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清代雍正乾隆时期,西洋画的透视法就已经传入中国,其观影布局和写实绘画技术十分先进,但却不被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名家认可。雍正乾隆时期的著名画家邹一桂曾评价西洋画的透视法虽然“其所用颜色与笔,与中华绝异”但“笔法全无,虽工亦匠,不入画品”。透视法虽热精妙,却失去了国画艺术的精粹。
邹一桂所说的国画艺术精粹,实际上就是“以大观小”之法,即通过纵览全局,把握细节,把作品最美的一面和最契合主题的一面表达出来,而不是单纯地追求写实。透视法虽然真实,却是以点观面,不得全貌,失去了总体的把握,无法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中国画家不是不会画一个角度,而是不愿意用数理化的方式去作画,为只画一角,而忽视整体。绘画技术入玉雕也不是简单地运用透雕圆雕等方式表现作品,而是把握住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粹,做玉雕式的表达。
例如这件岫玉《江山如画》,尺寸为2880x80x1880,作者利用了岫玉的天然纹理和颜色搭配,巧妙的雕刻工艺,描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描绘了山川之真性,使气势磅礴的山水风光如身临其境,也突出了绿水青山的保护大自然意识,使这件作品体现了玉石和设计雕刻的灵魂之美。
六朝刘宋时期画家宗炳曾说描绘山水要“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山水画表达的不是一个个透视的焦点,而是“欲令众山皆响”,用作品去呼吁去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