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如何辨别高古玉器(玉石知识)

时间 : 03-15 投稿人 : 淘气儿 点击 :

如何辨别高古玉器(玉石知识) | 玉石知识

高古玉器不仅有古朴的包浆、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而且又有神韵鲜活的外表,而现代的仿品却缺少高古玉独有的神韵。正因为如此,高古玉也受到了很多古玉收藏爱好者喜爱!但目前高古玉市场上的高古玉真伪难辨,也令众多古玉收藏爱好者吃亏上当,以下我们就总结了一些高古玉简单实用的辨伪小窍门,希望能够对各位古玉收藏爱好者有所帮助。

玻璃光

玻璃光一般在潮湿和密闭的环境中容易形成,颗粒细、密度大的玉质容易形成,盘过的比没有盘地的容易形成。玻璃光泽,又似由内发,其色蓝盈盈的,还能反射其他物品的影子。沁成时间在1200年以上。

包浆

传世玉器生成包浆很快,有二三十年变可显现。入土生成包浆就很慢,最快也得百年以上,不少的玉器在地下永远也不出包浆。玉生包浆,年代越久,包浆就越厚。

玉萎缩

由缝隙处萎缩,再形成线状萎缩,再导致边缘等处的大面积萎缩。用几百年至几千年不等。

绺莹沁

绺莹沁里面沁进一般色彩需七八十年,要沁入水银需200年以上。

黑漆古

多由墓坑中的水银所沁,有凹陷现象或闪现银星。时间在1600年以上。

开窗

1

古玉受沁最慢的地方是表面最光洁和距离边缘远的地方,在到了满沁或者快到满沁的状态时,往往会留有一小块尚未受到沁染而显露原来玉器底子的地方,这片地方就称为“开窗“,从开窗的地方能清楚地看到玉器原来的本来面目。沁到这样的程度,需要1800年以上。

变形

松软的玉器,遇到外力,就可能扭曲变形。刚出土的松软古玉,在初盘时期,不要过于用力,以免损伤玉器。经后之后,就会变得坚硬起来。

花脸沁

花脸沁往往有多种沁蚀,比如色沁、土沁、水银沁、钙化等,至少需要600年以上。

牛毛纹

牛毛纹一般由水银、铅锌等物质沁成,线状,顺着某一个方向排列。时间需要800年以上。

全皮色

某种单一皮色基本能布满整器,包括色沁、石灰沁、土沁、水沁、钙化、包浆等,但并未将玉器的肌理渗透。时间需要1300年以上。

铁红沁

受铁或土沁所致。受沁的程度有重有轻,重的地方还带有棕红或黑红的块状物。沁成这种程度需要千年以上的时间。

石灰沁

石灰沁轻者在玉器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灰白色或青灰色膜,需要四五百年时间。石灰沁重者,玉内开始变得发红,像小孩子的脸色,称为“孩儿面”需要千年以上时间。沁蚀的更重者,形成一层不透明的皮壳,有薄有厚,称为“鸡骨白”,需要1500年以上的时间。沁得最重者,状如朽骨,时间要在3000年以上。

血沁

又称血古。古人认为血古为血所沁。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血液时间一长就不再是红色。这种色是由尸骨、色液、颜料、石灰、红漆、木料、土壤等东西共同沁成的,可将玉器沁成猩红色、枣皮红、酱紫斑等色。不过,要形成枣皮红和酱紫斑得需要700年以上的时间。

朱砂沁

主要受殓葬的朱砂所沁。朱砂沁入玉里的速度很慢,大都附在玉器的纹饰处、镂空等凹陷和粗糙处,将附近的玉皮染红。若将白玉的玉肌沁成淡棕红色,得要1800年左右的时间。

水银沁

水银沁的水银既来自殓葬水银,也来自土壤中的水银。一般来讲,土壤中的水银不能把玉器沁成半截黑或全黑,所以人们习惯将沁成半截黑或全黑的叫做黑沁古,将沁成线状的或小斑点的叫做水银沁。千年以内的水银沁一般不太黑,2000年以内的水银沁不亮,2000年以上的水银沁又黑又厚又亮。

