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资料网分享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摄影等行业资料!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图文]

时间 : 04-13 投稿人 : 文文 点击 :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艺术简介】

何晓虎,1970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自幼习画, 1989 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名家,在校期间,多幅作品获学院收藏, 1993 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壁画研究生同等学位。现为美国The ART door基金签约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四川省博物院特聘画家,中国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香港国际画院常务理事、客座教授,一级美术师,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山水分会主任,中华诗词协会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理事,中华国学文化艺术大使,香港国际书画院特聘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西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在中国当代彩墨画和水墨画领域深有建树,创新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泼墨泼彩和工笔画的优点,结合当代元素及西方油画光影色彩独创出艳丽、明快融冠中西的彩墨荷花和山水画系列作品,被喻为自黄永玉、袁运甫两位大师之后又一位“彩墨荷花之王”。独立绘制完成多项大型政府工程,数十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基金会和政府机构收藏。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金碧大荷塘》160×200cm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

文/何晓虎

太湖石是中华赏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石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石头里面有文章,有故事,有历史.自盘古开天以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到大禹治水,愚公移山,都是与石头有关的动人故事。有史料记载的赏石文化始于商,而太湖石是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闻名于世的,据《清异录》载:五代后晋时代开始有人玩赏,到唐代开始特别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个酷爱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归仁里和南郭的别墅收藏太湖石极富白居易称他“休息之时,与石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石,爱之如儿孙”的地步,可见其爱石之深。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荷塘花香》90×120cm

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太湖石分为水石和干石两种。 除天然形成的以外,太湖石也有匠人参与加工的。据明代林有麟著《素园石谱》记载:“平江(今苏州)太湖工人取大唐吴融的《太湖石歌》 中生动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采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万古生幽石,铁索千寻取得来,奇形怪状谁得识。”干石则是4亿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烟,或染之色”。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荷塘花香-2》68×136cm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荷塘花香-3》68×136cm

太湖石是皇家园林的布景石材,是园林石的一种.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自然形成玲珑剔透,奇形怪状的观赏石。太湖石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形奇、或色艳、或纹美、或质佳、或玲珑剔透、灵秀飘逸;或浑穆古朴、凝重深沉,超凡脱俗,令人赏心悦目,神思悠悠。它永不重复,一石一座巧构思,自然天成,是叠置假山,建造园林,美化生态,点缀环境的最佳选择,是一劳永逸的绿色工程。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荷塘花香-4》68×68cm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映日荷花》68×68cm

千百年来,赏石、藏石仅是封建帝王将相、士大夫文人等有闲阶级的独霸娱乐。今天,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与提高,广大劳动人民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赏石、藏石已经成为群众性的日常文化活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个可喜的社会变化。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1》68×68cm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2》68×68cm

古人云:“错落复崔巍,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把我们引入这种千古名石营造的意境之中。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英石、太湖石、灵璧石、昆石),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 太湖古称震泽,又“笠泽”,是古代滨海湖的遗迹,位于江苏和浙江两省的交界处,长江三角洲的南部。大约在100万年前,太湖还是一个大海湾,后来逐渐与海隔绝,转入湖水淡化的过程,变成了内陆湖泊。太湖面积2425平方千米,湖岸线长达400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3》68×136cm

故,古代地质造地运动遗留下了丰富的石材。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而实际面积受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大大缩减,湖底潜出,因此石材料虽然丰富。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即使其石使用便捷,由于环保而适当限制开采。太湖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石料,或单独摆设,或叠为假山。太湖石原产苏州洞庭山太湖边,由于长年水浪冲击,产生许多窝孔、穿孔、道孔,形状奇特竣削,自古受造园家青睐。太湖石有三种:白太湖石、青黑太湖石、青灰色太湖石。采石工人携带工具潜水取石,用大绳捆绑,吊上大船运往工地造园。 明画家造园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10》68×136cm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11》35×90cm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12》35×90cm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13》45×76cm

何晓虎最近几年展览:

