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挂件
红山文化的名字第一次提出是在1954年伊达先生的专著《中国新石器时代》中。伊达先生根据赤峰红山后遗址的陶器特征,分析出这种文化似是长城南北互相影响而形成的新型文化——红山文化。在1956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吕遵谔先生主持了新中国以来的第一次对赤峰红山后遗址的发掘,从而正式使用了红山文化。很明显,那时的红山文化是以在一个非常特定的地方:赤峰红山后遗址,其内涵也只是陶器和石器,还没有发现玉器,之后的很多次内蒙古和辽宁一带的考古发掘也是如此,都没有注意到红山玉器和发现红山玉文化。
到了1971——1972年,三星他拉的大C字玉龙的横空出世,红山文化——玉文化的真面目才开始显露出来。第二年,胡头沟遗址里的玉器被河水冲刷了出来。1979年,东山嘴遗址出土了两件玉器,其中一件是双龙首玉璜。这件玉璜虽然只有4.1公分长,但他的制式和概念一直影响到几千年后的战国和汉代。另一件是一件玉鹰,正面绿松石,反面是黑皮钻孔。同年开始,三官甸子的大墓和小墓中前前后后也出土了十几件玉器。
而真正发现和确定红山文化的核心是玉文化的是1981年的牛河梁遗址群的发现和其后的发掘。牛河梁遗址群考古发现了两个重点:一个是女神殿,一个是中心等级分明的惟玉而葬。
惟玉而葬使得红山文化的研究找到了真正的核心——玉文化。红山玉文化的发现,加上从1908就开始发掘研究的陶器和石器文化,才完成了整个红山文化的大致轮廓和基本的来龙去脉。
玉文化、石器文化,和陶文化,这三种文化构成了红山文化的基本内涵。站在这三种文化的起点上来看,以玉文化为连接点,以赤峰到牛河梁为中心,从时空到地域的全方位的立体顺延,整个红山文化的地域涵盖面越来越广泛,相连的地域越来越大,而时间上下连接也越来越长,形成了一条清晰明确和四通八达的红山玉文化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