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图文]

时间 : 04-16 投稿人 : 方方 点击 :

圆明园被抢青铜器“虎鎣”将于近日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一出,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对于“虎鎣”的年代、名称、器型等学术问题以及是否为圆明园流失文物,是否存在某种商业炒作?

青铜器专家周亚表示,其实这一青铜器是否为“圆明园流失文物”也存在争议,“仅凭拥有者的信件与老照片,是不足以证明的。而且信中只提到当时在圆明园中掠夺了青铜器,并非准确地说青铜器为‘虎鎣’;是否为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后来的收藏也不得而知。”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并谴责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希望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不买卖非法流失的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

据了解,“虎鎣”之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在和家人的信件中详述了他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得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的过程,这些信函与文物一起被发现。拍卖行称,此类“蓥”类器物世上仅存7件,而这件“虎鎣”的估价高达120,000-200,000英镑(110万-180万人民币)。除此之外,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还有两件青铜藏品也将被拍卖。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 | 艺术杂谈

“虎鎣”(音莹)

紧接着,拍卖行为了证明其“仅存7件”的可靠性,特地请来了“剑桥大学独立学者、中国艺术与文化史家”薛好佩(Hajni Elias)对“虎鎣”进行了深入分析。薛好佩认为,“虎鎣”器型完整,保有原配顶盖。目前“蓥”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7件,除“虎鎣”和另一件“蓥”现身拍场,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实属罕见。其他几件蓥的情况如下:伯百父蓥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张家坡;季良父蓥曾藏于北京的皇宫,如今收于旧金山的亚洲艺术博物馆;第三件藏于日本京都市藤井有邻馆;出土于陕西省岐山荤家村的蓥是第四件;陕西干县薛录镇墓葬出土了第五件蓥,该“蓥”可见于杰西卡﹒罗森于1990年华盛顿出版《亚瑟﹒塞克勒藏西周青铜器》一书的第1页第8幅图中;师奂父蓥是唯一一件私人藏品,于2002年9月21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被竞拍。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 | 艺术杂谈

“虎鎣”之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

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刘阳昨天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从拥有者遗留下来的书信、旧照片,可以说“从圆明园流失出去”的信息是比较可信的,但是仍然存在疑虑,“因为一般来讲,英国军官从圆明园洗劫走文物后,不避讳,甚至可以说是很骄傲地在上面刻上标识、文字等等。不过,根据相关官方网站提供的图片资料可以初步判断这件青铜器应为周代的器物。在清代,它可能是陈列在圆明园某座宫殿内的博古架上或者存放在多宝格之中,是一件供皇帝清赏把玩之物。但是在周代,它并非一件用于祭祀的青铜器,而是一件具有实用性的青铜器,类似壶一类的器物。这件虎鎣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无论器型、图案及特殊的老虎塑像都非常少见。值得注意的是,这件青铜器上还有铭文。另外,此件青铜器如果真是圆明园流出的文物,那么就赋予了此件器物一种沧桑悲凉的感情色彩。”

无独有偶,上海博物馆原青铜部主任周亚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从已知的图片资料来看,此件“虎鎣”的年代基本上可确认为西周晚期。这是一件盛水的器物,且器型比较特别,三个腿柱一般为圆锥体,而这件为圆柱体腿柱。不过其实它也是“盉(音河)”类的一种,或者说为其别称,存在地方性的称呼差异。它一般是与“盘”类青铜器形成“组合套装”。陕西西安张家坡出土的伯百父盉就是与“虎鎣”器型相类似的青铜器物。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 | 艺术杂谈

“虎鎣”

然而有媒体上称所谓“此‘蓥’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7件”的说法,他则表示,“其实并不准确,这类青铜器物据我所知就不止7件。”因此,拍卖行放出此类消息是否存在商业炒作的嫌疑,再加上此为“圆明园流失出来的的文物”,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历史感情色彩。是不是为了吸引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呢?都是值得商榷的。

这个“蓥”到底是什么?相关专家表示,不知“蓥”字何解,经过一翻查阅之后,发现里面还真存在玄机:《说文解字》中说,“蓥”:摩锃之器也,以金为之,尔雅注曰,鸊鷉膏中蓥刀。也就是说,《说文解字》认为,“蓥”是用来磨刀的一种器物。显然,《说文解字》的说法和上面的壶形器物南辕北辙。不过,《汉语大词典》却提供了另外的线索——《伯百父蓥铭》:“伯百父乍孟姬朕蓥。”

