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直播又蹿升到了风口浪尖,某宝的直播节搞得风生水起,4000万卖火箭都不在话下。就连锤子科技的罗永浩也开始转型直播带货,在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带货交易额达到1.1亿元,创下抖音直播带货新纪录,实在是让人惊叹。
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左)直播截屏
说到直播这件事,本质就是推销嘛。无论是“推销”自己,还是“推销”作品,艺术界从来都不缺少这方面的鬼才。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艺术行业的“商业”艺术家们都是如何做到名利双收的?假设让他们进行一场线上直播,你认为谁才最有潜力成为“带货王”呢?
了解受众心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宣传,本质是一种沟通,要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自然要先从了解你的受众开始。作为波普艺术的领军者,安迪·沃霍尔可以说深谙大众心理学。他在油画布上复制了各种象征美国商业产品的形象:金宝汤罐头、可口可乐瓶;他也将玛丽莲·梦露、猫王这些在电视和公众视野里的流行人物变成自己绘画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图像。
安迪·沃霍尔《金宝汤罐头》系列版画
他像生产商品一样生产艺术作品,并在“生产”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独特风格。根据传播学理论,一段时期内,反复传播的信息会比只传播一次的信息更有效果,多年从事商业插画师工作的安迪·沃霍尔自然深知重复的力量,直到它们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形象。
安迪·沃霍尔《玛丽莲·梦露》
他甚至为自己设定了标志性的造型:Andy suit、厚重眼镜、白色假发,仿佛装扮起来,你就能和安迪一样变成 cool guy。
安迪·沃霍尔
安迪·沃霍尔的“继任者”杰夫·昆斯更是把这种“俗”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的名言是“在这个资本泛滥的社会里,艺术品不可避免地要成为商品……我们不要再兜圈子了,还是一上来就当艺术品是商品一样生产吧。”
2019年,传媒大亨纽豪斯珍藏的杰夫·昆斯争议之作《兔子》上拍,以910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6.26亿元成交,同时也让杰夫·昆斯夺回了曾经属于自己的在世艺术家最贵纪录
杰夫·昆斯同样洞悉美国大众的心理。1985年,一场名为“平衡”的系列作品展让杰夫·昆斯声名大噪,展览中展示了玻璃箱中悬浮的篮球,用青铜制作的救生设备,还有Nike广告的复制品。这些怪异的艺术品让大众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展览在当时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篮球》作品中,杰夫·昆斯颠覆了美国人的常规:篮球不是永远在运动,也可以静止
1980年代末期,他娶了意大利的色情演员。两人在惊世骇俗的《天堂制造》(Made in Heaven)系列中,赤裸裸地展示了性爱与情欲,虽然批评声不绝如缕,但这并不能阻挡昆斯的成名步伐。因为从一开始,他就把作品专注于满足大众口味,并用一种戏谑而讽刺的精神反映着我们这个社会的现状。
杰夫·昆斯
给你的「产品」讲一个故事
他用18k金打造了一只“金马桶”,并且将其命名为《美国》。果不其然,在展出的一年多时间里,为了欣赏和享受这只“金马桶”,博物馆观光客有时需要排队等待近一个小时。
2019年,KAWS作品The KAWS Album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经历了多轮激烈的争抢后以1.15966亿元、超过高估价10倍的价格成交怎么样,看到这些大佬成名的四步曲,你是不是对艺术又有了新的理解?
有关艺术商业化的讨论,一直以来都充满争议,不过我们仍然相信,无论是艺术还是商业,真正能够感染你的,都是人的心灵及他的创造。如果不摒弃二元对立的简单标签,又如何能够体会这个世界的丰富与美妙?
展出于丘吉尔故居布伦海姆宫的金马桶《美国》
很不幸的是,这只“金马桶”去年于英国布伦海姆宫展出期间被盗,至今下落不明。这么荒谬的故事当然只有安在“艺术界顽童”莫瑞吉奥·卡特兰的身上才显得合理。
价值12万美元的《喜剧演员》
2019年末,卡特兰又有了一件新的“丰功功绩”。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他用灰色胶带将一根香蕉贴在墙上,取名为《喜剧演员》,共3件。其中2件被各以1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85万元)的高价买走。卡特兰花了一年的时间想出了《喜剧演员》的完整概念。他曾用青铜和树脂做过这件作品的不同版本,但他觉得这些无法表达自己的意思。卡特兰说:“无论我在哪里旅行,我都会在墙上放香蕉。我不知道该怎么完成。”“最后,有一天我醒来,我说‘香蕉应该是香蕉本身’。”
行为艺术家大卫·达图纳吃掉了名为《喜剧演员》的香蕉
依然“不幸”的是,12万美元的香蕉很快就被纽约行为艺术家大卫·达图纳(David Datuna)从墙上拿下来吃掉了,并且还拍摄了名曰《饥饿的艺术家》的视频。这看起来像是一场精心的“策划”,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有什么关系?还有什么比一只卖12万美元的香蕉被吃掉更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