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柿柿”如意——中国绘画中的柿子图[图文]

时间 : 05-15 投稿人 : 大双 点击 :

“柿柿”如意——中国绘画中的柿子图 | 艺术美文

红柿小鸟(中国画)陈之佛(近现代)

当寒风席卷大地,枝头叶落,有红彤彤的果子挂满树梢,犹如红灯笼一般。这就是国人熟悉的一种果实——柿子。柿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夏季果实青绿,经霜变为橙红,皮薄果圆,软糯可口,清爽甘甜,有软柿、冻柿、柿饼等多种吃法。陆游诗中多次写到柿子,如“江村连夜有飞霜,柿正丹时橘半黄”“细篾络丹柿,枯篱悬碧花”,可见柿树在乡间寻常可见、广受欢迎。

“柿柿”如意——中国绘画中的柿子图 | 艺术美文

六柿图(中国画) 牧溪(南宋)

在中国文化中,因“柿”与“事”谐音,柿蒂四面出萼,萼片呈心形,极像四个如意云头,音与形结合,蕴含着“事事如意”的祝愿。柿蒂纹作为一种吉祥图案,常见于古代服饰、器物之中。文人墨客的诗画吟咏中,也留下了柿子的许多身影。

柿子入画,最瞩目的当属南宋时代禅僧画家牧溪所作《六柿图》。此画直接将六只柿子作为表现对象,画面纯朴,别无他物。画家用简逸的笔法、分明的墨色表现出空间层次,柿子错落有致而不凌乱,透露出静远、淡泊的意味,看似随意成图却引人遐思。

明代画家沈周的《荔柿图》,亦是黑白水墨绘柿子的精品。画家用清逸的笔墨,上绘荔枝枝条摇曳、果繁叶茂,下绘柿果两颗,圆润饱满,一派硕果累累的景象。沈周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这幅画中无论是绘枝叶还是果实,用笔都具自然疏简而劲健有力的特点,又兼牧溪禅画的简淡之风。荔柿,谐音“利市”,取贺喜祝吉之意,托物寄情,传达着文人相赠时的美好祝愿。

柿子色彩鲜明,形象饱满,寓意美好,在中国传统绘画“岁朝图”题材中,一枚红红的柿果,常常成为点睛之笔。“岁朝图”约起源于宋代,是古代文人在新春时节所绘的“年画”,为新年增添喜庆吉祥的气氛。故宫博物院藏明宪宗朱见深的《岁朝佳兆图》被认为是现存作品中最早出现柿子形象的“岁朝图”,该图绘钟馗与一小鬼同行,钟馗手持如意,小鬼手托放着两颗红柿的果盘,取驱邪纳吉之意。

“柿柿”如意——中国绘画中的柿子图 | 艺术美文

荔柿图(中国画) 沈周(明代)

在画家笔下,柿子与四时花卉、柏枝、如意等一起,构成一幅生机盎然、五彩缤纷的胜景图,表达着画家憧憬新春、喜迎新年的愉悦心情。明代宫廷画家边文进的《岁朝图》中,古朴的铜壶内插着梅、兰、山茶、水仙、天竺、灵芝、松、柏、柿子、如意十种,象征十全十美。画面上,一枝梅花迎空而上,顾盼生姿,一颗丹柿垂坠而下,鲜艳夺目。此图曾经清宫鉴藏,乾隆帝题诗曰:“松柏梅茶兰水仙,灵芝天竺间便娟。更看朱柿傍如意,名寓其然岂易然。”诗句直接点明了“诸事(朱柿)如意”的笔墨意涵。此外,明代陆治,清代蒋廷锡、陈书、邹一桂等许多画家所绘“岁朝图”中,都有红柿入画,色彩妍丽,令人赏心悦目。

“柿柿”如意——中国绘画中的柿子图 | 艺术美文

岁朝图(中国画) 边文进(明代)

在近现代花鸟画家的笔下,柿子的“独立”地位更加明显,常常不再与花卉、松柏等共时而处,而是绘丹柿一枝、红果娇艳,更显生动传神。画家陈之佛绘《红柿小鸟》,柿叶绿中泛黄,红红的果实缀满枝头,一只翎鸟在枝头振翅欲飞,充满了自然的生趣。画家于非闇的《丹柿图》,柿为橙黄,叶为墨绿,颗颗仔细,叶叶分明,描线圆润细劲,色彩对比强烈,颇具工笔重彩画的“浓妆”风神。