郭沫若《长安县张家坡铜器群铭文汇释•伯百父蓥》:“蓥与罃同;以铜铸之,故从金,以陶为之,故从缶耳……今以此器按之,器不甚大,仅如今之中等茶壶,类盉而非盉,颈确长。则《说文》解为‘备火长颈瓶’者,乃油壶耳。”

也就是说,郭沫若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的张家坡考古发掘中看到了一件带铭文的“蓥”,这就是坎特伯雷拍卖廊提及的“仅存世7件”的“伯百父蓥”。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 | 艺术杂谈

“伯百父蓥”

为什么把它的名称定为“蓥”呢?就是因为上面的铭文上写了:“伯百父乍孟姬朕蓥。”这个“蓥”字让郭沫若也动了些脑筋,他认为,这个“蓥”字就是另一个字:“罃”。它们的区别,一个是陶器,一个是青铜器。陶器就写作“罃”,青铜器就写作“蓥”。这样,器物的用途也就清楚了,因为《说文解字》对“罃”有着清晰的解释,即“备火长颈瓶”,也就是可用火加热的长颈瓶。故而与“盉”的区别,就是颈比较长。

郭沫若先生的说法写进了词典。但是,这个说法似乎并没有得到认可,“颈长”的标准很可疑,以此很难认定哪些是“盉”,哪些是所谓“蓥”。所以,“伯百父蓥”也常被称作“伯百父盉”,然后加括号(亦自名蓥),意思是,就你自己叫自己“蓥”,我们从来都认为你的名字叫“盉”。

坎特伯雷拍卖廊提到的另外几件所谓“蓥”,情况应该与此类似。在此找到其中两件的资料,不知准确与否,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称之为“盉”。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 | 艺术杂谈

坎特伯雷拍卖廊提到的薛录镇铜“蓥”(文章称之为盉)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 | 艺术杂谈

季良父盉西周晚期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季良父盉”收录在吴大澂著作的《愙斋集古图》中,后来被布朗德奇收藏。1960年正式捐给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所以,“蓥”这个东西,是一场未了结的官司,我们还没能真正解释,“伯百父盉”为什么自铭为“蓥”,“蓥”的本来面目还有待研究。拍卖行所言全球只有7件“蓥”的说法,不知从何而来,难道就是为了标榜珍稀度,故而“自抬身价”以吸引爱国志士的关注吗?

上海博物馆原青铜部主任周亚还表示,是否为“圆明园流失文物”也存在争议。仅凭拥有者的信件与老照片,是不足以证明的。而且信中只提到当时在圆明园中掠夺了青铜器,并非准确地说青铜器为“虎鎣”;是否为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后来的收藏也不得而知。如果是当时掠夺的文物,那么根据相关国际公约精神,此件“虎鎣”是不允许买卖的。

据悉,日前,有媒体报道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The CANTERBURY AUCTION Galleries)将于4月11日拍卖“青铜虎鎣”等疑似圆明园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正在了解核实有关情况,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并谴责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希望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不买卖非法流失的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

延伸阅读

信件部分内容描述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 | 艺术杂谈

埃文斯家族信件

“虎鎣” 炒作 “爱国情怀”? | 艺术杂谈

埃文斯家族信件

“早上,法国人和我们(英军)的骑兵队一起在没有反抗的情况下占领了颐和园,当时颐和园只剩下大约300人留守打理,其中约50人是卫兵。当然,构不成任何抵抗。”

“法国人得到了许多价值高昂的战利品,包括手表、钟表、皮大衣、丝绸等。将军霍普﹒格兰特号令所有人用所有能找到的推车,尽可能地带回更多东西。而这些所有东西都被现场拍卖掉,卖的钱作为奖励发给6号参战的部队,这些超赞的东西卖的钱数令人难以置信。”

“我成功从平地的某处宫殿获取了几个青铜与珐琅瓷花瓶,希望有一天它们能抵达南海城(英国南部汉普郡普茨茅斯海滨胜地)。我还带上了一些极其别致、镶绣帝王黄绿龙纹的瓷杯与茶碟,然而它们太容易碎了,我真的怀疑能否完好无损地把它们带回家。不过我已非常小心地将它们包裹起来了。”

相关文章

  • “党旗飘飘”迎国庆:黄道云国画艺术赏析[图文]
    “党旗飘飘”迎国庆:黄道云国画艺术赏析[图文]

    【艺术简介】黄道云,福建省福清人,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福建分院高研班导师助理、福建福清校区负责人。福清市侨乡画院院长,福清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2014年国画作品《太行初雪》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15年国画作品《势不可挡》入选“水墨彭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术...

