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各种旅游,出去旅游,地方特产必不可少,然而,面对一些比较高昂的特产时,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被坑!
前不久,央视就报道了一则在景区买手镯被骗的新闻:
江苏常州张先生和妻子去浙江旅游,在景点看中了一款玉镯。看到商家拍着胸脯保证是正品,张先生就付款买了下来,可谁知经专家鉴定,这就是一款玻璃制品。
回到常州后,不放心的张先生拿着这款玉镯来到常州市古玉文化研究所请专家把把关。经过专家鉴定,这所谓的玉镯竟然是一款玻璃制品。
上万元买的手镯竟然是不值钱的玻璃?估计这事谁碰上都会气得吐血,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出去游玩,在景区碰到的那些坑人玉石!
八三玉
1983年在缅甸的玉石厂开出,传到中国之后就成了“八三玉”。因为生长在翡翠矿体周边,主要成分是硬玉,所以轮其本质是正正经经的“玉”。当然,玉质、品相等远不及翡翠,在很多景区都会用八三玉来卖出翡翠价。
阿富汗玉
阿富汗玉属于碳酸盐类矿物,可以算作玉石吧。市场上有人把他称作为“阿料”,这样听起来还以为是和田玉的俄料、韩料……不过,阿富汗玉的品质再好也赶不上和田玉、翡翠的。
水沫子
水沫子在矿物学上属于钠长石岩,看起来水头足,它内部的石脑形似翡翠的棉,颜色形似翡翠的飘花,它的价格很低,却常被当成品质很好的冰种翡翠来卖。
冰翠
冰翠,又名玻璃,真不是冰种翡翠……前两年被一些不良商家炒得特别火,没有任何价值,不是“玉”,也不是“石”,上面去旅游时买到的万元手镯,就是这种。
B货翡翠
有明显的酸蚀纹
B货翡翠也叫冲凉翡翠,是用强酸浸泡翡翠,并进行注胶,使原本极差的翡翠变得又干净又通透,时间长了以后,可能就会恢复本来丑陋的面目。这是市场上最常见也最易使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是B货翡翠。
C货翡翠
C货翡翠手镯,就是把翡翠手镯经过人工加工,在原来没有颜色的翡翠手镯上进行染色,仿佛图片P过一般,是假色。第一眼看上去就能感觉到颜色夸张、不正,不自然,没有天然颜色的灵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是B货还是C货,色素会逐渐变淡,充填进去的胶也会逐渐慢慢老化、脱落,失去光彩。既失去欣赏价值,也达不到收藏保值的目的,更可能损害身体!
马来玉
马来玉虽然叫玉,但其实它并不是玉石,而且它也不是产自马来西亚。它是一些印度及巴基斯坦商人在内地开放初期大量带入云南边界兜售的一种假翡翠的名称,主要矿物为石英,是纯石英或石英晶体熔化加入着色剂而制染成的。
说了这么多的玉石,其实都是在景区常见的种类,很不容易分辨!对付景区不良商家的最好方法,就是两个字——不买!这比任何鉴定方法都有效得多,大家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