又到岁末年初,在三九天里,品一品甜滋滋的柿子,赏一幅寄寓美好的水墨柿画,心情也变得明朗起来。期待万象更新,唯愿事事如意。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5日11版)

相关文章

  • 孔达达之笔墨探索:气象之下,法度之外[图文]
    孔达达之笔墨探索:气象之下,法度之外[图文]

    楷书成熟于唐,故与生俱来大唐气象,中正与扎实,可以说书写了中华文明的万古江河。曾经,学楷书除了是书法入门,亦有学做人、定人生坐标之意。后世学者将楷书定为唐代的“日神”精神,对应狂草的“酒神”精神。此为西方美学参照坐标,倒是颇有点意思。楷书何尝不是行云流水?只是寓对生命的激情与感悟于稳定、内敛、锋藏之中。就像有人钟爱坚硬与铁血、有人迷恋细碎与温暖。游艺,皆因性情起。性情中人的内敛,于艺术审美而言,...

    73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楚寻欢:依潮待明话乙卜[图文]
    楚寻欢:依潮待明话乙卜[图文]

    乙卜:水墨进入汉砖系列文/楚寻欢初识乙卜,是在“当水墨进入汉砖”水墨系列展览现场。其时的乙卜,着装古朴,憨态可掬,与时下许多玩当代水墨的同行所外露的“生猛昂然”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水墨与汉砖分明是传统的,而构成的手段与笔触却新潮洋溢,上百件作品一以贯之,“水墨进入汉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当代语境下传统与创新,隐忍与勃发的思考。乙卜是当代水墨领域里颇具才情又善于探索思考的艺术家,他把这种思考与探...

    160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赏张克鹏书法艺术:爨隶兼容独辟蹊径[图文]
    赏张克鹏书法艺术:爨隶兼容独辟蹊径[图文]

    张克鹏书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信然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离不开传统法则,这是艺术规律所决定的。就书法艺术而言,创新更需要传统功夫。可以说,传统是根,创新是枝、是叶。如果离开传统法则,凭借离奇的想象,单在笔画上搞些乱踢乱跳,结构上搞些东倒西歪,在视觉上寻找一时的刺激,即使冠以所谓的创新,赢得了喝彩,也只能是面目夸张的鬼脸效果。那绝不是艺术,充其量是急功近利动机下的带有自我性情的...

    1269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博物馆应让观者感知文物的温度[图文]
    博物馆应让观者感知文物的温度[图文]

    对于历史悠久的博物馆来说,智慧博物馆是一个时尚的话题,它源于人们对博物馆和社会发展提出的同步需求。智慧博物馆是博物馆和公众双方达成的意愿共识,之于博物馆,是丰富的藏品要以更多元的空间及方式进行展示;而对于公众,则是在科学、文化繁荣的今天对多样知识汲取的渴求。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的全球博物馆馆长论坛上,大家围绕“打造智慧博物馆”主题,就如何更好地服务公众,做好公共教育,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让文物“...

    714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青铜器收藏何时回归正统地位[图文]
    青铜器收藏何时回归正统地位[图文]

    西周青铜器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章穆)在中国历史上,青铜器不仅是“重器”,而且还是“贵器”。在周代,作为礼器的青 铜器也不是一般人能享用的,甚至上达天子下至士大夫所用青铜器的数量和规格都有定制,如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 用三鼎二簋,超出即为僭越。正如考古学家所说,“青铜器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青铜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以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

    159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最贵中国艺术品诞生 北京秋拍市场两极分化[图文]
    最贵中国艺术品诞生 北京秋拍市场两极分化[图文]

    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特约撰稿 方翔 北京报道9.315亿元,全球最贵中国艺术品的纪录在今年北京保利秋拍中被改写,万众期待的齐白石《山水十二条屏》登上宝座。在这一纪录领衔下,陈逸飞《玉堂春暖》创造了1.495亿元的写实油画作品纪录,唐伯虎、徐渭等创造了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仅从重磅作品成交价格来看,频频释出的亿元天价为今年拍卖季圆满收官。然而纵观整个拍卖市场,古代书画作品行情上升缓慢,瓷器、工艺品等...

    149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藏在文物之中的“江南故事”[图文]
    藏在文物之中的“江南故事”[图文]

    在国人心中,“江南”是烟柳画桥、杏花春雨,是梅雨绿潭、钓台春昼,意味着悠久、秀润、精致、富庶等诸多美好。然而,“江南”仅仅是诗意的代名词吗?作为文化传承重要实证的文物里藏着答案。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以艺术讲文化,尝试用197件(组)文物呈现一个鲜活、多面的江南:文秀里饱含智慧和勇气,规范中追求自由和不羁,温雅又极富责任和气节,传统也足够开放和包容。从文物讲述的这个...