2013年6月《何晓虎个人画展》 广州

2014年 7月《何晓虎个人画展》北京

2015年5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80/90水墨大展》北京

2016年5月《艺舞春风-名家作品展》北京

2016年5月《五月光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校友作品展》北京

何晓虎绘画:

1992-1993年学生作品《秦汉之光》,《敦煌印象》,《京剧人物》等共11幅作品被学院收藏。

1995年为中国民航总局绘制大型彩墨画《万里长城》,《江南水乡》,《黄山云海》。

1996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全国青年美展,作品《墨韵敦煌》获优秀奖并被收藏。

1997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迎接香港回归全国书画大赛,作品《巍峨长城》获银奖。

1998年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盛世中华全国山水画大展”,作品《西岳华山雄姿》获金奖。

1999年参加文化部主办“水墨丹青-迎澳门回归”,作品《映日荷花别样红》获金奖,并收藏。

2006年为中国质量协会质量保证中心绘制大型彩墨画《轻舟已过万重山》,《万山红遍》,《荷塘花香》。

2006年为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发中心绘制大型彩墨画《泰山日出》,《黄山烟云》,《富贵满园》,《硕果累累》,《天山风云》。

2006年为美国世界商务联盟集团绘制大型彩墨画《长城万里尽朝辉》。

2006年为美国北美第一开发集团绘制大型彩墨画《泰山晨曦》。

2007年3月为America Hansen Finance Company Beijing Office(美国汉森投资)绘制大型油画《美国之晨》,绘制彩墨画《云漫春山 紫气东来》。

2007年4月为美国富兰克林基金集团绘制大型油画《美国精神》,《美国往事 文明之殇》。

2007年6月美国国际投资财团(北京)有限公司收藏彩墨画《双花争艳》,《荷塘月色》。

2008年1月四川省自贡市美术馆收藏彩墨画《荷塘双艳》。

2008年1月获得"2008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2008年3月为Huntington Fund Group Beijing Office(美国杭庭顿)基金集团绘制大型油画《国会大厦》

2008年6月福建兴业银行收藏大型彩墨画《十里荷塘》。

2008年8月参加“奥运2008中国画大展”,《荷塘碧玉》、《荷塘双娇》获优秀奖,作品由组委会收藏。

2009年5月为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绘制大型彩墨山水画《桃李满天下》。

2010年7月华凯国际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收藏彩墨画《荷塘盛景》,《风中的白荷》。

2010年9月山东泰德集团有限公司收藏彩墨画《荷塘秋色》,《泰山之晨》。

2011年6月四川吴氏私人博物馆收藏大型山水画《春回桃花源》,《唐人诗意系列之——春、夏、秋、冬》四条屏,大型彩墨荷花《清香之晨》。

2011年8月北京法瑞蒂服装集团收藏彩墨荷花系列《七月荷花红似火》、《荷塘照金辉》等5幅作品,山水作品《飞流直下三千尺》、《长城春辉》、《瑞雪山林》。

2011年10月北京永盛投资基金收藏彩墨荷花系列《荷塘花香》8幅作品,山水作品《水墨三峡》、《长城外面是故乡》、《春山听泉》。

2012年6月CCTV视频存储投资基金收藏彩墨荷花系列《荷塘花香》11幅作品。

2012年7月中国少儿发展基金会收藏彩墨荷花系列《荷塘花香》2幅作品。

2013年7月广州鞋业收藏《太湖石系列》作品4幅,彩墨荷花系列《荷塘花舞》3幅作品。

2014年9月内蒙古美术馆收藏《太湖石系列》作品1幅,彩墨荷花系列《荷塘花香》2幅作品。

2014年10月中国邮政收藏《太湖石系列》作品2幅,彩墨荷花系列《荷塘花香》2幅作品。

2014年12月浙江省美术馆收藏《太湖石系列》作品1幅,彩墨荷花系列《荷塘花香》2幅作品。

2015年5月北京鸟巢文化中心收藏《太湖石系列》作品1幅。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4》68×136cm

