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石 交龙钮日字章
所谓“交龙”,指的是两龙蟠结在一起的形态。《周礼·春官·司常》中有“日月为常,交龙为旂”之句,其中“交龙为旂”,即为两龙相依倚。早期的交龙钮颇为罕见,接近“交龙”字面含义的,更多是蟠螭缠绕的造型。
清乾隆 青玉交龙纽“巡狩天下之宝”(二十五宝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
到了清乾隆之后,“交龙”这一钮饰就变得典型而规范:两枚龙首一前一后分布,中间结实的龙身上下交叠,如此的造型使得前后、左右都达到了完美的对称,对称则庄重,而细致的龙鳞雕刻彰显华贵。因此雕刻精湛、造型规整的交龙钮相当符合皇家之气度,成为御用的重要钮饰之一。交龙钮从乾隆时期开始流行,在乾隆所制的、代表至高皇权的御用二十五宝玺当中,就有不少交龙钮,譬如青玉交龙钮“命德之宝”、碧玉交龙钮“敬天勤民之宝”、碧玉交龙钮“敕命之宝”、碧玉交龙钮“垂训之宝”、 青玉交龙钮“巡狩天下之宝”等等,细数之下多达九枚,占了二十五宝三分之一有余,可见交龙钮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乾隆 白玉交龙纽“皇帝亲亲之宝”(二十五宝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
但也正是由于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所以交龙钮非宫廷之内不可见,在当时并非仕宦所能使用,艺市更无流通,因此在有清一代,交龙钮的制作和流转都仅限在紫禁城中,寻常雕刻艺人并不能雕刻交龙钮,其造型艺术的发展相当受限。直到现当代之后,寿山石雕刻家尝试雕刻交龙钮,并逐渐完善其形式,更突出威严的态势,往往将相交叠的两条龙身简化为一条,头尾连接双龙首,整体更加统一规整,对称形式感更强烈。
芙蓉石 双龙钮章
比如这枚芙蓉石双龙钮章就是典型的一例,交龙前后龙首低伏,连龙须也顺势向上,而拱起当中的龙身,使得印钮整体形成桥拱的造型,将力量从龙首上身贯通至龙身的最高点,龙爪强而有力地支撑着印台,呈现出蓄势待发的雄强态势,龙身遍刻花纹,保持了传统交龙钮一贯的华贵气质,而纯白皎洁的芙蓉石则为这华贵平添了几分典雅,使得原本置于帝王印匣中的交龙钮印,变为了文人案头的雅物。
周鸿 汶洋石 交龙钮长方章
这枚汶洋石交龙钮长方章,在传统的交龙钮造型的基础上,突出了高耸的龙身,前后龙爪的腿部相接,形成了几乎圆环形的造型,此造型收减了交龙钮所占的印台面积,并抬高了印钮的高度,使得交龙钮能够作为形制修长的印章的钮饰,也令镂空感更加强烈,相较传统交龙钮造型的雄浑气质,则更多的是几分灵动的视觉美感。
坑头石 双龙钮方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