    1652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赵规划[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赵规划[图文]

    【艺术简历】赵规划,字肖夫,号天水堂,自称墨仆巢主。1956年生,安徽省淮北市人。毕业于安徽省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文联国画创作院副院长、安徽省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安徽省中国学会创会副主席、安徽省黄宾虹画院副院长、中国文联百杰画家、安徽省书画院特聘画师、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文史馆研究员、中国美协七大、八大全国代表、安徽大学兼职...

    1589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国运强弱与绘画传播力[图文]
    国运强弱与绘画传播力[图文]

    日本浮世绘妇女人类历史上,所谓弱国无外交,也包括文化领域,使得国与国之间各种艺术交流,很难有实质性的开展。只有当双方处在同等的条件下,互通有无的空间才能够打开。否则弱的一方,面对的是被打压,直到自身画种消亡。有说后印象派画家多少汲取日本浮世绘手法,画风才有所变化并映出些许东方绘画情调。那么,追本溯源,其浮世绘多少得益于中国绘画用线造型的诸多因素,又因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国力强大(而大清国正...

    1357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大英博物馆:我们这样保存与修复[图文]
    大英博物馆:我们这样保存与修复[图文]

    大英博物馆中的《女史箴图》修复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现藏于大英博物馆,两位来自大英博物馆的修复员介绍了他们“如何照管此画”。高分辨率的数码副本复制品可供人长时间欣赏2014年,《女史箴图》在一个特意做的展柜中,以最好的面貌重新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女史箴图》于1903年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在此之前,该画被一些鉴赏家私人收藏,而自此以后,它进入公共领域,名声与日俱增。我主要介绍《女史箴图...

    150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国强[图文]
    2020年特别推荐艺术先锋人物:王国强[图文]

    艺术简介王国强(字:无界)(号:南堤子)(笔名:易鸣)1956年石家庄生人,祖籍河北省景县。1978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现河北省艺术职业学院),1979年-1984年河北省梆子剧院舞台美术设计。1984年-2016年河北美术出版社编辑、1989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2012年至2013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贾又福山水画高级创作研究班学习。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北画...

    408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萧晗[图文]
    献礼建党100周年优秀作品选——画家萧晗[图文]

    萧晗(本名肖晗)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先后师从王仲,毕建勋,史国良,张道兴,研习人物画,师从张复兴先生研习山水画,拜花鸟画家王雪涛先生之徒和芝圃先生为师,研习花鸟画。2013年在中央美院进修,师从毕建勋。2018年在首都师范大学研习花鸟,师从吉瑞森教授。艺术成就:2015年5月26日作品《新装》入选“翰墨齐鲁”中国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15年8月15日作品《拉卜椤早市》入选庆祝新中...

    500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墨气十万聚笔端[图文]
    墨气十万聚笔端[图文]

    古丰焦墨山水200×400cm古丰先生迎难而上,选择以焦墨山水为专攻,展现了过人的胆识与气魄。古丰先生的焦墨山水,墨气森然,一泻千里;章法严密,精神饱满,绝无疲沓造作之弊。他的画,初看时粗头乱服,空勾无皴,似与古法不合。细品之下,一笔之中,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经营位置皆与古法暗合。所写山水之黑,黑中有墨,墨中藏道,取不似之似,足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rdq...

    993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张月华国画作品赏析[图文]
    张月华国画作品赏析[图文]

    张月华,男,1952年出生, 益阳人,祖籍湖南新化水月乡。高级美术师,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省花鸟画家协会会员,益阳美协理事,益阳老年大学国画教师。师从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胡海超先生,学习山水人物,师从林散之先生习练书法,从顾生岳先生习练速写,国画。长期坚持速写与创作,作品线条流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先后有近百副作品在国家,省级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被新加坡、日本等海内外友好人士收藏。其事迹被电视台、报纸...

    1056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画布上的江南心境:读李正明油画《江南水乡系列》[图文]
    画布上的江南心境:读李正明油画《江南水乡系列》[图文]

    【艺术简介】李正明,陕西安康人,1975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美术学院)师从于张仃、吴冠中、阿老、袁运甫及陈汉民等老师。1982年至今在中国日报美术部任美术编辑工作,曾任中国日报美术部主任、高级编辑及报社美术总监。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1988年起,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画展》,并在《中国油画精品大赛》、《全国好新闻美术作品评选》、《中国...

    1099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