据白居易所著的《太湖石记》,说古之达人,皆有所嗜。玄晏先生嗜书,嵇中散嗜琴,靖节先生嗜酒,今丞相奇章公嗜石。石无文无声,无臭无味,与三物不同,而公嗜之,何也?众皆怪之,我独知之。昔故友李生约有云:“苟适吾志,其用则多。”诚哉是言,适意而已。公之所嗜,可知之矣。

公以司徒保厘河洛,治家无珍产,奉身无长物,惟东城置一第,南郭营一墅,精葺宫宇,慎择宾客,性不苟合,居常寡徒,游息之时,与石为伍。石有族聚,太湖为甲,罗浮、天竺之徒次焉。今公之所嗜者甲也。先是,公之僚吏,多镇守江湖,知公之心,惟石是好,乃钩深致远,献瑰纳奇,四五年间,累累而至。公于此物,独不谦让,东第南墅,列而置之,富哉石乎。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5》68×136cm

厥状非一:有盘拗秀出如灵丘鲜云者,有端俨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缜润削成如珪瓒者,有廉棱锐刿如剑戟者。又有如虬如凤,若跧若动,将翔将踊,如鬼如兽,若行若骤,将攫将斗者。风烈雨晦之夕,洞穴开颏,若欱云歕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烟霁景丽之旦,岩堮霮,若拂岚扑黛,霭霭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状不可。撮要而言,则三山五岳、百洞千壑,覼缕簇缩,尽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此其所以为公适意之用也。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 | 美术趣闻

《太湖石系列-6》68×136cm

尝与公迫视熟察,相顾而言,岂造物者有意于其间乎?将胚浑凝结,偶然成功乎?然而自一成不变以来,不知几千万年,或委海隅,或沦湖底,高者仅数仞,重者殆千钧,一旦不鞭而来,无胫而至,争奇骋怪,为公眼中之物,公又待之如宾友,视之如贤哲,重之如宝玉,爱之如儿孙,不知精意有所召耶?将尤物有所归耶?孰不为而来耶?必有以也。

相关文章

  • 喜迎元旦 贺新春——著名画家演旭[图文]
    喜迎元旦 贺新春——著名画家演旭[图文]

    【艺术简历】演旭,画僧释演旭,字心道,现为南昌市文泉禅寺住持,南昌市佛教协会咨议委员,青山湖区政协委员,启慧佛学院副院长,慈云禅意书画院副院长。画作以静、禅为特色,用佛门视角诠释佛教人物内心的纯净与善良,用僧人的智慧,以绘画形式弘扬佛法,传播人类的真、善、美,演旭法师曾参加过国内外近百余次展览,并在欧洲12国进行过巡展。他是当代中国画僧的再传人,正所谓,画僧为艺,且艺术涅槃,唯留绘画舍利。好一个...

    1435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顺丰桐庐帮对垒 物流或助推艺术品电商[图文]
    顺丰桐庐帮对垒 物流或助推艺术品电商[图文]

    原定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于广东省博物馆展出的有生之年系列《斯拉夫史诗巨献——新艺术运动大师穆夏作品特展》,于近期更改为《穆夏·欧洲新艺术瑰宝》展。《斯拉夫史诗》巨幅组画首次来亚洲展出,在日本展出后却无法来华,众望落空,合理推测无法来华是担忧物流所致。出于担忧《斯拉夫史诗》整套作品可能在运输途中受损,穆夏的后人曾为出国展出起诉捷克政府,而捷克政府也是多番考虑才批准日本展出。此次错过,...

    1160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沈志昂书法鉴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沈志昂书法鉴赏[图文]

    人物简介:沈志昂,1952年生,汉族,江苏省苏州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艺术。沈志昂先生的作品师古不泥、挥洒自如、飘逸舒展、点画劲挺、和谐呼应、浑然一体、妙趣无穷、美不胜收。作品在国际和国家级大赛中多次夺冠,博得有关领导和艺术界的高度关注。在书法艺术上取得了杰出成就,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作品在世界最高艺术殿堂法国卢浮宫、美国纽约、日本、韩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地展出和收藏。被国家博物馆、国家...