    1101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赵之谦——菊之“植”觉[图文]
    赵之谦——菊之“植”觉[图文]

    清 赵之谦程守谦 合作 菊花博古图轴97.6×47.2cm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聊过了陈老莲、潘天寿,今天我们一起感受赵之谦的菊花“植”觉。“海上画派”先驱人物赵之谦,会稽人(今绍兴),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以书、印入画,创“金石画风”,具南田写生之意、李鱓筋骨之趣,更有石涛无法之法,每画植物都带有极强的植物质感,故为“植”觉。上海博物馆藏《赵之谦...

    1686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文脉不断艺无涯——王清州乙未新作观感[图文]
    文脉不断艺无涯——王清州乙未新作观感[图文]

    作者:2046关注艺术家王清州的创作已近五年。他是我接触过的最勤奋也最乐于突破自己的艺术家。王清州水墨作品欣赏《时间证人》Witness of Time70cm*50cm勤奋,在主观调动下,大多数艺术家都可以做到。而突破自我,就没那么轻易,要看艺术家的个人选择和禀赋。王清州,倒是出了名的“敢破敢立”。十数年来,他一直处在艺术思想和形式上的“破—立—再破—再立”这样的演进历程。所以,王清州的创作...

    1476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记忆中的老兰州——李鼎元山水画[图文]
    记忆中的老兰州——李鼎元山水画[图文]

    【艺术简历】李鼎元,甘肃省兰州市人,1944年11月生,中国美协会员、国家高级美术师。在兰州画院主要从事油画、水墨漫画、国画的创作。水墨漫画获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第十五届漫画展大奖;韩国汉城第七届国际漫画展铜奖;韩国大田第三届国际漫画展优秀奖;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二等奖;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三次;省美协一等奖三次;市委市政府颁发的“金城文艺奖”两次。油画作品近年入选中国美协主办...

    1307 艺术科普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美术观点
  • 朱良志:石涛晚年的“家”[图文]
    朱良志:石涛晚年的“家”[图文]

    齐白石称石涛“下笔谁敢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在艺术上,石涛是一位画家,同时又是甚有品位的书法家,还是一位造园家。石涛又是在中国绘画史上罕见的思想者,一篇《画语录》,几乎成为中国画学史乃至中国美学史的压卷之作。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所著《石涛研究》,是对石涛的思想、作品和交游等做的综合考察,为理解石涛难懂的画学、变化多端的作品以及纷繁的生平行实,提供了可靠参稽。澎湃新闻经授权发表部分摘选,本文探讨...

    151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名家手稿的收藏日渐火热[图文]
    名家手稿的收藏日渐火热[图文]

    2009春拍翰海徐悲鸿《论中国画》手稿8页,成交于13.44万元季涛手稿,是作者以文字、符号或图案书写的稿本,是各类作品的原始记录。本文中谈到的名家手稿属于狭义上的理解,不包括往来邮寄的信函,主要包括作家发表文章或著作的底稿或修改稿,艺术家画作或曲谱完成之前勾勒的草图或草稿。2013春拍嘉德鲁迅《古小说钩沈》手稿1页,成交于690万元2013春拍嘉德鲁迅《古小说钩沈》手稿1页,成交于690...

    1447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党旗飘飘,十九大专题:陈先水国画艺术欣赏[图文]
    党旗飘飘,十九大专题:陈先水国画艺术欣赏[图文]

    【艺术简介】陈先水,字水谷,号万草堂主人。1961年生于江西修水,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舞台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中直机关美协理事、清华美院陈先水山水画工作室导师、人民大学画院陈先水国展创作工作室导师、东盟卫视艺术副总监、总参江河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艺博林轩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军旅专职画家。 1996年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函授学院国...

    123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精品市场走俏“岭南画派”价格有望再获突破[图文]
    精品市场走俏“岭南画派”价格有望再获突破[图文]

    关山月1972年作 天池飞瀑 立轴 设色纸本RMB  16,330,000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2017年春季拍卖会11月5日晚间,上海匡时首届秋拍会“正道——近现代书画夜场”专场如期上演。在此专场上,一幅关山月1989年创作的《谷鸣飞瀑》图,吸引了较高关注。此作品拍前估价200万—250万元,最终以327.75万元成交,让业界对于岭南画派再度注目。回顾今年春拍时的表现,在广东崇正2017春拍...

