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手镯
手镯原型——玉璧
璧是一种扁体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尔雅释器》说“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肉”指扁圆形的实体部分; “好”指中央的孔。
时至今日,在我国南方一带,仍有将手镯称为手环的说法。可以确切的说,目前国人所佩戴的手镯从形制上讲源于玉璧。从新石器时期的礼器——璧开始逐渐演变,肉好若一的瑷,最后再到好倍肉的环;从祭祀的礼器到佩戴的首饰,其演变过程经历了几千年之久的玉文化。
手镯原型——玉琮
并非所有学者都将玉手镯的起源归功于玉璧,也有学者认为手镯是从新石器末期良渚文化的琮演变而来的。琮,大体上可分为四类宽短型、高长型细小型,方柱素面型。宽短型的形成与圃微型镯有关,高长型由宽短型经层累地加高而来细小型俗名“方勒”,也称为“勒子”之后逐渐演变成了辟邪用的玉勒子。
有的手镯的内径为圆形,而外形却似有棱角的方形,这便是取自内圆外方的古代玉琮之形象极可能代表远古以来的“天圆地方”观念。因为古人认为宇宙浑圆鹅卯:“四方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卜辞。”卜辞确有“四方”和“四方风”、“四方受禾”和“四土受年”的内容。内圆外方的手镯可能即源于内圆外方型的玉琮,因为,玉琮是中国人最早,最典型的用以祭礼(满通)天神地支的礼仪神玉。
和田玉手镯选材严格,一经琢成,其质型永不再改,传世千百年之后,其亲情爱意也始终不变。如今社会上流行的各类结婚首饰虽也传情,但雷同者比比皆是,并可以随意重新改制,和田玉色彩丰富,种质繁多,琢得手镯,可谓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即便用一块玉料也可加工成不雷同的手镯。凡此种种,人们更有充分的理由去选择独一无二的和田玉,享受积淀了深厚内涵的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