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描山摹水,点染醉墨,妙笔诠释自然世界
诗情画意,匠心獨运,灵犀写就传世经典
陈新民,江苏徐州人,号天风。中央民进开明画院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国画院特聘画家,安徽省孟子思想研究会画院副院长,徐州民进画院副院长,徐州市鼓楼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萧龙士艺术馆特聘研究员,师从花鸟画家刘梦笔先生,书画大家刘慧民(老耘)先生,金石书画大家朱复戡先生。
专于花鸟,动物,亦擅长山水书法,他书风古致典雅,俊逸凝重。画作师法自然,厚重华滋,他的山水,用笔率意,挥墨洒脱,极尽抑扬顿挫之势,线条遒劲独到,造型优美别致,笔墨淋漓,水墨腾发。他的花鸟,不拘一格,千姿百态,时而严谨细腻,时而洒脱奔放,时而迟钝凝重,时而飘逸灵动,放中有收,蕴藉感人,犹如一曲曲交响乐章,令人叹为观止。
用心植根书画艺苑,妙笔描绘传神佳作,多年来,陈新民创作了上百幅书画作品
1999年纪念聂荣臻百年诞辰书画展组委组织委员会为陈新民先生颁发了收藏证
2004年作品《初雪》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江苏美术展
2004年作品《竹林深处》获大连艺术博览会作品优秀奖
2005作品《初雪》入选第16界国际造型美术特展
2007年作品《野芦冷月》获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全国首届草原情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
笔墨纵横点染花鸟虫鱼,丹青挥毫传递艺术人生,陈新民,用心传递艺术的画家
虎啸狮吼花雨缤纷
——陈新民先生花鸟画欣赏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徐州花鸟画家陈新民(网名天风),电话告我国庆长假后于徐州美术馆办展,让我不胜欣喜。陈先生是一位沉潜型、功夫型画家,在这之前曾两次举办个展,此展则经历了若干年的刻苦磨砺和准备,天风忽来,如今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小猫咪咪,小花小草,而是虎啸狮吼,花雨缤纷,一派大雅气象。
一个出色的画家,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之于我们的世界一样,有三种必备的元素,即穿透力的眼,表现力的笔和包容力的心。学画更靠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痴情,二是激情,即痴情地学习技巧,激情地表现艺术。中国传统的审美是内敛的,往往文质相谐,情理并重,形式与内容,思想与技法是一致的,作品中潜藏的“学问”也只有在中国的语境中才能被理解。谈及自己的创作感受,陈先生只说了这样几句话:画自己的感觉,追求画面的厚重,追求与别人的不一样,追求在传统基础上出新,且不离谱。画之余,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书,读帖,苦练自己的基本功。陈先生的“大实话”让笔者见出了一个出色艺术家对艺术的膜拜和虔诚。
守正出新,画自己的感觉,且不为积习所蔽,是陈先生花鸟画最耀眼的特点。“不为积习所蔽”是人人都有的体验,知道容易,实行极难。传统也是积习,囿于它是为它所蔽,不为它所蔽是把积习视为原有经验,古镜照神,融化吸收。正如一位哲人讲的有这点和没这点是有高下之分,粗野之分的。也就是当今的常用语:品位。“东方之子”栏目记者采访陈逸飞: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什么?陈逸飞毫不犹豫地回答了四个字:雅俗共赏。作品的优势,不在于尺幅的大小,不在于表现手法的新旧,在于立意和表现的深度。学习和研究古今大家的作品,不但要学到一流的表现技法,而且心灵也受到大家风范的熏陶,这样才有助于思想境界的提高。
关于蝉的叫,古人曾以四字形容,“蝉鸣如雨”,闭上眼听听,还真像,而且是暴雨。这是文学语言的表现力,读来让人震撼。“虎啸狮吼,花雨缤纷”是陈先生绘画语言的表现力,读来亦让人震撼。“前人之法,未尝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物也:“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宋代范宽的“三师论”道出了中国画的美学规律。陈先生的绘画艺术历经“师于人”“师于物”“师于心”三个阶段,在实现自我艺术升华的同时,也走进了中国花鸟画创作的“自由王国”。
常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向内的文化”。艺术,无凝是一种向内的、“熬心血”的慢功夫,关键靠平时静心修炼,久久为功。真正的艺术佳作可遇而不可期,中国画是“心画”,展现的是人的修养,中国画特别注意格调的高低。而作品的格调就是由画家自身的修养决定的。也可以说,修养是提高艺术格调的关键,画家应以宽阔的心怀、真诚的情感来抒发胸中逸气。笔墨是中国画的语言方式,不仅要用以状物,还要用来表达情感,进而塑造独特的美。陈先生的花鸟画求笔法、见笔趣,既有诗意又有文韵,进而体现出“致虚极,守静笃”的精神境界。
画在某种意义上是画家灵感和心灵的映照,心情浮躁者可信笔画之,但这花和叶的灵动与美需要画家静下心来,静能生慧,静观、静赏、静悟,沉静笃定方能打开视觉,开启听觉,用全身去感觉气味、重量、质地、形状和色彩,为自己准备丰富的人生感悟;真正的艺术家不会将自已置于安逸、浮躁、固定的生活环境,他必须在题材内容的广度、文化语境的深度、视觉形式的力度、墨色元素的强度等方面均有自己的探索追求,才能永葆活泼、健康而年轻的生命力,才能表现出花的“独托幽岩展素心”之美。
我与冻先生有十多年的交往,不但心仪其画,更欣赏其人。为艺之道,也是为人之道。画学即人学,面品即人品。历代画家在推崇学养、技艺,也特别推祟人品,强词炼性重于练笔。清代沈宗骞说:“笔格之高下,亦如人品。笔墨虽出于手,实根于心。”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隐跃毫端,文如其人,画亦有然。只有人品高尚,才能使作品脱去俗气、火气、匠气,达到空灵深邃,消静纯洁的意境。小技靠“智”,大技靠“德”,德艺双馨,方为大道。
文泊月
丁酉之秋,言城南郊无怠斋
(王华超,笔名文达、文竹君、文泊月、白发行者。作家、书法家、书画评论家、新闻名专栏撰稿人、央视“子午书简”访谈学者、“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曾任徐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徐州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时代潮等刊物发表诗、散文、言论、随笔2500余篇,出书40余部,其代表作为红旗出版社向全国重点推荐的《仰望星空》《迎着太阳生活》等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