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手镯
一、正式命名不过130年
和田玉开发利用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沟通中西文化的“丝绸之路”,其前身为输送和田玉的“玉石之路”,它比“丝绸之路”还要早4400多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国而被称为“于田玉”。直到清光绪九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公元1883年),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二、最早的和田玉文物
学术界公认的是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妇好墓所出的玉器(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世纪末至12世纪初),而事实上,出现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和辽宁阜新市查海文化遗址的数十件玉器,大多数为和田玉,距今7000-8000年。
三、和田玉历代开采量
从夏、商、周开始,一直到清末,有文字记载的4000多年的历史里,和田玉的产量共计9968吨,平均年产量2.5吨。其中,在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1900年间,共采和田玉3800吨,平均年产量2吨;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810年间,共采和田玉1215吨,平均年产量1.5吨;在隋、唐、宋时期的699年间,共采和田玉1957吨,平均年产量2.8吨;在元、明时期的438年间,共采和田玉1496吨,平均年产量3.4吨;在清朝295年间,共采和田玉1500吨,平均年产量5吨;新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到1995年间,共采和田玉9459吨,接近古代4000多年全部开采量的总和。
四、世界各地的透闪石玉
全世界共有透闪石玉矿床120多处,分布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俄罗斯、美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新西兰、韩国、朝鲜、台湾等,其中,加拿大产量为世界第二位),但这些矿床都属于蛇纹岩型透闪石玉(以碧玉为主,俄罗斯、韩国、朝鲜出产白玉),唯独新疆的和田玉由于极其特殊的地质成因而属于非蛇纹岩型透闪石玉,这是和田玉倍受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