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文脉千年。在悠悠千年的岁月长河中,无数的异说杂学经过时光的洗 礼而去芜存菁,慢慢沉淀为构筑国人精神与魂魄的真知灼见。而作为道德规范和社会典章的礼,更是深入国人骨髓,成为华夏文明的符号与象征。
国人重礼。《礼记 曲礼上》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 亦非礼也。”可见早在春秋时期,讲究“不腆之仪”的送礼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社会风俗而被国人普遍接受。可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时期,能够代表送礼者奉申贺敬之意的贵重礼品却又寥寥无几。于是,玉石以其独有的圆润光滑的冰肌玉质和道德齐礼的文化特性,脱颖而出,成为国人迎来送往的最佳馈赠。
赠玉之风始于周代,盛行于春秋。在那个时代,赠玉、佩玉之俗可以说贯穿了人 的一生,围绕着人们的嫁娶婚丧。从婴儿降生,前来恭贺的亲朋所赠送的无瑕美玉, 到男女成年,冠礼笄礼所佩戴的皮弁玉笄;从男女情动,男子用来表白内心的琼琚瑶玖,到鸾凤和鸣,新夫新妇相对饮酒的合卺玉杯。
古人无处不佩玉,无礼不赠玉。玉石对于那时的人们而言,是对新生生命的珍视,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是对社会责任的承 担,是对婚姻生活的渴望。而古人也在赠玉之风的影响下,磨砺着自己的心智,陶冶着自己的情操,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儒家玉德文化。使佩玉、赠玉之风,不仅成为了“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士人君子的千古名训,更成为了古时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诸侯 之间的外交聘礼。
在《礼记 聘义》中“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的礼法教导下,国与国之间,天子与侯臣之间馈赠用玉,是崇玉传统下推己及人的真 心诚意,更是表达彼此友好与尊重的外交国礼。
然而,随着汉文化的起伏跌宕,礼仪逐渐式微。而曾被国人视为瑰宝的赠玉之礼, 也随着华夏文明的辗转,民族精神和人文精 神的异变而逐渐被边缘化、逐渐被淡忘。人们佩玉,不再是为了对礼制的遵守和对精神的磨练,而是沦为了财富的炫耀和身份的标榜。华夏冠礼仪式的消亡,使得玉石所蕴含的礼仪形制荡然无存,在近代西风东渐、西化思潮的冲击下,逐渐被钻石、彩宝等西方珠宝所取代,赠玉、佩玉之风也随着古代礼 制一起被人们彻底遗忘。
礼究竟是什么,在我看来,最简单无非是对真诚的严苛恪守,儒家的阐述再经典不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率说,作为个体的人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有事情都真诚不虚、坦诚相待的话未免有违人性,可作为社会人,关乎自己利害的东西总归要有所节制和平衡,真诚就成了必须, 最后上升为几乎无功利的“君子之德”,滋养心灵,而后文质彬彬。
正是因为缺失了这份真诚,自古便被誉为“礼仪之邦”的中国,现在的赠礼之 风少了几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坦率之意,多了些许物欲横流的逢迎投机。而曾被国人视为国礼,珍为民瑰的玉石,也渐渐褪去了礼器的光环, 成为手中的玩物、家中的珍藏。
只是不知当世人为“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而啼笑皆非时,替“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而呐喊张目时,是否还能记起那个以玉为德、以玉为礼的时代。那时的礼,无关地位, 无关金钱,发自本心,有的只是对华夏文明本源的思考和人与人之间最坦荡的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