土沁

土沁一般由红土和黄土沁成,呈浇黄至土红色,中间似乎有一个小核,核周围呈现放射性云块形斑痕状,好似用黄色炸药的鞭炮崩的痕迹。过千年的土沁,其核的部位会出现疙瘩或小坑,或变为土咬或蛀蚀。

水沁

净水能使玉器晶莹、滑润,几百年之内的,呈玻璃质的蓝绿萤光,被称为“澄潭水”;几百年以上表面就长一层水锈。大部分的水沁是污浊之水,玉器被染上污浊之气,或被水中矿物质所沁,300年开始长水锈,1000年可使玉表面不透光,1500年以上使水锈变得十分干老。

钉金沁

钉金沁的沁占呈钉子眼儿状,带色,抽坑,有棕色、紫色、灰色、黑色等,大都伴有线状凹陷。呈灰黑色或黑色的叫钉金水银沁。形成钉金沁至少需要1500年以上。

凹陷

开成凹陷之沁,原因之一是沁进的物质与玉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挥发、流失一部分;原因之二是重金属沁入。时间分情况而异,一般在六七百年以上就会开始显现,时间越长,凹陷越重。

饭糁

1

是指在玉的里面生成的点状、颗粒状的带色物质,就像玉的里面有大米饭粒、小米饭粒、玉米糁,有的还伴有粥状物。沁成这种情况,玉质疏松的600年即可,致密的需要2000年以上。

冰裂纹

冰裂纹又称“开片”。是玉石的自然老化(例如受热胀冷缩和水、空气作用,以及弱酸、弱碱的腐蚀)现象,以及沁进之物的催化作用的结果,需要的时间要在1900年以上。

钙化

这是玉石一种变质现象,多由氧化和复分解过程而形成比较疏松的物质,所以较为松脆,怕磕碰。这种钙化层就越厚。

全色沁

也称坩色沁。这种沁的特征是,大面积的乃至整个玉器,从外到内沁成某一主色调。名称有坩黄、坩青、虾籽青、皮蛋青、秋葵黄、枣皮红、老土红、冰糖色、玫瑰紫等几十种。沁成这类颜色至少要用1500年以上。

以上沁蚀状态生成时间,是相对于中等的土壤、气候条件而言的。我们习惯将古玉存放环境为分干、中、湿以及热、温、寒等若干类土壤气候类型。若在干性和高寒地区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就慢得多;在密闭及腐蚀物少的环境里,沁蚀的速度就会更慢一些;在湿热性环境内,沁蚀的速度就会快得多;在强酸、强碱或海滩盐地区的环境中,沁蚀和腐蚀的速度就更快。古玉所处的小环境还分水坑、火坑和干坑。一般讲,水坑之玉多斑点,形如虫蛀;火坑之玉多裂纹,形同石灰;干坑之玉皆带有枯槁之色、土锈之痕。三者如无变质或蚀缺,盘之日久,皆可复原,但水坑不如火坑,火坑不如干坑,火坑之玉是最难恢复原状的。

相关文章

  • 不同产地的碧玉(玉石常识)
    不同产地的碧玉(玉石常识)

    玉石界碧玉虽比不上和田玉白玉、羊脂玉的名气大,但碧玉凭借着鲜艳的绿色赢得了很多女性的喜爱,其实碧玉的产地有很多,像产自新疆和田玉地区的碧玉,产自玛纳斯的碧玉,产自青海的碧玉等等,它们都有着不同的特征,闪耀着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田地区的碧玉颜色均匀,色调比较沉稳且深,密度比较大,故也比较重;唯一的缺点杂质比较多,杂质多为黑点,或星星点点,或聚成片状,或分散,看起...

    1573 碧玉 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玉器与玉德(玉石常识)
    玉器与玉德(玉石常识)

    中国有着7000多年的用玉历史,各个朝代都没有断绝,传承有序,是当之无愧的“玉器之国”。中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到:“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的文化特色之一,启迪着雕刻家、诗人、画家的无限灵感”。也就是说,玉“器”不单纯是一件器物,而又上升到人格化的层面。十二生肖玉挂坠...

