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伴随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田玉不仅材料难得,术观赏性也是不可多得的。每件作品都浸入着玉雕大师的心血,不仅玉质稀有,构成玉雕的每个组成部分都不可或缺。那么,优质和田玉有什么特点?
一块好的和田玉,首先给你的感觉就是柔润,白玉像羊脂、黄玉像鸡油,油油的、糯糯的、酥酥的;和田玉又和翡翠不同,翡翠要求鲜明光亮光泽外射,而和田玉则要求“精光内蕴”,光泽蕴含在里面,气质内在而不外露。所以它给人的感觉是质厚温润,温和润都是一种感觉,和田玉其实贴在脸上是冷冷的,但看上去感觉是温温的,“凝脂”的感觉当然是润而不干。
脉理坚密是指,它的质地结构坚实细密反映在感性的认识上,外观很细腻,坚硬不吃刀。一块好的和田玉,具体要符合一是要“体如凝脂”,二是要“精光内蕴”,三是要“质厚温润”,四是要坚硬细密,具备这四个要素的便是好玉;反之,质地粗粗的,干干的内里不蕴含一种精光,外表不细腻温润,便是劣质玉。
优质和田玉一般来说,在质地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白玉为贵、黄玉次之。青玉和青白玉等价值就要低些。但颜色对于和田玉的重要程度,不及对硬玉来得那么突出,翡翠颜色相差一点,价值就是几万;和田玉则主要是看质地,除非是羊脂白玉,一般颜色相差少许不会有少大的影响。但不管怎么说,颜色终究是鉴别和田玉优劣的标准之一,即便同是白玉也要看白的程度和纯度,如果白中闪青或白中带灰,都会影响到玉的价值。
雕工对于和田玉的重要性要超过硬玉,因为和田玉开采使用历史悠久,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纹饰、造型和做工,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时要超过玉本身的价值。即使撇开这一点不谈,硬玉因为主要是看种、色、水,雕工相对降到了比较次要的地位,而软玉则主要看质、工、色,工的重要性有时超过色。
所谓“玉不琢不成器”,雕工对于和田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虽说在人类早期曾崇尚过“大器不琢”的素面玉器,但在今天在时代、玉质相同的前提下,有工的价值肯定要超过素面的许多。例如同是良渚玉器,有工的人兽纹璧就要比素璧价值高;同样有工的新玉也要比无工的新玉有价值,工好的新玉则比工差的新玉有价值。
雕工是一个时代审美理想、艺术趣味和工艺水平的体现,它不仅可见工艺师的才情巧思,以看到雕刻者为之付出的辛勤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