    121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装置艺术如何面对市场[图文]
    装置艺术如何面对市场[图文]

    徐冰 鸟飞了 装置作品 亚克力数位刻字 2001年(2017北京保利秋拍 成交价:690万元人民币)装置艺术在国内市场一直比较低迷。从雅昌艺术网的国内装置艺术拍卖记录看,中国装置艺术家作品拍卖超过100万元的总计41件,作者包括徐冰、黄永砯、谷文达等重要艺术家,其中最贵一件是徐震的《玩》,勉强超过1000万元。与以曾梵志、张晓刚、岳敏君、方力钧、周春芽等为代表的当代油画相比,价位相当“低廉”。...

    1861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禅意悠然:王旦坤先生及其画作赏析[图文]
    禅意悠然:王旦坤先生及其画作赏析[图文]

    中国美术史上记载,书画的起源可一直追溯至史前文化时期。后经历代大师发扬光大,笔法用材千变万化,题材广泛兼收并蓄,累积名人名画数不胜数。今人创作既要吸收传统美感,又要表现出特色;须得学贯古今,博采众长,同时又要勤于笔耕,扎实基础,张扬个性,心态上还需专注笃定,悟道明德!其非易事也。读王旦坤先生画作,清新工丽,而又大气磅礴,个性鲜明,独入幽境,大师风范,呼之欲出。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欣喜之余介绍...

    272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吴昌硕《石榴》赏析:苦铁道人梅知己[图文]
    吴昌硕《石榴》赏析:苦铁道人梅知己[图文]

    吴昌硕 石榴 135.7×51cm 1925年 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寓居苏州、上海。少时生活清苦,但勤奋好学,无钱买纸笔,以脱毛败笔蘸清水在砖上习字;无钱买石章,在砖石上学篆刻。弃仕途而潜心艺术,自刻印章“弃官先彭泽令五十日”(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吴昌硕56岁,任安东知县一个月便辞官)。吴昌硕30多岁学画,直到40岁以后,他才肯以画示人。在诗、书、画、印“...

    1250 艺术评论 美术趣闻 艺术美文 美术百科
  • 鲍勃.迪伦与绘画:他需要一种存在捕捉破碎的灿烂[图文]
    鲍勃.迪伦与绘画:他需要一种存在捕捉破碎的灿烂[图文]

    “光/谱 鲍勃·迪伦艺术大展” 在上海艺仓美术馆开幕至今已近一个月,并受到持续关注。从汽车旅馆、摩天大楼再到无尽公路,迪伦以通俗易懂的画面展现着他对当下的思考。乐评人孙孟晋认为,“他画了很多油画、素描、版画和水彩,数量惊人,可以看出他在绘画上也是不断修整着自己,抓住每一瞬间的情绪变化。像一头老鹰在天空盘旋,猎物对于他来说并无意义,他只需要一种存在,捕捉破碎的灿烂。”鲍勃·迪伦鲍勃·迪伦画作当鲍...

    1172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纪念我的母亲 王丽铭[图文]
    纪念我的母亲 王丽铭[图文]

    编者按语:王丽铭在中国美术出版界,可谓是金牌美术编辑了,好多夺得全国连环画大奖的作品,都是由她任责任编辑下获取的。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由许勇,顾莲塘,趙奇等绘画的《白求恩在中国》及《嘎达梅林》,双获全国连环画一等奖。1986年,她获得国务院、文化部授予的全国优秀编辑荣誉奖,名至实归。王丽铭她在多年工作中培养和扶植了一名又一名新人,使他们从连环画作者,成为闻名画坛的著名画家。王丽铭为人谦虚忠恳,...

    151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郑起——“笔情墨趣 一体福寿”之作品赏析[图文]
    郑起——“笔情墨趣 一体福寿”之作品赏析[图文]

    著名书法家郑起结识知名书法家郑起,源于朋友聚会,聚会前朋友就告知有个77岁的"老顽童"书法大家参加聚会,"老顽童"为相识好友送郑起先生的雅号,他更喜欢大家称他"小郑哥"。郑起老师聚会当天豪爽性格如30岁,烟不离手,酒量也惊人,当场唱起了俄罗斯民歌助兴,纯正的歌声让众多年轻人惊叹不已。郑起老师籍贯青岛,自幼酷爱书法,很小就开始学习二王、颜、柳、赵、米、文以及于右任等名家字帖,坚持每天学习和写...