    493 玉器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玉石文化
  • 和田玉白玉的鉴别方法(玉石知识)
    和田玉白玉的鉴别方法(玉石知识)

    和田玉白玉是以透闪石为主的软玉,它是由矿物为主形成的玉石,绝不能因其色白而称为白玉。白玉由于玉质上乘、资源稀少,目前收藏价值很高。白玉是软玉中最为珍贵的玉石品种。和田白玉内部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结构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结构特征。和田白玉的光泽很温润,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和田白玉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这是由于和田白玉的表面...

    1010 白玉 和田玉 鉴别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风水学
  • 东方雅致美,香港周六福玉石手串好清雅(流行佩饰)
    东方雅致美,香港周六福玉石手串好清雅(流行佩饰)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我们的穿搭都变得简单起来。既想要有清爽、凉快的感觉,又想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那手腕上的配饰自然不能少。 佩戴手表显得过于商务、正式,不太适合日常搭配,金属材质的镯子看着又有点俗气。不如戴一件玉石手串,凉爽通透、清雅润泽,格外适合燥热的夏天。 古语有言:“石之美者谓之玉,玉之大美者和田玉也。” 和田玉,自古以来便是中国四大古玉的头把交椅,...

    1906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分类(玉石鉴别)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分类(玉石鉴别)

    新疆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有皮者价尤高,皮有洒金、秋梨、鸡血等名,盖玉之带璞者,一物往往数百金,采者不曰得玉,而曰得宝”。俗话说“籽料不带皮,神仙也难断”籽料带皮就是鉴别籽料的一个重要依据。籽料皮色的分类:油皮,和田玉籽料的外层具有的油皮,看上去如同一片带有艳丽颜色的油花漂浮在玉料的表面,极具美感。沁皮,这种皮...

    1550 皮色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鉴别
  • 文物遗产引发的收藏解读(玉石资料)
    文物遗产引发的收藏解读(玉石资料)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2004年傅钰年发现,傅家家藏的玉被拍出数百万的天价,傅钰年等认为,伯父一房的子女隐瞒了包括大量古玉在内的巨额祖产,于是在2005年起诉,要求析产并分割祖产,引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析产纠纷”。案中涉及祖产是其祖父原民国教育总长傅增湘留下的,如今到了孙子辈的后人这些古玉已经增值巨大,这还不包括藏书、印章等其它文物。...

    524 和田玉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选购
  • 和田籽玉开发现状(玉石文摘)
    和田籽玉开发现状(玉石文摘)

    和田籽玉的开发,在现代已经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产玉工具的提高,以及随着和田玉价格的上涨,开发也是一件迫在眉间的事情,这是利润的影响,由于籽玉的珍贵和它在自然界的易采性,自从人类认识和田玉的价值以来,一直进行一定量的开采。几千年来它的开采量是无法统计的,但以现在昆仑山脉能具备一定“仔玉”产能的水系寻觅却仅有“玉龙喀什河&rd...

    552 和田籽玉 和田玉价格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寓意
  • 俄罗斯籽料与新疆籽料的不同(玉石科普)
    俄罗斯籽料与新疆籽料的不同(玉石科普)

    新疆和田玉籽料,龙凤呈祥  俄罗斯玉属于广义上的和田玉,从物理属性说,也属于透闪石类,一些玉质好的俄料品质并不输于和田玉。真正的和田玉不论是新疆的还是俄罗斯的,品质各有各的好,主要还是看个人喜好。  首先来看看籽料的概念:籽料是最初来源于和田料里的河坝料,就是山料滚下来在河床里被冲刷数万年,由于冲刷搬运碰撞时间很长,玉质形状韧性都达到了一种特别的质感,区别就...

    1655 俄罗斯 玉器籽料 和田玉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风水
  • 玉器行业的“八不”原则浅析(玉石百科)
    玉器行业的“八不”原则浅析(玉石百科)

    玉器行业的形成由来已久,自有玉以来,或官或民都促进了玉器行业的形成与发展,从古至今不断成熟,其服务针对文人墨客、高官显贵、富商巨贾以及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各界人士,特殊的赏玩群体,特殊的商品流通逐渐的就形成了极具特点的行业规则。 然,时代发展,市场在变,故老遵循的行业规则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不合时宜,究竟该如何面对这些约定成俗的行规,小编今天就和玉友们一同分析下玉...

