个性特征。如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勾云形佩;良渚文化祖神骑虎纹玉钺、玉琮、玉冠饰;凌家滩鹰形猪首井星形佩、玉龙形佩;石家河文化玉虎面饰、玉人面饰、玉凤;龙山文化鹰纹、人面纹、兽面纹玉圭等。
不同考古学文化,因就地取材的用玉方法,构成了玉器材质的多样性。各考古学文化玉器的品种、风格及文化内涵的相异性, 首先是由各个不同的地理文化决定的。各地的先民,由于民族、地域、生产、生活、意识观念、制玉技艺等因素,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新石器时代玉器的个性与共性,在文化分量上,个性重于共性。这是由于各地方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的,也是氏族社会经济与文化结构的差异性所致。
玉器的美学特征
从新石器时代玉器的种类、造型、纹饰、工艺等全方位视角上考察,它的美学价值主要表现在:既有原始的朴拙美,又初显文明的典雅;既有物质与精神的浑融性,又有超功利价值观的内容。将这些情形分析开来,则表现如下:所谓原始的朴拙美,主要指玉质生产工具,它们以直线为主的简约造型,质朴而赡丽,将工具的功利价值推向顶峰;所谓文明的典雅,主要指装饰品以曲线为主的造型与纹饰,表现它柔美的风采和玉的温润美的完好融合,标志社会高度审美的要求和审美风范;所谓物质与精神的浑融及其超功利价值观,主要指礼仪器的雄浑壮观、体大精美,它们由生产工具脱胎而生,且由原来的物质产品变化为精神性产品,由原来的功利价值转化为超功利和象征性价值的最终完成。
此类玉器主要为简单的礼器、象征性武器、工具及装饰品等。在穿孔玉器的孔壁上,由于工具的不断磨损,造成愈至深处孔径愈小的现象。此期玉器,以各种礼仪器为特色,如大型玉圭、玉璧、玉钺、玉琮和玉冠饰。这些玉器的数量极多,制作精美,纹饰丰富,文化内涵极为深厚和重要。北方的兴隆洼、查海玉器,南方的河姆渡玉器,时间距今约8000年至7000年,可定为初创期。此期玉器数量少,形体小,造型简单,工艺较原始,以玉块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