    585 美术教学 美术文摘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马高骧国画欣赏[图文]
    感受深厚底蕴——人民艺术家马高骧国画欣赏[图文]

    人物简介:马高骧 中国云南省石林县人,1939年生,笔名凌云, 著名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教授、国家级一级美术师。196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先后任四川美术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艺术鉴定评估委员会艺术家学部理事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审委员、广东省收藏家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名誉顾问;跨世纪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政协画院副院长;世界教科文卫专家...

    25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观点 艺术评论
  • 国际大咖来推荐:谁是上世纪最重量级的策展人[图文]
    国际大咖来推荐:谁是上世纪最重量级的策展人[图文]

    顶级策展人们,包括Thelma Golden、Harald Szeemann和Marcia Tucker等等策展人是当代艺术界的摇滚明星,或者说更像是才华横溢、全方面发展的艺术领域的电台DJ。虽然当今很多策展人都与他们合作的艺术家地位相当,但其实并不总是如此。近几十年来,名人的地位随着艺术全球化、国际事件的多样化一同茁壮成长,难以定义的当代艺术需要有能力的亲善大使来主持公道。artnet新闻邀...

    862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为何中国书画收藏的黄金时代是从宋代开始的?[图文]
    为何中国书画收藏的黄金时代是从宋代开始的?[图文]

    南宋 马远 西园雅集图(局部) 29.5×302.3cm 绢本 长卷 浅设色 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评价道:“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宋韵,是两宋三百余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美学等多个层面领域的气象反映。宋韵文化所体现出的物质文明丰韵、政治文明器韵、精神文明神韵、社会文明气韵、生态文明雅韵,全方位多层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整体风貌和文明品...

    724 艺术市场 美术理论 美术学术 美术知识
  • 李燕笔下小动物自立风貌 被评价充满人情味和母爱 [图文]
    李燕笔下小动物自立风貌 被评价充满人情味和母爱 [图文]

    熊猫(国画)46×34.8厘米1972年李燕人物名片李燕,1943年生于北京,字壮北,祖籍山东省高唐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齐白石艺术研究会艺术顾问,李苦禅纪念馆、艺术馆副馆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周易学会副会长,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听李燕先生聊天,是一种享受,画里画外,家事国事,旁征博引,幽默风趣。最近几年,先是慈母李慧文辞世,让一向豁达的李燕...

    1239 艺术理论 艺术知识 艺术科普 美术学术
  • 威尼斯双年展观展记:艺事水城的滤镜
    威尼斯双年展观展记:艺事水城的滤镜

    威尼斯双年展徐冰作品《凤凰》展示现场【 观展记 】威尼斯双年展首创于1895年,由艺术双年展起步,逐渐发展出音乐节、电影节、戏剧节、建筑双年展和舞蹈节,是时 下著名的综合性文化艺术项目之一。该项目站在探索和推动当代世界文艺潮流的前沿,以系统完善和层次丰富的运行机制,每年从5月或6月开始直至11月,分季 节分类别此起彼伏地向全世界不断释放出强烈的文化讯号,使得威尼斯这...

    686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 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图文]
    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图文]

    秋韵落樱锦鳞生辉·董永越印象人民美术网总编 李人毅最近,我们对画家董永越做了专题介绍,引起了强烈反响,使人感受到,在当下画坛上有一位默默耕耘者,不骄奢不浮躁,沉下心来创作,以其佳作诠释着当代的美术精神。在当今美术界,董永越是位学者型画家。由于有着良性承传的人文家风,加之深厚的艺术修养和扎实的绘画功底,使得他画山水、花鸟、人物都能得心应手,且抎工兼写、佳作频现。当下,他笔下的陕北人物画作受...

    833 美术资料 美术科普 美术评论 美术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