    732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 几句鸿鹄志,献给每一位有理想的玉雕人!(玉石文化)
    几句鸿鹄志,献给每一位有理想的玉雕人!(玉石文化)

    当年拜师苦学艺,想闯一片天地。坐在沙砣水床前,梦未来的荣誉。鸿鹄之志飞万里,雕琢每个小时。为了成名咬牙关,引吭高歌一曲。天将降大任于你,磨练筋骨皮。玉不琢,不成器,离不开玉雕机。两眼迷离颈椎疼,真想喘口气。又怕思维难再续,再奋战到夜里。玉器城里转一圈,面对阿达西。本季料子又涨价,无奈挥手去。万元一克的戏码,一集接一集。面粉总比面包贵,无解的灯谜。咬紧牙关搞创...

    871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北京玉雕的传承与风格演变(古玉知识)
    北京玉雕的传承与风格演变(古玉知识)

    和田玉,纯洁温润,以其特殊的质地和与众不同的美感,深受人们的崇尚和喜爱。以和田玉为载体进行雕琢的玉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技艺,自古就有体现不同琢制风格的“南派”和“北派”之分。“南派”以苏州、扬州为中心,如轻清柔缓的评弹一样飘逸、儒雅、灵秀;“北派”则以北京玉雕为代表,与景泰蓝、牙雕、雕漆、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宫绣、宫毯并列为“燕京八绝”之一,端庄、大气、浑厚...

    691 玉石知识 玉石百科 玉石文化
  • 收藏和田玉,体会其中无限的乐趣(玉器收藏)
    收藏和田玉,体会其中无限的乐趣(玉器收藏)

    张岱《陶庵梦忆》中云:“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其实,没有癖好的人深不深情我们并不清楚,但是他的生活一定十分无趣。今年的疫情,很多人可以说有爱好的还好,没有爱好的人真的是在家硬生生躺了一个月,还要被老婆和父母责骂。  或许,人的一生还是需要一点爱好的。有的人选择了一些不费脑的爱好,比如打麻将、打游戏,但是这个疫情不能聚众让这些热衷于群体爱好的朋友十分...

    654 玉石常识 玉石文摘 玉石文化
  • 用手来判断南红玛瑙的产地和料子(玉石百科)
    用手来判断南红玛瑙的产地和料子(玉石百科)

    南红玛瑙虽说这些年一直都是叫玛瑙,但是很多人早都把它当玉石看待。因为南红与其它玛瑙不同的是,它不仅有玉一般的湿润质感,还有翡翠的通透感,这是其它玛瑙无法比的。我们知道,南红有许多不同的矿口料子,对新手来讲,所有的南红都长的一个样,但对老玩家来讲,他们可以通过“手感”来辨出产地来。因为不同产地的南红手感是不一样的。今天南红君就和大家分享...

    735 南红玛瑙 南红资讯 玛瑙知识 南红讲解
  • 青花籽料品质的决定因素?(玉石学堂)
    青花籽料品质的决定因素?(玉石学堂)

    青花籽料属于多色玉,一般是在青白或者灰白的底色上,有条带状、雾状墨色。青花籽料讲究的是黑白分明,就像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很受市场的亲睐。随着人对于青花籽料理解的加深,以其雕琢技艺的发展,青花籽料开始受到重视和欢迎,特别是其中一些独特的玉石,更是受到市场追捧,青花籽料因而名扬天下。目前,在著名玉器中,以青花料制成的玉器不在少数,也说明了和田玉青花籽料的价值。青花...

    1984 青花 因素 玉石资料 玉石讲解 风水玉石
  • 为何痴迷玉器收藏?(玉石常识)
    为何痴迷玉器收藏?(玉石常识)

    玉器,这个充满巨大诱惑力,扑朔迷离的世界,古往今来缘何使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工农商学兵穷追不舍?这大概不是简单的“利益”两个字所能说清楚的。那么是一种什么神秘的力量驱使人们痴迷于玉器收藏呢?和田玉挂件  寻觅之乐为了寻找好玉,人们搜求于山川河野,可以陶冶情操;徜徉于市场店铺,可以大饱眼福;浏览于展厅藏馆,可以提升鉴赏品位。纵观各地...

    1863 玉器 玉石科普 玉石学堂 玉石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