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评画录:
昔板桥善画墨竹,用浓墨笔笔清晰。今观杨育才之墨竹,浓淡结合,层次叠出,前后交映,且率意天真,再出新意,倘燮(郑板桥)兄见此当愧弗如也。
邓福星 庚午夏
育才善写竹,近又画牡丹;
独创渍色法,别开新生面;
既可见笔墨,西法融其间;
花叶不勾骨,更显色斑烂;
雅俗共欣赏,观者都称赞;
循此再努力,奇葩更鲜艳;
杨育才溃色牡丹新作,观后口占俚句,题之以共勉。
乙酉孟夏 邓福星
人物简介:
杨育才,中共党员,中央美术学院结业,师从姚有多、张立辰、贾又福、张凭、郭志光、郭怡孮、田黎明等,后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史论硕士研究生课程,导师邓福星,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他几十年如一日与牡丹相伴,解其华骨,构思贵魂,独创渍色牡丹。其专从骨入枝,从神建蕊,以渍色状花魂,或枝瘦花肥,或花润枝沧,清香袅袅、意境深远。
现为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艺委会委员、创作部副主任,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中心创作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师、中国宗教学会禅文化艺术研究中心理事、易用风水画研究资深学者、高等美术院校特聘兼职教授、国家人事部艺委会一级美术师、中国渍色牡丹绘画创始人。2008年被评为中国文化艺术杰出贡献人物。近年来曾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性展览和提名邀请展。
杨育才绘画艺术成就著作出版:
1991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杨育才墨竹》画集;2003年由香港国际统一出版社出版《杨育才画集》两部;2006年由杨育才编著.中国绘画年鉴编辑出版高等美术院校教材《中国画新技法——渍色牡丹画法》丛书;2008年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名家研究——杨育才渍色牡丹画艺术》画集;2009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杨育才渍色牡丹艺术》画集。
2011年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当代画坛精英杨育才》画集。
著名画家杨育才先生,他是一位痴心绘艺的艺术家,精修专技,并且执守传统。
杨育才先生酷爱牡丹,他笔下的牡丹绝非俗家功浅,勾线显动逸,无风显生动,色彩趋悦目,艳雅成馨香。有相当强大的艺术表现力,生发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观赏这样的牡丹作品,感觉到的不仅仅是画法的精致,还在于格调的传统雅观。先生笔下的牡丹不但气韵生动唯美无限,又有壮士竦竦剑拔弩张的淋漓。在空间造型上更显得饱满丰硕,典雅之气与高贵之品同具一体一目了然,最为悦目动心。
再来观赏杨育才先生画的竹子,首先是生态味极其鲜明,都被赋予蓬勃的生命力,竹叶在水墨的层层铺陈中,气韵生动,画入丹青成雅君,墨色绝无呆、板、死、腻的一塌糊涂,使我们置身于潇潇竹林,竹林清风,沁人心脾。
——书法评论家桑干
杨育才先生的作品有新意有生气有激情!这在墨守成规的国画界没有胆识没有才华没有付出是做不到的!先生的作品超越了一般令人耳目一新,是真正的自己眼睛和情感与笔墨交汇的结晶,是传世之作!
谈杨育才渍色牡丹画艺术
文/贾德江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之美誉,据史记载,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牡丹属落叶灌木,枝干逐年增高,可达二米之余,其干苍拙劲健,有鼎力之势;其花端庄大方,有宽敞胸怀;其叶繁茂敦厚,扶花而不自特……千百年来,它成为一种繁荣富贵的象征,深得中国人民的喜爱。当今,对牡丹花实施了科学栽培,强化管理,一年四季皆能开花,致使牡丹花在狂风暴雨中能坚忍不拔,在经历寒霜后能傲然怒放,在冰雪封冻中能依然生长,并能开出娇美的鲜花。由此可见,牡丹不仅雍容华贵、美丽绝伦,还具有松柏之精神、梅花之傲骨,显现出铁骨闳铮的高洁品格。
著名画家杨育才出生于牡丹之乡——山东河泽,家乡的牡丹给了他丰厚的生活体验。他爱牡丹,画牡丹,常写生,多感悟,使他生发出新的观念,独创了“溃色牡丹”的绘画技法,别具一格地表现出牡丹的花形、花性、花情、花貌、花神。
一个画家能否有所成就,与他本人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乃至传统功力等综合因素不无关系。杨育才是一位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精研画理,又善思辨,因此他的画才能在传统没骨画法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绘画中印象派的色彩表现,并发挥水的作用,使牡丹在墨与色、色与色、水与墨、水与色的冲撞与互动中,再现牡丹花、叶、干的风情万种的变化,使他的作品焕发出一种永远鲜活的神采。
杨育才笔下的“渍色牡丹”,重“师法造化”,更重“中得心源”,早已走出了传统意义的形神规范,而更具现代人的审美感受。他在牡丹的美丽中注入了他的功力与创造、内涵与想象,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精神。这一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表现方法,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他人,无疑是画家心性,才气乃至对艺术的真诚袒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