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玉雕经过明代的急剧发展,到了清代臻至顶峰。工艺材料、工具逐渐明确,工艺流程逐渐规制,工艺特征逐渐突显。苏州琢玉工艺流程繁多、精细谨慎,吸引了皇室的关注,同时掀起了苏州工匠大规模北上的风气。
清代苏工玉雕发展的一大优势,便是玉料的充足供应。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后,将和田地区划入版图,玉料可以保持充足的供应,大量的和田玉原材涌入苏州,对清代苏邦玉雕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推动。
其二,工匠组织出现了新的变化,清朝以前苏州玉匠均为匠户,一日为匠,世代为匠。清入关后,为争取民心取缔匠户制度,玉雕愈发普及,兴起了个体小手工业,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苏州琢玉从业人数越来越多。
第三工匠组织也由传统的家庭、师徒发展到行业工会。嘉庆二十五年,苏州创立玉业公所。太平天国时,建立了珠晶玉业公会。行会的作用主要是制定行业规则、整合行业内资源、避免恶意竞争、保护本行业立意等。
另外苏州玉雕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雍正初年,宫廷在造办处设玉作;乾隆元年,宫廷建如意馆,苏州不但向朝廷提供玉匠、玉料,还担负为造办处加工玉器的任务;嘉庆二十五年,苏州创立玉业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