    1047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黄河朝晖|惊涛澎湃心潮涌 波澜壮阔华夏魂[图文]
    黄河朝晖|惊涛澎湃心潮涌 波澜壮阔华夏魂[图文]

    黄河,乃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寄托民族文化情感的载体,是历代文人墨客歌咏礼赞的对象,在每一时期,都有黄河题材的经典文化作品问世,在盛唐时期李白、刘禹锡、王之涣等诗人用最优美的诗句赞美她;在民族危亡之际,光未然、冼星海谱写的《黄河大合唱》来激发和凝聚民族的抗日斗志;及至当代,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画家谢瑞阶、王西京、宋雨桂、冯大中、苗重安、张凭等人都以黄河壶口为...

    63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碑帖拓片逆势上涨:纯干货的春天来了[图文]
    碑帖拓片逆势上涨:纯干货的春天来了[图文]

    2015嘉德秋拍唐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局部)顾景舟制松鼠葡萄壶局部甲骨文汉袁安碑拟山园帖□记者王惟一它,曾一纸千金,也曾无人问津;它,被称为收藏界最纯的干货,最深的洼地;近两年,在日渐高涨的成交记录中,在藏家们的议论与惊叹中,它正一步步重回属于它的巅峰。它,就是历代文人雅士收藏之最高境界——碑帖拓片。不久前刚落槌的中国嘉德顶级专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首次开辟了碑帖专题。“常州王有...

    481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去除认知的遮蔽 黄宾虹的艺术立场[图文]
    去除认知的遮蔽 黄宾虹的艺术立场[图文]

    下洋河(国画) 黄宾虹黄宾虹先生的艺术实践是与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思考并行发展的,《黄宾虹画语录》即是他思考的集中体现。内容涉及画理、画史、画法和杂论4个部分,分析精湛,见解独到。黄宾虹的艺术立场渗透在这些画语中,结合黄宾虹各时期的艺术实践,还原到山水画史的链条中来考察,更能体会到他的担当和智慧。在中国山水画史中,文人进入绘画创作之后,山水画成为主流,并掌握着话语权。文人扬长避短,强调以书入画,...

    81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图文]
    翰墨丹青写风骨│品读著名画家李建军笔墨精神[图文]

    【艺术简介】李建军,笔名寒夫,1957年生。现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书画院理事、农工党辽宁省书画院副院长,农工党沈阳书画院院长,沈阳市华侨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沈阳军旅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市铁西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杂文学会理事,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何氏医学院艺术学院兼职教授,辽...

    590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傅作仁与海伦剪纸[图文]
    傅作仁与海伦剪纸[图文]

    傅作仁在工作中黑龙江民间图案搜集整理之二黑龙江民间图案搜集整理之三黑龙江民间图案搜集整理之一傅作仁自画像 1950年傅作仁与海伦剪纸李桂桪 忽闻我小学时的美术科任老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傅作仁老先生,于2023年3月21日逝世,心中十分悲痛。我于傅老师相识70余年,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傅老师的为人和他那酷爱剪纸艺术的精神,深深扎根在人们的心中,我决意将他的品德和业绩成文,加以...

    593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翠西艾敏睡没睡过《我的床》已不是问题[图文]
    翠西艾敏睡没睡过《我的床》已不是问题[图文]

    翠西艾敏睡没睡过《我的床》已不是问题《我的床》创作于1998年,翠西·艾敏把别人视为肮脏或者是羞于见人的东西全部都展示了出来,一张乱糟糟的还没来得及整理的床,有伏特加酒瓶,药盒,空烟盒,破拖鞋以及各种用过的日用品。最近这件作品以220万英镑拍出。而牛津大学教授马丁·坎普(Martin Kemp,)则在质疑这件作品的真实性。他认为床上的种种痕迹,如汗渍、污迹、呕吐物等并无法保存长达20年之久,床...

    439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铜镜拍卖 高价频出[图文]
    铜镜拍卖 高价频出[图文]

    隋代初唐“淮南起照,仁寿传名”铭四神十二生肖纹镜,成交价920万元,中贸圣佳25周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尖八角海兽葡萄镜,成交价105.8万元,上海泓盛2011春季拍卖会铜镜是古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延续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中国古代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讲,铜镜以“照容”的实用性,“鉴”证着古代的世人万象,同...

    954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常识 艺术杂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